一、中国足球参加过几次奥运会
共参加四届,分别在1936年,1948年,1988年和2008年。
第11届柏林奥运会
第一轮:1936年08月06日(柏林)中国队-英国队 0:2
(中国队在16支参赛队中名列第12名)
第十四届(1948年伦敦)决赛阶段首轮
第一轮: 1948年08月02日(伦敦)中国队-土耳其队 0:4
(中国队在18支参赛队中列14位)
第24届汉城奥运会
中国队分别负于西德队与瑞典队,最后一场0-0打平突尼斯
第29届北京奥运会:小组赛出局。
二、中国足球都赢过哪几场比赛
2.1957年6月2日中国 4-3印度尼西亚世界杯预选赛亚非区第一轮
理由:这场比赛是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第一场正式国际比赛的胜利,也是首次冲击世界杯的首场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原因中国于1958年退出国际足联,游离于世界足球之外,只能与亚非友好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一些友谊赛,直到1974年为止1957年的世预赛是中国队参加的唯一一项国际正式比赛。
3.1981年1月4日中国 4-2朝鲜世预赛亚大区小组赛决赛
理由:这是中国队时隔24年再次冲击世界杯,朝鲜队是当时亚洲的一支劲旅,1966年世界杯上还杀入八强,中国队与之比赛胜少负多,不逊于后来的“恐韩症”,而小组赛正是中国与朝鲜队争夺一张四强赛门票,最终中国队通过加时赛4:2击败朝鲜,结束了“逢朝不胜”的历史。
4.1981年10月8日中国 3-0科威特世预赛亚洲区四强赛
理由:面对不可一世的亚洲杯新科冠军科威特队,主场作战的中国队3:0完胜,中国队也步入亚洲强队的行列。
5.1984年1月20日中国 1-0阿根廷尼赫鲁金杯赛
理由:凭借赵达裕的进球中国队竟然1:0击败了由比拉尔多领军的阿根廷队并引起阿根廷国内一片口诛笔伐,主教练比拉尔多也险些下课,阿根廷队阵中仅马拉多纳等少数球员缺阵,这是中国队首次击败世界杯冠军球队,足以写进历史,这一胜利直到26年后才再次上演。
6.·1984年12月12日中国1-0科威特亚洲杯半决赛
在半决赛上中国队遭遇了A组晋级的科威特队,这场比赛双方斗的难分难解,90分钟战成了0比0,进入到加时赛快要结束的时候,李华钧抓住一个机会单刀赴会帮助中国队打入金子般的进球,最终中国队淘汰科威特首次进入决赛。不过遗憾的是在决赛中国0比2不敌沙特错失了登顶的机会。
7.1987年10月26日中国 2-0日本奥运会预选赛东亚区决赛
理由:这是奥运会预选赛东亚区决赛阶段的最后一轮较量,此前主场不敌日本的中国队客场挑战日本队,只有取胜一条路的中国队背水一战,在东京2:0击溃日本首次“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球迷彻夜狂欢,喜悦不逊于13年后进军世界杯的那个夜晚。
8.1998年3月7日中国 2-0日本戴拿斯杯东亚四强赛
理由:霍顿领军的中国队在东京2:0击败了进步神速的日本队,这也是1988年以来中国队唯一的一次击败日本队,至今23年间仅胜日本一次的尴尬,不逊“恐韩症”来的猛烈。
9.2000年1月26日中国 19-0关岛亚洲杯预选赛
理由:本场比赛中国队打进了对手19球,打破了1997年世预赛伊朗17球击败马尔代夫的国际A级别赛进球纪录,竟然还得到了国际足联的表扬,比赛中曲圣卿更是独中五元,这也是国际A级比赛中单场进球数最多的中国球员。可惜这个纪录在19天后就被科威特刷新,也是在亚洲杯预选赛中科威特20:0击败了不丹。
10.2001年10月7日中国 1-0阿曼世预赛亚洲区十强赛
理由:本场比赛的胜利不在于对手,而是这场胜利让中国队提前两轮出线获得了参加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资格,圆了国人44年的世界杯梦。
11.2010年2月10日中国 3-0韩国东亚杯赛
理由:2010年日本举行的东亚锦标赛上,年轻的中国男足在高洪波领军下3:0完胜半主力出战的韩国队,也终结了国家队32年A级比赛不胜韩的历史。尤其是下半时邓卓翔和曲波的通过反击,配合,过人行云流水般打进的第三个进球,后来也在各类中国足球历史经典进球TOP10评选总结中稳居第一。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12.2010年6月4日法国0-1中国世界杯热身赛
理由:这场比赛是在世界杯赛前法国队的最后热身,中国队应邀远赴法国的海外省留尼旺陪练法国,部分主力出战的中国队凭借邓卓翔的一记任意球破门顽强的以1:0击败了1998世界杯冠军上届亚军的法国队,法国队历史上第一次输给亚洲球队,这场比赛的失利也加速了法国队员与主帅的矛盾的恶化,直到在世界杯小组赛中彻底爆发。这场胜利也是继1984年击败阿根廷队后再一次击败前世界冠军(乌拉圭除外)。
三、中国男子足球队一共参加了几次奥运会
中国男足一共参加两次奥运会。
1988年小组赛一球未进积1分排名垫底。2008依靠东道主身参加,小组赛进一球,积1分排名13。
中国男子足球队的奥运会征战史。
1913年,中国首次有了国家足球队,当时名为中华民国男子足球队(简称中华队),主要代表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亚运会的前身)和奥运会足球赛。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华队自费参加奥运会足球赛,22人的队伍中包括了“亚洲球王”李惠堂、谭江柏、张显源、陈镇和、包家平、蔡文礼等人,其中不少都是南洋华侨。他们也几乎是当时亚洲的最强队。
这支国家队5月就从上海出发,边卖门票、积攒经费的方式,开始自己漫长的奥运会之旅。在两个月合计27场的比赛里,他们24胜3平,一共收获了近20万港币的门票收入。抵达孟买后,中华队还专门拨款5万汇往国内,以帮助因经费短缺滞留国内的中国奥运代表团成行。
1936年8月6日,柏林康姆逊球场,中华队开始了自己的奥运会首秀,他们上半场0比0逼平、下半场被打进两球,0比2英国队结束了比赛。最终那届奥运会,在16支参赛球队中中华队排名第12位。
那支国家队里的不少“国脚”都是品学兼优、才华出众的青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也毅然决然的加入到保卫国家的行列。比如印尼华侨、国家队主力左前锋陈镇和,就是空军飞行中队长,曾在广东战区击落过日军四架敌机。可惜1941年陈镇和前往新疆接苏联新战机时遭遇意外牺牲,年仅35岁。
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第二次参加奥运会足球赛。“亚洲球王”李惠堂此时的角色已经变为主教练。这支球队的成员除了上海和香港的球员,依然有邹文治、郭英祺、李大辉、叶清荣、谢文良、朱志成等南洋华侨。
和12年前一样,他们同样提前两月出发、乘船沿途比赛,以靠卖门票收入来补贴路费,也依然为那一届中国奥运代表团筹措了不少的经费。
那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首战0比4完败土耳其,最终在所有参加决赛圈的18支球队里位列第14名。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赫尔辛基和1956年墨尔本,当时的中国国家队都因为种种原因,弃权或没有抵达赛场。1958年新中国退出了国际足联,不再参加正式的国际比赛,1979年才重新加入。
再往后,一直到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中国男足终于首次、也是唯一一次通过预选赛的考验,拿到了奥运会的决赛圈入场券。1987年10月26日,在东京决战中,中国国奥2比0击败日本,实现了新中国首次进军奥运会的突破。
时隔20年后,凭借着东道主的身份,中国得以进入奥运决赛阶段。然而这支几乎用了超过6年时间筹备、投入大量资源的国奥队状态低迷。尽管这支球队的前身,85年龄段球员组成的国青队当年给人以无限幻想,最终出现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的国奥却没有多少战斗力。
唯一的亮点就是2008年8月7日首战,第87分钟董方卓接应右路传中头球破门,帮助国奥逼平被罚下一人的新西兰——这是中国男足在大赛(世界杯+奥运会)决赛圈的首粒进球,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粒进球。再往后,参加奥运会足球比赛如同冲击世界杯一样,遥不可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