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足球十大球星
中国足球十大球星:
1.李惠堂,1905年9月18日生于香港,被誉为“亚洲球王”,是战前中国足球界的佼佼者。他在足球赛事中总共打入1860球,与巴西的里登雷克、德国的盖德·穆勒、巴西的贝利和罗马尼亚的罗马里奥并称为世界上进球数超过千球的五大巨星。在远东运动会足球赛的历史上,中国足球队凭借李惠堂的卓越表现,连续九届夺冠。1976年,他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与世界足坛传奇贝利、马修斯、斯蒂法诺和普斯卡什齐名。
2.容志行,1948年7月30日出生,连续三年获得全国最佳运动员称号(1979-1981年),并担任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在1980年的奥运会预选赛和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中,他被评为赛事最佳进攻队员。1981年,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4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2019年,被评为广东足球70年十大杰出男球员之一。他以其卓越的技术和对对手的尊重闻名,其精神“志行风格”至今仍被传颂。
3.张宏根,1935年11月27日生于上海,1957年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足球锦标赛预选赛并打入中国队世界杯预选赛第一球。1958年,被评为全国最佳足球运动员第一名。同年,他成为首位登上外国邮票的中国运动员。1994年,担任大连万达队主教练,率队赢得首个全国甲级队A组联赛冠军,并获得中国职业联赛首个“最佳教练员”称号。
4.迟尚斌,1949年9月19日生于大连,带领大连万达队创造了联赛55轮不败的纪录。1996年,获得“万宝路甲A联赛最佳教练”称号。1997年,被评为“1996年中国足球最佳教练”。2000年,被《中国体育报》评选为中国足球世纪球员。
5.古广明,1959年1月31日生于广东,连续四年入选全国最佳阵容(1980-1983年)。1985年,入选亚足联组织的“亚洲全明星队”。1987年,在德国乙级联赛中打进了中国球员在德乙赛场以及在德国职业联赛的第一球。2019年,被评为广东足球70年十大杰出男球员之一。
6.贾秀全,1963年3月生于大连,曾获得全运会足球赛最佳运动员、亚洲杯最佳运动员和最佳射手、亚洲最佳中卫等荣誉。他是中国足协第一批公派的出国队员,也是首位登陆日本足球联赛的中国球员。1994年,贾秀全在新加坡亚洲杯上获得亚洲杯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两项大奖,并与队友古广明、林乐丰共同入选亚洲明星队。
7.柳海光,1963年7月生于上海,1986年获得全国甲级联赛最佳射手“金靴奖”。因其出色的头球技术,柳海光有“三条腿”的外号。
8.范志毅,1969年11月6日生于上海,是中国第一位获得“亚洲足球先生”称号的运动员,也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佳后卫之一。2017年,在20世纪亚洲最佳球员评选中,范志毅排名第16位。
9.孙继海,1977年9月30日生于大连,是中国足球运动员在英超联赛中进球的第一人。他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了多次甲A联赛冠军、超霸杯冠军、足协杯冠军、超级杯冠军以及英甲冠军。2015年,孙继海被选入英格兰足球名人堂。
10.郑智,1980年8月20日生于沈阳,曾两度获得中国足球先生(2002年和2006年),并在2013年被评为亚洲足球先生。2022年,他成为首位入选金足奖候选人50人名单的中国球员。
二、足球运动员的选材有些什么标准
一、许多专家认为选材的标准主要是少儿的先天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
先天素质是指少儿先天所具备的一些遗传基因、身体结构,促进在后天生活中得以发展起来的,适合于足球运动所需要的运动能力。天资在先天素质中应该是不容忽视的,这体现了少儿队员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竞技应变能力、智慧水平和思维形式。
二、体型选材:
形态指标的测试内容,通常包含着身高、体重、坐高、下肢长、小腿长、胸围、大小腿围、膝踝关节围度等,对于守门员还应增加臂展长度、手指长短和张开度大小等。
足球运动员的体形特征,一般要求是身体匀称,下肢中等、小腿细长、跟腱清晰、踝关节围度较小,足弓较高,足底略宽而长。
肌肉较细长、线条明显、皮下脂肪层薄且富有弹性,臀部肌肉紧缩上收,至于身高,主要是位置上应有所侧重,如守门员、后卫通常比前锋前卫高些,但不应过分苛求。身材高大灵活快速是足球足球运动员的理想体形特征,但这样的人才毕竟是极少的。
在形态选材中最忌讳的是仅出于狭窄的空中争夺考虑,盲目择高录取,在当今足坛中许多球星的身高都不到170cm,却是绿茵战场上的显赫人物。
扩展资料:
1、健全体系
青训中心的筹备工作历时半年,自2017年8月起,中国足球协会就派出专家组,兵分多路奔赴各地青训中心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和帮助各地查找青少年足球工作的疑点、难点和堵点。
目前,中国足协已出台了《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暂行管理办法》,对青训中心实行申报、审核、评估制度。
截至1月25日,共有24家单位发来申报材料,经过评估组对申报材料的逐一审核,结合前期专家组的实地调研情况,北京、上海、重庆、大连、武汉、成都、青岛、深圳、广州、延边、喀什、梅州、苏州、常州、普陀共15家单位获批为新周期第一批青训中心。
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表示,将建立健全“职业俱乐部青训体系、省市体育局青训体系、城市青训体系、体教结合校园青训体系、社会俱乐部青训体系”五大青训体系为一体的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布局国内、国际两类青训中心,做大做强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
杜兆才说:“中国足协将与各省区市加强合作,加快建设一批由中国足协主导、省区市共建、国内统一标准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将其打造成为中国优秀球员的摇篮。”
青训中心将成为中国足协的重要抓手,成为培养中国足球优秀人才的孵化器。中国足协会对各青训中心给予政策、管理等全方位的支持,进一步加大经费扶持力度,给予派驻青训总监、青训教练等直接技术帮助。
各青训中心将在中国足协的技术指导下,开展球员集训、基层教练员培训,积极组织各类青少年竞赛活动,青训中心的地区和全国性赛事将逐步展开。
和第一批青训中心一起揭晓的,还有青训顾问和各级青训总监,徐根宝、海斯特琳娜、达米亚诺、李树斌、孙雯、肇俊哲、杨玉敏分别受聘为青训顾问、全国青训总监和地区青训总监。
这些专家名宿将负责指导中国足球青训体系设计、青训中心建设和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全面提升我国足球青训专业化、实效化和国际化水平。
2、混合选材
辽宁、深圳、四川三地被授予“足球田径混合选材基地”成为授牌仪式的一个亮点,这也是中国足协为鼓励“双向能力协同发展,探索足球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一次革新与尝试。
足球发展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身体对抗要求,基本的运动能力越来越重要。部分欧洲足球发达国家率先认识到了这一点,欧洲众多俱乐部的青训机构专门设计和增加了以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为主的田径运动训练内容,甚至还设置了专职的田径教练,并已经因此取得了良好训练效果。
考虑训练观念转变对足球项目发展的重要性,为探索足球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中国足协最终决定在辽宁、四川、深圳三地建设“足球田径混合选材基地”,混合选材基地将以8—12岁青少年儿童训练为主。
在中国足球历史上,从田径运动员转行成为足球选手的例子并不鲜见,国脚李华筠、谢峰、孙继海等都曾接受田径训练,女足选手温丽蓉、范运杰等也曾在田径场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3、完善机制
过去,青训机构和培训单位吃亏不少,一些青少年球员年满18岁之后,在经纪人的利诱下,以各种理由不与培养自己的机构或单位签订职业合同,这种行为造成的伤害和负面效应难以估量。
现在,情况终于有所改变。中国足协对现行《中国足球协会球员身份与转会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款进行调整与补充,公布了《中国足协关于调整青少年球员转会与培训补偿标准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
中国足协副秘书长、竞赛部部长戚军对此进行了介绍,本次调整和补充,主要涉及八大方面,其中包括增加低年龄段青少年球员国内培训补偿年龄、调整国内青少年培训补偿费用标准、严厉打击通过利用涉外转会手段逃避培训约定的行为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重要举措。
近期,有多名球员在培训协议期限内被经纪人签到了国外的低级别小俱乐部,然后再以高价卖到国内俱乐部,完成了“出口转内销”。
中国足协将对此进行严控和打击,明确提出了“出口转内销”“出国涮水”的概念,一旦发现有球员在培训协议期限内擅自有类似行为,将受到中国足协24个月的停赛处罚。
此外,在培训单位连续4年为青少年球员注册的情况下,小球员在年满16岁以后,培训单位如果能够提供不低于所在地区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3倍,则培训单位有权与球员签订不超过两年的工作合同。
球员如不和原培训单位签订合同,则会受到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停赛24个月的处罚。中国足协还将青少年国内培训补偿年龄从12周岁调整为8岁。
《中国足协关于调整青少年球员转会与培训补偿标准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发布,表明了中国足协加强与规范我国青少年培训与转会市场的管理,保护与鼓励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培训的青训机构积极性,真正打造出高质量、易衔接、可持续的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决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足球改变从青训开始:混合选材完善机制
三、亚洲足球历史十大球星
亚洲足球历史十大球星如下:
1、李惠堂。1905年9月18日出生于香港,被亚洲足协评为“亚洲球王”。是战前公认的中国足球第一人。李惠堂在各项足球比赛中,共射进1860个球,与巴西的里登雷克、德国球星盖德穆勒、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在其21年历史的10届竞赛中,中国足球连得9届远东运动会冠军。
1976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与贝利、马修斯、斯蒂法诺、普斯卡什齐名。
2、容志行。1948年7月30日出生,1979年、1980年、198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最佳运动员,曾任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副主席。1980年第二十二届奥运会预选赛和第十二届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被评为世界杯预选赛亚大区第四组的“最佳进攻队员”。1981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2019年被评为广东足球70年十大杰出男球员之一。中国体育界唯一用个人名字命名的精神“志行风格”,就源自他在赛场上高超的技术和对对手充分尊重的良好赛风。
3、张宏根。1935年11月27日出生于中国上海。1957年作为中国队成员参加世界足球锦标赛预选赛,并打入中国足球队世界杯预选赛第一粒进球。1958年在首次举办的全国最佳运动员评选中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足球运动员第一名。1958年登上越南发行的邮票,成为第一名登上外国邮票的中国运动员。
1994年任大连万达队的主教练,率队夺取首届全国甲级队A组联赛冠军,并获得中国职业联赛第一个“最佳教练员”称号。
4、迟尚斌。1949年9月19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带领大连万达队创造了联赛55轮不败的记录。1996年获“万宝路甲A联赛最佳教练”称号。1997年1月,当选为由中国足球报和四川全兴酒厂联合主办的“1996年中国足球最佳教练”。2000年1月,被《中国体育报》评选为中国足球世纪球员。
5、古广明。1959年1月31日出生于广东。1980年至1983年,连续四年入选全国足球最佳阵容。1985年入选亚足联组织的“亚洲全明星队”。
1987年7月22日,德累斯顿98客场对阵萨尔布吕肯的比赛中,古广明在第83分钟打进一球,帮助德累斯顿队2-0取胜利,这是中国球员在德乙赛场,也是在德国职业联赛打进的第一球。2019年,被评为广东足球70年十大杰出男球员之一。
6、贾秀全。1963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曾获第五届全运会足球赛最佳足球运动员、第八届亚洲杯最佳运动员和最佳射手、亚洲最佳中卫、日本J联赛元年J联赛最佳外援。是中国足协第一批公派的出国队员、登陆日本足球联赛的中国第一人。
“守可提笔安天下,攻可上马定乾坤”,贾秀全在新加坡亚洲杯上一举拿下亚洲杯最佳球员以及最佳射手两项大奖,并与队友古广明以及林乐丰共同入选亚洲明星队。
7、柳海光。1963年7月出生于上海。1986,获得全国甲级联赛最佳射手“金靴奖”。1988年奥运会预选赛里,柳海光甩头攻门把球顶进日本队大门。因为头球好,柳海光还得到了"三条腿"的外号。
8、范志毅。1969年11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杨浦区。中国第一位获得“亚洲足球先生”称号的运动员。曾经两次获得亚洲足球先生的称号。中国足球历史上最佳后卫之一。2017年,20世纪亚洲最佳球员评选中,范志毅排第16位。
9、孙继海。1977年9月30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位在英超联赛中进球的中国球员。21年的职业生涯中,孙继海共获得过4次(96、97、00、01)甲A联赛的冠军,2次(96、00)超霸杯冠军,2次(01、13)足协杯冠军,1次(14)超级杯冠军,和1次英甲冠军(01-02赛季效力曼城期间)。2015年10月23日,孙继海入选英格兰足球名人堂。
10、郑智。1980年8月20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2002年和2006年2次获得中国足球先生。2013年亚洲足球先生。2022年7月,入围2022年金足奖候选人50人名单。这是中国球员首次入选该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