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中国足球总是上不去
原因有三:一曰身体不适合,二曰文化不适应,三曰体制不健全。
先说身体因素。足球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需要强壮的身体素质,与西方人相比较,东方人的生理特点是弱小而不强壮,整体上显然不太适合足球运动。尽管可以勉力而为,但毕竟在身体素质上落了下风,身体对抗中占不到便宜,尤其是下半场常常体力难支,被动挨打,场面难堪。从这个角度看,整个亚洲足球水平较低,都与此有关。
再说文化因素。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以和为贵,强调的是和谐、和气、防御,而不是对抗、竞争、进攻,由这种文化特性造就的国民性格和民族心理,显然不太适应对抗性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即便是身高体壮的中国人,形体与西人不相上下,但内在的对抗性往往不及对方。我们的足球队,遇到大赛、遇到关键场次,常常心理紧张得不行,不要说超水平发挥,甚至连平常的训练水平都发挥不出,这显然和畏惧对抗的心理有关。在对抗性和心理素质方面,我们的球队非但不如欧洲、非洲球队,甚至不如日本、韩国球队――因为日本有强悍的武士道精神,韩国有顽强的“能行精神”――这也是我们的身体条件和日韩相仿甚至有过之,而成绩却等而下之的一个原因。不过,由于身体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日韩足球也只能在现有水平徘徊,而不可能实现大的飞跃。
三说体制因素。既然我们在身体条件和文化心理上有欠缺,那就需要比人家更棒的体制来加以弥补,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联赛体制也乏善可陈。尽管超级、甲级的名称有了,联赛的形式和格局也有了,但这个体制的廉洁性与规范性比欧洲联赛差很多,比之日韩也有所不如,打假球、吹假哨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我们的足球成绩既不如欧洲、也不如日韩的又一个原因。
二、为什么足协不能放权,不能像男篮那样做
为啥?因为足球影响力太大。当其他项目让专业人士管理时,唯独足协找来了一个国企老总,这就说明了问题。足球根本不是一个专业人士就能搞好的。此前足协也有专业人士,年维泗以及王俊生都是绝对的专业,杜兆才当年也是沈阳体院足球专业的毕业生,可事实上足球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面临全球竞争的项目。例如,越南、泰国这样的国家都在对足球大投入时,我们只是按照老一套按部就班地来,自然越来越落后。
足协虽然说是管办分离,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例如,中国足协可以确定中国足球队的主教练人选吗?人选必须要得到更上面的主管单位进行批准。篮协其实也一样的,更换主教练这样的大事也需要上报批准,这不是姚明一个人就能决定的。中国篮球搞得也不好,看看男篮世界杯上,我们和谁比有优势?放权了有什么用?中国篮球和中国足球的问题一样,是青少年培养的体系问题。中国男足后备力量不行,踢球人少。中国篮球队员能力不行,是在青少年培养期间所受到的培训方式和培训体系存在问题。
给你一个数字。2019中超联赛分红,十六家俱乐部每家大概六七千万,足协分了六亿,六亿啊。我就不说中甲联赛,引援调节费,足协下属福特宝公司的利润等其他收入了。
为什么足协分这么多呢?因为中超联赛的股份是这样的,每家俱乐部是4%,十六家俱乐部就是64%,足协是36%。也就是说,足协的分红是俱乐部的九倍。这一方面解释了中国俱乐部为什么没法盈利,因为有个吸血鬼在,另外也看出来足协为什么不放手。
除了联赛分红之外,足协还把持了比赛的场地广告,俱乐部的部分球衣广告等,还有每年国家队各类比赛的出场费,粗略算下来,足协一年的收入接近八个亿。而这些是纯利润。你说说,有什么比这个赚钱更厉害?足协为什么要放手?
足协每年收了这么多钱,用来做什么呢?
有相当一部分是上交给了体育总局,总局把这些钱拿来扶持其他的体育项目。很多体育项目是没有办法获得经费的,国家不可能无限制拨款,体育总局出于政绩考虑,总希望某些项目实现零的突破,于是必须得大量经费投入,经费从哪里来?就得靠这些能够赚钱的体育项目。
其实,我们的体育政绩观应该改一改了,那些群众基础薄弱的项目,就应该任其自生自灭,国家花大量经费去培养金牌项目意义不大。我倒是很希望像李娜这样的能多出现,自己爱好,自己训练,自己拉赞助,自己打比赛。应该让每个体育项目靠自己的努力赚钱,而不是都指望足球去吸血,因为足球其实也需要经费去投入培养的。
其实这个问题本质上不存在所谓的足协放不放权的问题,而根本在于足协和篮协的上级组织,国际体育总局放不放权的问题。我在这里要为足协说句公道话,足协其实现在是受夹板气的。他们是上级组织的创盛通,更是球迷和媒体的出气筒。一旦有了问题,足协一定是第一个挨骂的,然后人们才会去探讨更加深层次的原因。就像此前的遭东京奥运会选拔赛的体测事件引起争议一样,实际上这都是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作出的决定,下辖的运动协会只是按照领导的要求办事,并没有太多的决策权。换句话说,很多时候足协所做出的的决定并非是足协自身想要去做的,我想大家一定要先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但是,这也并非是在为足协开脱。要知道,我们始终强调专业人做专业事。姚明接管中国篮协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与此同时在他的主导下,CBA联赛也开展的如火如荼,可见近些年国内的篮球氛围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显然,在足球方面还没有类似的做法。能够选取一家前中超俱乐部的董事长出任足协主席,这已经显得“十分专业”了,起码陈戌源在过往是真正参与过职业足球的。比起中国足协的前几任大佬来讲,这算得上是个进步。
至于题主所说的放权,应该指的是足协从国家队到联赛一把抓。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职业联赛没有真正的职业联盟和球员工会,职业联赛运作处在一种很不职业的轨道上。不出意外,新赛季职业联盟将会成立,届时我们再去看看效果如何吧。
文/仰卧撑-张阳源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影响力不是篮球能比的。相对应产生的经济价值就更大了。
利益!利益!利益!中超联赛的利益大头被足协拿走了百分之三十六,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这也注定了俱乐部无法赢利,足协也不可能放权,也注定足球大联盟成立遥遥无期,也就注定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无法正常发展,真正职业化的足球成了四不像,更是阻碍中国足球向前发展,一环扣一环,成了死结!足协从没想过,其实放权成立职业大联盟,足协只占百分之十的分红权,把职业联赛做大做强,百分之十的分成反而更多,整个中国足球这盘棋就活了。整个中国足球市场太大了完全相当西甲德甲英超法甲意甲五大联赛之合,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法想像!真的中国足协目光太短浅思想思维僵化,真正的阻碍了中国足球发展!唉!唉!唉!已经浪费十多年二十年的时光,再不做改变,中国足球更是向下走!
狗嘴里的肉是很难放弃的。
因为这块蛋糕太诱人了。像男篮那样做就了,就会有好多人出局,纯纯的利益,谁也不舍的放弃。从上到下都参与其中,因为长期以来国足的成绩太烂,所以谁上来也没有压力,只要喊喊口号就行了,不行就交给继任者,反正也不会追责。但是利益是赤luoluo的放在那里,好多势力交缠在一起,谁都不想放弃。具体的经济帐咱不会算,但是相比较篮球,排球等其他项目,都没法比,所以职业联盟只是喊喊口号,迟迟成立不起来,没有球员工会。管办分离多年来无法推行,说的挺好,实际上仍然一手抓。这就是和篮球不一样的地方
这个原因很简单,足球影响力大,社会效应高呗。只要不放权,就抓牢了钱绳子。发展足球是幌子,经济利益才是关键,一句话,都是钱的事。
为什么足协不放权,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足球太有钱了,光中超联赛冠名费五年就八十亿元,你说足协舍得放权吗,再说清楚点就会得罪人?
三、中国男足为什么人人喊打他们真有网友说的那么不行吗
中国男足确实不行,因为他们一直都踢的很烂。
足球文化不好中国人认为踢球不是一个老老实实的工作,孩子以后应该找个体面的工作而不是踢球,所以足球氛围不好,群众基础差,足球人口少,缺乏专业的球场基础设施。
青训系统不管用足球训练成本太高,这是有钱人家孩子的游戏,而穷人家的孩子根本负担不起培训费。比如张玉宁,就是他爸用钱堆出来的!现在各俱乐部都有自己的梯队,真正好的青训不多。而大学联赛、高中联赛、少年联赛等等校园足球体系几乎为零,孩子们都在学文化课,不愿意练习足球。
没有意志很多球迷吐槽男足,不想上进。他们拿着高薪不努力,自律性差,不上进。这些都是高薪太容易拿到造成的。武磊虽然在西班牙是替补,但他能放弃国内高薪走出去,是其他国脚应该学习的榜样。在球场上,一些球员不为工作做贡献,这说明他们没有爱国精神,没有职业素养。
国足的气势明显不足事实上,如果你是一名普通观众,你会发现中国足球运动员在球场上比他们的对手更加内向,他们看起来像害羞的孩子,不会有太多的指挥或者和队友的配合。他们只会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完成任务。因此,这些运动似乎是机械化的,毫无弹性可言。所以在这个足球场上缺乏主动性也是国足面临的一大问题。目前国足缺乏稳定的体系,这是国足今天面临的最大问题。另外,目前国足的形式很差,家长付出代价后看不到回报,也会让很多家长拒绝支付孩子的足球培训费,所以足球也会失去很多年轻人的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