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中国少年足球队名字
一、中国少年足球队比较著名的有:
1.中国国家少年男子足球队(又称中国17岁以下国家足球队、中国少年队、国少队),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支国家选拔队,主要参加世界少年足球锦标赛和亚洲少年足球锦标赛等足球比赛,以及其他一些对手同为17岁以下国家足球队的足球邀请赛。球队由中国足球协会进行管理。
2.北京国安少年男子足球队
3.山东鲁能少年男子足球队
4.上海足协少年男子足球队
5.天津泰达少年男子足球队
6.杭州绿城少年男子足球队
7.湖北足协少年男子足球队
8.长春亚泰少年男子足球队
9.江苏江阴少年男子足球队
10.广东体彩少年男子足球队
11.广州足协少年男子足球队
12.贵州人和少年男子足球队
13.云南足协少年男子足球队
14.武汉足协少年男子足球队
15.中国国家少年女子足球队,2004年,中国足协成立了首支以17岁以下球员组成的女子足球队(也叫女足国少队),中国女足的功勋主帅商瑞华执教首支女足U17国少队。代表球员为马晓旭。
16.中国足协于2006年11月10日正式成立了第二支中国女足少年队。2014年8月26日,中国U15女足国少队5-0胜委内瑞拉队,以4战全胜进17球0失球的战绩获青奥会冠军。
2014年U15女足国少队
主教练:陆亿良
球员:徐欢、张佳运、陈巧珠、涂琳俪、谢绮文、马晓兰、陶祝丹、方洁、王妍雯、吴玺、万文婷、金坤、李晴潼、赵瑜洁、陈霞、闫颖颖、詹樱、郑洁等
另外,各省市的中学都有不少本校的少年足球队,队名是用省市名称+学校名称+少年足球队命名。
二、中国青少年足球队新动态
至2016年,国家组织的全国青少年足球冬训和比赛已经按年龄分段集训,分为:
(一)U19(1997~1998年龄段)足球队
1.北京国安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2.山东鲁能青少年男子足球1队
3.山东鲁能青少年男子足球2队
4.广州恒大淘宝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5.福建超越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6.大连阿尔滨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7.武汉卓尔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8.四川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9.天津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0.广东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1.云南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2.河北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3.重庆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4.陕西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5.新疆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6.延边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7.内蒙古青少年足球队(男队和女队)
(二) U18(1997~1998年龄段)足球队
1.北京国安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2.青岛中能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3.杭州绿城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4.山东鲁能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5.大连阿尔滨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6.上港A队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7.上港B队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8.四川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9.重庆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0.陕西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1.广东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2.天津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3.江苏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4.延边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15.云南足协青少年男子足球队
(三) U17(1998~1999年龄段)足球队
1.山东鲁能少年男子足球队
2.江苏江阴少年男子足球队
3.广州恒大足球学校
4.河南建业少年男子足球队
5.天津足协少年男子足球队
6.四川足协少年男子足球队
7.长春亚泰少年男子足球队
8.陕西足协少年男子足球队
9.大连阿尔滨少年男子足球队
10.杭州绿城少年男子足球队
11.河北足协少年男子足球队
12.武汉卓尔少年男子足球队
13.北京青年少年男子足球队
14.上海上港少年男子足球队
15.青岛中能少年男子足球队
16.广东恒大少年男子足球队
17.北京北控少年男子足球队
18.延边足协少年男子足球队
19.鲁能二队少年男子足球队
20.广州市队少年男子足球队
21.人大附中少年男子足球A队
22.新疆足协申花少年男子足球队
23.上海绿都少年男子足球队
24.重庆足协少年男子足球队
25.昆明足协少年男子足球队
26.华夏幸福少年男子足球队
27.河南湘涛少年男子足球队
28.北京阳光少年男子足球队
29.人大附中少年男子足球B队
30.广西少年男子足球队
31.重庆力帆少年男子足球队
32.云南古城少年男子足球队
33.沈阳新野少年男子足球队
34.东莞麻涌少年男子足球队
35.山东鲁能少年男子足球一队
此外也还有以下年龄段组别:
(四)U16(1999~2000年龄段)足球队
(五)U15(2000~2001年龄段)足球队
(六)U14(2001~2002年龄段)足球队
(七)U13(2002~2003年龄段)足球队
(八)U12(2003~2004年龄段)足球队
二、江阴市第二中学的学校沿革
前身为1906年(光绪32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励实两等小学堂。1910年(宣统2年),美国人潘雅谷捐建三层洋房一座,增设初中部,定名励实中学。一年后,其妻捐建二层洋房两座,实行男女分校。男校为励实中学,女校为辅实中学。
1919年,青年学生受革命浪潮影响,全校学生积极参加抵制与查抄日货行动,将查抄日货的罚款,在寿山公园(现中山公园)建造孙中山先生纪念塔。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在中共江阴支部书记孙选发动下,学生上街演讲,声援上海工人罢工斗争。辅实女校学生咸至城厢挨户募捐,该活动在《申报》连续报道。下半年,励实中学建立青年团组织。
1927年,励实中学堵铁钧、范福生等教师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深恶痛疾,在爱国热情驱使下,组织开展地下工作,驱逐学校当局。校长沈文蔚下令停办励实中学。1928年,励实中学复校,聘王省三为校长。
1937年,校舍遭日机轰炸,励实、辅实被迫停学。部分辅实女校师生迁至励实春晖楼上课,又名私立春晖初中。1937年冬,励实、辅实复校,私立春晖中学停办。同年两校合并,增设高中部,定名私立澄江中学。1940年,高中部并入上海教会联合中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初中部被日寇封闭。1946年秋,澄江中学复校,聘黄思恩为校长。解放前夕,学校有10个班级,学生446名,教工45名。
1949年4月23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江阴解放。江阴县人民政府接管学校。1952年2月8日,江阴县人民政府正式接办,定名江阴县第二中学,中共党员李纪彦任校长,美籍教师和传教士返国,终与美国教会割断关系。从此,学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52年秋,高中部并入江阴县中,学校成为江阴县重点初级中学。1953年7月,江阴师范停办,师生全部并入二中。1953年4月,江苏省主席谭震林任命孙启贤为江阴县第二中学校长。1956年,学校更名江阴县第一初级中学,仍属重点中学。1959年,学校发展至8轨24班,学生1000余名,被苏州地区行政公署命名为地区重点初级中学。1961年,学校荣获江阴县中小学先进集体称号。
1970年,周谷坤任党支部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学校招收高中班,恢复完全中学。
1976年,“四人帮”粉碎,学校迅速进入正常运作。1978年,李宝根任校长。学校狠抓教学,因材施教,高中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英语班教学效果更为突出。1980年,学校增设机械、纺织、会计、幼师等职业班,成为江阴县试点学校,经验在地区教育工作会议介绍。1983年,成为江阴县教育局直属学校。1985年,高中面向澄要片招收择优班。
学校男女足球队享誉省内外。1984年,女子足球队获省足赛冠军,7月,女子足球队代表江苏省参加华东地区六省一市中学生女子足球赛获第6名,并获精神文明奖。同年,学校承办江苏省男子少年足球班(小三队)。1985年,男子足球队在南京与日本少年足球队友谊赛,2比0获胜;1986年,女子足球队在无锡市与美国旋风女子足球队友谊赛,3比0获胜,为祖国赢得荣誉,为学校争光添彩。1986年6月,被江苏省体委、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1987年,学校评为无锡市优秀传统项目先进集体。
1978年来,扩建办公楼,新建教学楼、大礼堂、教工宿舍楼、体育楼、食堂等6667平方米,翻修操场,建假山、庆耋亭、紫藤架等美化校园,旧颜变新貌。
1992年,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1992年,新建9号教学楼1250平方米,绿化美化校园,1994年,学校被江阴市政府命名为“绿化达标单位”、“文明卫生单位”。
1993年,翻扩建校舍2500平方米,配备微机室、语音室,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
1995年,江阴市委、市府决定投资3800万元,征地100亩,按江苏省重点高中标准移地新建市一中。1997年,市一中从人民东路老校区迁移至长江路新校区。
1998年,新的江阴二中正式挂牌,刘伟业任校长。
2000年至2005年,新征地12亩,新建了4号教学楼、励实楼(图书综合大楼)、人民东路监街培训楼,扩建了6号楼、实验楼,新增教学面积9943万平方米。
1998年3月,学校成立无锡市江阴二中女子足球队,由汪坤洁任主教练。2001年二中女足获得全国中学生女子足球联赛冠军,2002年获得第八届全国中学生女足比赛第二名。翁新芝、翁晓洁等一批尖子队员入选江苏省队。中国足协副主席薛立、前国家女足教练马元安、李必、张海涛先后来校指导训练工作。
2004年8月,黄国清任校长,提出“建成全市一流、社会公认的品牌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创造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评为无锡市课改实验示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12月,顺利通过了省示范初中验收。
2005年12月28日,学校党总支部成立,黄国清任党总支书记,下设三个支部(文科支部、理科支部、综合支部)党员共68人。
二中女足连创佳绩:获得了第十五届江苏省省运会冠军、优秀运动队、江苏省“三八”红旗集体、无锡市新长征突击队、无锡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翁新芝、翁晓洁、葛洋、吴敏等先后入选了女足国家队。2005年4月和2007年4月,受国家教育部委派,球队代表中国由倪颖伟市长黄国清校长带头参加了在丹麦和智利举行的世界中学生女足锦标赛,获得亚军和冠军。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嘉奖令,省教育厅、无锡市人民政府发信祝贺并嘉奖,江阴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表彰大会。
2005年9月,全国体育总局、教育部授予江阴二中“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称号。11月,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江阴二中“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称号。2007年,学校获得无锡地区唯一的由北京奥委会、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2006年3月31日,江苏国际预科学院(江阴教学班)在江阴二中挂牌。2007年,有10名学生录取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际著名大学。从2005年开始,有150多名二中师生分赴美国、英国、日本修学,标志着二中教育向国际化迈进了一步。
2007年学校发展至57个教学班(其中高中28个班,初中29个班),3000多名学生,300多名教职员工。
学校广泛开展二中学生“八能”教育,体艺特色硕果累累。2005年,被评为“江阴市十佳特色学校”。2006年舞蹈节目《读兵书》荣获江苏省政府最高奖“五星工程奖”铜奖、无锡市群众文艺汇演金奖。
2007年,校俱乐部成功创建为“江苏省第二批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综合俱乐部”。
2008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江苏省“二星级高中”评估验收。学校异地搬迁改造方案获市政府通过。并计划在 2009年10月顺利通过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评估验收。
三、中国足球之乡排名有哪些
1、广东梅州。1956年,国家体委根据梅县足球运动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授予梅县足球之乡”称号。从1951年至2003年53年间,梅县足球队参加国内各种比赛239次,其中获得冠军123次、亚军62次、季军32次。除了诞生世界球王”李惠堂外,梅州先后为国家输送优秀足球人才300多人,其中包括曾雪麟、杨菲荪、王惠良、谢育新等著名运动员,培养出了很多知名足球教练员,为中国足球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然而,自1993年中国足球走上了职业化道路后,经济相对落后的梅州在足球事业上开始由盛转衰,国家队中几乎没有来自梅州的球员。
2、吉林延边。延边是中国最早开展足球运动的地区之一,有着百年多的悠久历史,足球已深深融入到延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足球底蕴极为雄厚。20世纪50年代到今,延边为中国国家队培养出了高钟勋、金光柱、李红军等40余名国脚,还向其它省市足球队输送400多名足球人才,是全国有名的出足球运动员的地区。延边足球队在2000赛季降级,延边足球滑入低谷,虽然在2004赛季成功重返甲级赛场,但实现冲超还有一定距离。不过延边人民特别喜爱足球,主场上座率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四川,平均每场比赛观众达2.5万到3万,可以说足球已经是延边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江苏江阴。江阴拥有深厚的足球历史,而且人才培养机制相当完善,应该是现在最朝气蓬勃的足球之乡了。从江阴各校走出去的大批足球人才,进入省队、国家队屡见不鲜。以江阴二中为例,该校至今已向省级以上球队输送了40多名优秀运动员,其中翁新芝、翁晓洁等5名队员入选女足国家队。而无法进入专业球队的学生,凭借足球特长,也基本可以顺利升入高校,在高校足球队一展所长。在如此健康完备的足球教育机制下,江阴足球的未来不可限量。
4、北京八里庄。八里庄被称为北京的足球之乡,并不是徒有虚名,近几十年来,八里庄街道曾走出刘利福、魏克兴、谷大泉、邵佳一等多名足坛名将。在上世纪北京八里庄街道有着浓厚的足球氛围,当时工厂和工厂、学校与学校甚至幼儿园小班与小班之间都有比赛,几乎人人都会踢球。而如今让足球在社区扎根”的足球培养方针,更是促进了八里庄足球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5、上海杨浦区。杨浦是体育大区,也是足球重点区,素有足球之乡”之称,曾经为国家足球梯队输送了一大批足球人才。而坐落于杨浦区周家嘴路上的白洋淀足球场,是杨浦区足球学校的大本营,曾经培养出了众多的沪籍足球明星,稍远的有申思、虞伟亮,最近的有先后入选国字号的吉祥兄弟及王_、沈龙元等80后一代。而在中国深化足球改革的大潮中,杨浦正在探索体教结合,大力促进青少年足球发展,建设了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近70所足球学校。
6、四川三台。有四川足球之乡之称的三台县人对足球疯狂地痴迷。最多的时候三台县曾有300多支足球队,良好的足球传统也保持到了现在,三台县仍有业余足球俱乐部,三台中学一直有男女足球队,也有四川隆发队在职业足球联赛。在三台这片土地上,培育了大批足球骨干或教练,为高一级球队输送了大量人才,最早在全国足球比赛场上亮相的是霍应祺和熊天祺,在四川足坛上号称三台二祺”。尽量三台足球经历过大起大落,但三台人民对足球的热爱一直支撑着三台足球重振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