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BA半程收官各球队表现如何
2017年10月28日,随着一声哨响,新赛季的CBA联赛拉开战幕。伴随着各项新政的出台,国人对姚明当选篮协主席后CBA的第一个赛季充满了期待。时值岁末,联赛半程收官,无论是本土球员的出色表现,还是各支球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全新的CBA联赛的确展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面貌。
究竟要不要外援?是CBA自允许球队引进外援之后一直绕不开的一个话题。CBA联赛引进外援的初衷是通过引入高水平的国外运动员,提高联赛观赏性,同时带动中国本土球员成长。但是随着CBA外援名气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虽然比赛的观赏性相比当年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本土球员的成长空间却遭到了巨大的遏制。球队为了快速提高成绩,不惜重金引进大牌外援,由于外援能力与本土球员差距太大,CBA比赛变成了外援之间的较量,本土球员失去了阅读比赛、承担压力的能力,年轻球员更是无法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男篮5战尽墨,除了易建联能够正常发挥之外,其他队员在场上都表现的无所适从。缺乏与强队对抗的能力、缺乏比赛的经验、缺乏有潜力的年轻球员成为了当时中国男篮的真实写照。
增加本土球员上场时间,提升本土球员的比赛能力,培养本土新生代球员,成为了新任中国篮协主席姚明肩上的重任。本赛季,CBA联赛对外援政策进行了调整,在保持原有2人4节6人次规则的基础上,调整为第四节比赛只能有一名外援在场(不含亚洲外援)。这一举措无疑大大增加了本土球员在最后时刻主宰比赛的机会。而上场时间增加,也给了各支球队培养年轻球员的空间和条件。
本赛季CBA联赛本土球员的发挥成为了最大的亮点,尤其是丁彦雨航和胡金秋的表现更是令人眼前一亮。丁彦雨航上赛季就表现不俗,今年夏天从NBA夏季联赛归来之后,更是有了进一步提升,场均26.5分,在本赛季球员得分榜中,这个成绩排在所有球员中的第18位,很多时候连外援都防不住他。在对阵福建的比赛中,丁彦雨航更是砍下45分,堪称山东队的“第三外援”。而浙江广厦年仅20岁的小将胡金秋更是让人看到了中国男篮未来内线的希望。2015年,胡金秋进入广厦一队,当年的联赛场均得分只有5.8分,而第二个赛季,他的数据就增长到场均15.6分外加7.9个篮板,而本赛季,胡金秋已经打出了场均“20+10”出色表现,他和易建联是联赛半程16位场均“20+10”球员中仅有的两名本土球员。
除了小丁和胡金秋之外,易建联、周鹏更是广东男篮的绝对核心;浙江队的吴前和深圳队的顾全都曾在比赛中上演命中7记3分球的精彩表现;北京队的翟晓川、方硕在马布里离队之后,成为这支重建球队新一代的核心;郭艾伦、韩德君、李晓旭更是辽宁队雷打不动的三叉戟;雷蒙、王哲林、赵睿等新生代球员也都在各自的球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正在进行的CBA全明星投票更是反映出本赛季本土球员的火爆,在南、北两区票选排行榜前30位球员中,只有4位外援,可见球迷对于本赛季本土球员的表现也是非常满意。
本赛季,本土球员的出色发挥也直接反映到了球队比赛成绩上。积分榜前八名的球队中,除了江苏队双外援能力突出之外,其余7支球队都有当家的本土球星坐镇。反观坐拥三外援的北控男篮,虽然拥有马布里、阿巴斯和兰多夫,但是由于本土球员能力不强,目前也仅排名第13,而曾经依靠三外援击败辽宁夺得总冠军的四川队,在“邓哈哈”组合解体之后,成绩也是一落千丈,目前仅排名联赛倒数第二,11连败的战绩也令人瞠目结舌。
本赛季的CBA联赛不再像以前亦或是一家独大,亦或是三足鼎立,前9名球队之间积分也只有4分的差距(胜场积2分,负场积1分),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CBA联赛变好看了,这与本土球员逐渐成为比赛的主角无不关系,只要球员能力、联赛水平提高了,观赏性自然就有了。而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不仅与联赛推出的一系列新政有直接的关系,更与姚主席推进的中国篮球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双国家队的设置让年轻球员有了更多参加国际大赛机会,也给这些“初生牛犊”提供了露锋芒的条件;CBA公司的成立让联赛职业化更进一步,凡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球员的精力更好的集中在赛场之上。
二、女生眼中的“CBA”到底是什么
女生眼中的“CBA”到底是什么?
生活中一件事情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两面,对于男女来说,一件事情的认知差异往往在他们刚接触的时候就已然展现了出来,就好比对于“CBA”的理解,在男生眼中,CBA代表的是中国篮球,是篮球比赛的象征,在看到这三个英文字母的时候,男性脑海中想象的一定是球员在赛场上争先拼搏的画面,而对于女性来说,他们眼中的CBA完全就不是同一件事物。
在女生眼中,CBA代表的是维生素ABC,早上维生素C,晚上维生素A+B的组合是他们认知层面当中的东西,可能很多女生都不知道CBA这三个字母联合起来的真正意义,就如同男性不懂什么是YSL,Mac一样,因为认知层次的差异造成的理解不同,导致一件事情在男女双方看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在宏观层面下,这反映了男女认知理解的偏差。
我们都知道男女差别的差异有时候集中表现在左右脑的思考不同上,男性对于左脑的利用开发要比女性发达,而女性对于右脑的开发要比男性更优秀,这种差异导致了双方在面对生活的时候常常以不同的角度看待,思考问题,以至于存在非常大的认知差异和心理差异。就如同歌词当中写的那样“女孩的心思你别猜”,认知上的不同导致了双方想法存在很大的不同,理性和感性的占比让双方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尽相同,通常男性会更加偏理性,女性更加偏感性。
因此,双方在表达一件事物的时候,最好不要用这种英文字母或者是容易出现歧义的词语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然就容易造成两个人理解的完全不是同一件事,容易造成更大的误会。
三、为何赛季中***CBA球员要集中住宿管理而NBA不用
CBA球员要集中住宿管理,而NBA不用,这是一种差别性的对待吗?在我认为其实并非如此,虽然NBA和CBA的等级不太一样,但是队员们都是要上阵打篮球的。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在管理体制上面的不同还有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其实各有好处还有缺点。
一、管理体制上说到管理体制上面的不同,就从东西方人的自律层面开始说起。西方人比较崇尚于玩乐,身体素质也比较不错,但是聪明的西方人不希望会丢掉自己饭碗,所以说在NBA里面,他们还是要懂一些规矩才行。而东方人比较倾向于保守的思想,身体素质也同样不错,但是中国人比较讲究中规中矩,比较讲究纪律层面的东西,如果不讲究纪律的话,某些球员容易随波逐流,带动起身边人做起违反纪律方面的事情。所以说,NBA不太注重于管理,不管球员的衣食住行,只要提供给NBA球员以训练场地就可以了,但是CBA就更加注意集中的管理,在衣食住行上面包办一切,还提供场地给球员训练,正如同足球还有体操等等,但是还有一半是半军事上的管理,比如到了晚上就熄灯,不可以出门等等。
二、有助于培养球队的团队感还有职业素养说完了管理体制和东西方文化差异,就来说说二者的优劣之处,东方的管理体制给球员一半的自由,一半的不自由,在球员的眼里看上去就像是专制,其实还是发挥着不错的作用,处于管理体制之下的CBA,住宿的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虽然不能够跟自己的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但是能够享受到条件比较好的公寓和训练场地,在外人眼里是羡慕不已的,再者还可以营造一种团队感,让球员能够熟悉彼此,到了场上的时候配合起来就会更加的密切,而NBA则与此相反,虽然能够跟自己的父母团聚,并且不被自己的球员干涉私生活,但是球员由于过于分散,球员自己可能会暴饮暴食影响比赛成绩,而且不利于队里的团结,打球的时候容易产生没有必要的矛盾。
不过,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够苛求NBA和CBA的完全一致性,要学会客观地看待好问题,而且CBA的球员走上NBA也同样需要一个过程,希望他们既能够做到家庭和事业两个一起兼顾,也能做到面对训练时集中精力吧。
四、中国CBA篮球队有多少支
一共有20支球队,很多人觉得为什么就一直是20支球队?为什么不扩招呢,毕竟中国这么省份这么多人。下面说说我的个人的看法!
1、中国篮球发展区域不平衡;集中在北上广等少数几个篮球强省市,就算扩容估计也会从这几个省市产生
2、篮球职业化投入开销大,全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省市企业没意愿投入
3、产出、收入少,入不敷出。
总的来说,目前来看,投入产出性价比不高,篮球文化氛围差距大。都不赚钱了自然也就没人有兴趣投入更多精力去运营一个球队了,说白了这也是生意。不赚钱的生意谁也不愿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