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洲杯国足大将再现低级失误
对方轻松推射空门得分!最终,全场比赛结束,中国队0:3不敌伊朗队,止步本届亚洲杯的八强。
在刚刚结束的亚洲杯四分之一决赛的比赛中,中国队迎战亚洲的领头羊伊朗队。在上半场因为冯潇霆在后防线上的失误,让伊朗队的阿兹蒙抢断成功后助攻塔雷米轻松推射得手;随后刘奕鸣再次被阿兹蒙抢断成功,阿兹蒙晃过颜骏凌后轻松将球打入空门。
在下半场补时阶段,石柯在停球时再次出现失误,被安萨里法德抢断后形成单刀,轻松推射得手。
二、u21国足首战失误原因
U21国足首战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年轻球员缺乏比赛实战经验和稳定的出场时间。
在U21国足的首场比赛中,球队出现了多次低级失误,这些失误直接影响了比赛的进程和结果。例如,后场解围时的连续传球失误,让对手轻松获得进攻机会;防守定位球时的不知所措,导致处理极为被动。这些失误反映出球员们在比赛中的紧张和不自信,以及对于实战情境的不熟悉。
年轻球员缺乏实战经验的问题不容忽视。尽管这些球员在训练中可能表现出色,但比赛与训练毕竟存在巨大差异。比赛中的压力、对抗强度和节奏变化,都需要球员通过实战来逐渐适应和提高。由于这些年轻球员在联赛中鲜有稳定的出场机会,他们很难积累到足够的实战经验,因此在正式比赛中容易出现失误。
此外,缺乏稳定的出场时间也影响了球员的状态和信心。足球比赛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球员之间的默契和配合。而这些默契和配合,往往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共同训练和比赛来培养。由于出场时间不稳定,球员们很难形成固定的战术体系和配合方式,这也增加了在比赛中出现失误的风险。
综上所述,U21国足首战失误的原因主要在于年轻球员缺乏实战经验和稳定的出场时间。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为年轻球员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让他们在实战中不断成长和提高。同时,教练团队也应加强对于球员心理状态的关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压力和挑战。
三、中国足球为什么这么差
中国足球的问题多如牛毛,无需笔者多言,诸如黑哨、假球、球员素质差、足球圈内乌烟瘴气、唯利是图等问题已是众所周知。对于稍有足球常识的人来说,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已无需过多阐述。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又怎能期待国家队取得优异成绩呢?正如歌曲《真心英雄》中所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这片贫瘠且不断有人试图拔苗助长的土地上,中国足球如何能结出佳果?
即便有主场之利,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些关照,如同临时多浇一些水、施一些肥、多些人手护着它成长(在这种“呵护”下,中国足球还算有所进展),但一旦失去了主场优势,裁判不再偏向我们,多余的水分、肥料和保护之手全部撤离,中国足球便暴露出其脆弱的本质。在日本队如行云流水的配合和精确的定位球攻击下,我们的球队立刻显得力不从心。
这一次,上帝似乎给了中国人一个合理的借口——日本队的第二个进球实际上是手球。这个借口让中国人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自己遭受了不公。他们赛后痛斥裁判,鄙视中田浩二不敢承认手球,甚至向日本球迷投掷矿泉水瓶。然而,这些都无法改变事实,国足的失利主要还是因为技术不如人。客观地说,日本队的第二个进球,中村俊辅发出的角球位置极佳,我国门将刘云飞判断失误,而后点完全让给了日本队员,即使没有中田的手球,这个球也会是我们的失分。
中日足球的比较而言,足球的发展往往与经济实力息息相关。在我国,足球较为发达的地区通常是沿海的经济发达城市。而在国际上,足球的中心和核心地带无疑是欧洲,这里的联赛也是世界足球的最高水平。巴西和阿根廷的球员也需赴欧洲联赛锻炼以提升自己的技艺。西亚的沙特就是“石油足球”的典型代表,1994年世界杯上,他们甚至闯入了16强,为亚洲足球争光。
尽管我国经济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与日本相比仍有差距。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两国足球水平的差异。日本的J联赛通过引进国际知名球星提升了联赛的知名度和整体水平。日本足球的发展计划切实可行,他们注重引进高水平外援的同时,也不惜成本送自己的年轻球员到足球先进国家学习。而我们曾经派出的健力宝队,在日本同类球队早已遍布巴西的情况下,显得微不足道。日本人在发展足球方面展现了他们精明的计算能力,而中国足球却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时不时还发生诸如“渝沈之战”、“龚建平黑哨”等丑闻。
我国足球的中层和下层基础薄弱,而上层领导如阎世铎,虽然言辞激昂,为足球设定了一系列“宏伟”目标,但这些目标过于短期化,急功近利。阎世铎在任期间,为了创造有利于中国队冲击世界杯的氛围,甚至停止了国内联赛的升降级制度,这在世界足坛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做法导致升降级最后一年各队为了升入甲A而纷纷钻空子,场上的不正当行为层出不穷。最终,中国足协不得不决定当年甲B升甲A仅上海一支队伍。阎世铎的一系列短期行为严重干扰了中国足球的正常发展步伐。
在球员教育方面,日本球员普遍学历较高,很多是大学生,即使不是大学生至少也是高中生,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为过硬,因此更容易理解教练的战术意图。相比之下,我国球员大多只有初中文化,有的甚至没毕业。我国的足球运动员往往是因为小时候学习不佳,喜欢踢球的孩子才有机会进入足球领域,或者是父母从事足球相关工作的孩子。国内的足校对文化课常常漠不关心,认为孩子只要识字、会基本的计算就足够。这种忽视文化教育的做法导致球员们未来在听取教练战术讲解时难以理解。据说,霍顿执教中国队时,队员们都觉得他的课程非常好,但真正能理解战术的并不多。
球员的文化素质低下,导致他们缺乏高雅的生活方式,不良行为如“泡吧”、“夜不归宿”、甚至“招妓”等时有发生。曾有报道称,两名深圳队的国脚在飞机上的对话充满了脏话,言语中尽显素质之低。
在这样的足球环境、上层管理和球员素质下,我们还能期待他们创造什么奇迹吗?即使“老天不长眼”,中国队侥幸赢得一个冠军,这也只会肯定现有的足球现状和体制,掩盖所有问题,对中国足球而言,这将是短暂的“回光返照”后的一片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