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最牛的足球运动员是谁
李惠堂(1905-1979)
“亚洲球王”李惠堂祖籍广东五华,梅州八贤之一,1905年出生于香港,身高1.80米,司职前锋。他从小酷爱足球运动,天资聪颖,求学与训练两不误。1921年考入开展足球运动甚广的皇仁书院。1922年入选南华足球队甲组,开始足球生涯。
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年、1925年、1930年、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在第七届远东运动会后被评为“亚洲球王”而名扬海内外。1936年,作为中国队队长参加了第11届奥运会足球赛。
1925年,加入上海乐群足球队,1926年在上海组建中华足球队并任队长,同年率队参加上海当时第一流水平的史考托杯足球赛,击败由外国人组成的腊克斯队,首开华人足球队战胜外国人球队的纪录。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任队长。
1936年当选为亚洲足球协会副会长。1937年左胫骨被踢成骨折。1938年重返球场参加为抗日救灾举行的义赛。1941年拒绝为日伪表演而从香港返回广东家乡。
李惠堂在1928年提出一个响当当的论断:“足球是我国最出色运动、远东连捷七届、和本年度港沪两华队的冠军头衔便足引证无讹了,我们更进一步而知足球,那也是万众公认的。所以在足球的名称上头、要冠之以中国国艺称号。”
李惠堂的这番话是有根据的。“远东连捷七届”是指中国足球队在已经举行的8届远东运动会中,从第2届至第8届,蝉联7次冠军,在亚洲已经没有对手,国人对於足球的喜爱已经到了疯狂地步。李惠堂在他主编的《足球》一书中叙述道:“自从海禁一开,沿海各商埠便受著足球的熏染。新式运动输入我国,也要算足球为最先,所以因为足球有产生最早、灌输最久的关系,无怪是我国现在最通行和所最崇拜的运动了,何况足球的比赛不拘时、不择地、不论人数多寡、不管球场大小,都可以举行比赛。”
足球无论贫贱富贵、人人都有机会,虽然是设备场地有时不是十分完美,但是因陋就简,同样可以为後来正式球赛做些准备。李惠堂本人也是平时所说从踢“野球”开始,小时的李惠堂,与村里的伙伴从踢柚子开始,到塞满布条的“袜子足球”,练就了一身球艺。“校中归来便约会邻近同志,以衣履作球门,以路沟作边线,驰跑颠扑、乐而忘食,有今日的成绩,泰半是在那个时候。就是今日国内的上乘好手,无一不是从小球出身。因此以为小球之戏,正是足球的第一步。虽然也有初学便从正式足球起步而成为健将的,但总可算得是凤毛麟了。”李惠堂对於自己幼时的起步,一直念念不忘。
作为中国足球的代表人物,李惠堂对於足球的另一个贡献是足球的教育理论。1928年,23岁的李惠堂自费出版了《足球》一书,这也是第一个足球运动员出书。在书中,李惠堂对於如何培养人才,如何踢好足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李惠堂认为,因为足球是最易入门、最饶兴味、最容易举行、最经济的运动,所以学习的人便多。
诚如李惠堂所言,上个世纪20年代确实为中国开展足球运动的黄金时期。国内学校,无私大小,无一处不有足球赛。各个体育机关,宁使其他运动不开展,足球是不能放弃的。中国足球在远东首屈一指,连年夺来各种荣耀的冠军,便越发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人们的心理都要做足球运动员(球星),夺取锦标而受万众的赞扬敬仰。这种崇拜球星的形态,已经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人们对於足球明星的崇拜,也感染了一些球星。在赛场上,一些盲目求花样而影响比赛的球星也开始出现。李惠堂刚刚抵达上海时,发现当地的球星只顾卖弄技巧,追求个人盘带,有些甚至为了获得观众的叫好,将球踢向半天空,恨不得10分钟都不落下来。如果是现在,这些只会带球不会传球、不给队员传球的队员,肯定会被教练轰下场去。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盘带过人就能被球迷认可,因此,一些球星自己带球过了一个对方队员还要过下一个,不管横向还是纵向,这种没有配合,没有大局观念的踢法让李惠堂深感足球观念改变的重要。在李惠堂的带领下,上海球队的球风得到了很大改观,使国内球员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足球场上,能够被对手重视固然重要,而同时被对手敬重则更显出个人的魅力。李惠堂,就是一位既被对手重视又被对手敬重的球员。李惠堂认为,足球这项运动,儿童练习起来较易入门,而儿童练习足球,必然要从踢小足球开始,待到控球技术熟练後,再开始练习正式足球。同时,不要踢高球,要学会用两只脚踢球的训诫,今天来看,同样是先进的技术慨念。
李惠堂可以说是球场上遵守体育道德的典范,即使对方队员有意识的犯规,李惠堂都能够容忍,甚至有时是非常严重的伤害性犯规。在国外的一次访问比赛中,对方一名球员故意严重侵犯李惠堂,导致李惠堂小腿胫骨骨折。按照当地的法律,只要李惠堂控告这名球员故意侵害自己,对方就会面临牢狱之灾。然而,在警察主动到医院找李惠堂核实情况时,李惠堂竟替对方队员打掩护,没有向警察投诉对方。得知这一举动,感动的那名外国球员手捧鲜花前来负荆请罪,而李惠堂因此更受人尊重。
李惠堂技术全面,球艺十分精湛,奔跑快速,身材高大,在球场上犹如鹤立鸡群。传球意识一流,头球摆渡、短传与长传都非常到位。控球出色,盘球过人轻而易举,善于强行突破。射门的功夫深厚,起脚快,脚法好,脚头硬,更有依人卧射的绝招。在其25年的足球生涯中,共入1260个球。
1947年后从事教练、裁判员工作。1948年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4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国台北队夺得第2届、第3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54年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中国在世界足坛获得最高职务者的人。
李惠堂学识不浅,著有《球圃菜根录》、《足球经》、《足球规律诠释》、《足球登龙术》、《我与足球》等。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不凡。他以顽强的拼搏,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四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由于刻苦锻炼,使他的身体日见壮实,脚力过人。十岁左右,他返回香港,和后来一起成为足坛名将结下了“足球缘”,十七岁便成为香港南华队的一名队员。到二十岁那年,他到了上海。由于李惠堂球艺出众,二十二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在上海组织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万国足球赛”在上海举行时,24岁的李惠堂被评为最佳明星,“球王”因此而得名。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锋。尤以过人射门和跌射誉冠足坛。他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往往使守门员反应不及而目送球儿直飞网底。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比0大胜。在此役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运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倒跪在地下。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原作亡国奴,遂于1941年以借名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与家乡同人组建五华足球队。1942年,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比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集香港甲组高手,以“航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李惠堂41岁“挂靴”退伍,足坛生涯长达25年。获得过包括“亚洲球王”在内的50多个荣誉称号和120多枚奖章。曾4次代表国家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获足球冠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据统计他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他和巴西名将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
李惠堂感怀诗:
忧乐常关天下情,愧无建树以球鸣。
一腔肝胆存人热,半世风尘为国争。
拔帜岂曾功在汉,洁身遑计利与名。
逢辰笑酌延龄酒,许共贤流致太平。
二、在中国足球历史上,哪个球员的踢球技术最好
在中国国足可是让很多人都失望至极,人们现在对于国足的印象都是输,每天都在输的路上,而且过了这么就足球还是一点进步都没有,反而一直在退步,真是很可气啊。中国这么久整治足球还是没什么效果,但是也不乏有些球员球技还是不错的,但是就是由于中国足球的环境还有队友,就算他一个人也不能改变什么,那史上踢球技术最好的是哪个呢?
在中国足球史上,有一位球员被冠以“球王”的称号,这个人就是李惠堂。李惠堂,中国著名足球运动员。1922年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1928年被亚洲足协评为“亚洲球王”。1976年8月13日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李惠堂是广东梅州人,自小喜欢足球。据说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无法得到一个真正的足球。为了练好技术,他就以当地特产柚子作球,天天对着家里大门旁边的狗洞练习射门。最后,练成了一个脚头非常强劲足球高手。
李惠堂有中国球王和远东球王之称,可见技术非常厉害。自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他带领的中国足球队在当时多届远东运动会上,多次夺得足球冠军。李球王是以技术全面,射门精准强劲而闻名,但是单从头球来看,有个人与他同为队友但是头球技术最好,这个人就是香港歌星谭咏麟的父亲谭江柏。谭江柏是广东江门人,身高一米八左右。头球技术在当时属首屈一指,有“谭铜头”之称,连球王李惠堂都深为佩服。李曾经说过,如果我有谭江柏的头球技术,进球会更多。
边锋突破技术最厉害的,首先要提比李惠堂稍晚出道的,有“穿花蝴蝶”之称的叶北华,还有我们熟悉以“泥鳅”之称而闻名于七八十年代的古广明。至于七八十年代,中场技术最全面,能控能传能射的,要数容志行。
三、中国男足历史上谁才是最好的后卫为什么呢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男足后卫,但是个人认为范志毅能够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后卫。从范志毅的个人履历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他89年到92年在国奥队,然后入选国家队,直到96年成为了国家队的队长。在98年到英国试训,2000年入选米卢担任教练的国家队。在92年参加亚太区奥运足球预选赛时,获得小组的出线权,同年在日本的亚洲足球杯获得男子足球第3的好成绩,97年参加中国足球协会杯赛,获得第2名,2000年被评选为中国足球世纪球员。所以我认为范志毅才是国足历史上最好的后卫。
1994年范志毅甲A联赛,大连万达夺冠,广州太阳神第二,上海申花第三,十冠王辽宁第四。在1994年的这场赛事中,范志毅作为后卫,进9个球,是非常令人惊讶的。一个后卫能进9个球,堪称足球界的神话!同年,姚明进了NBA,在这一年,男足和男篮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光明的体育未来。
1995年,范志毅被称为“范大将军”。那一年,甲A联赛非常火热,上海申花夺冠,范志毅获得进攻自由,拿下了联赛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员,也因此被人称为“范大将军”。范志毅身材高大,有些观众甚至说范志毅踢个足球,还老是扛着个肩膀。这是非常有趣的。大家也会感慨范志毅的鱼跃冲顶进球,连连夸赞“这个身材,好得不得了勒”。
范志毅说足球没有国界,但是足球要有仪式感,需要凝聚力,更需要传承,只有率先从小环境入手,开始作出改变,中国的足球才会重新回到正轨。最重要的是,中国足球绝对不能再分你、我、他了。范志毅的这段话说出了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发自内心希望中国足球重现辉煌。
四、中国足球队中踢的最好的是谁
在海归派里面,踢得最好的是郑智。这个不容置疑。
在国内派里面踢得好的也屈指可数。
1.杜震宇是身体对抗性和技术方面最好的,踢球也用脑子。
2.周海滨是国家队脑子最清醒的一个,技术好、传球到位,不过伤病缠身,体能感觉也不是很出色。不过他最大的优点是年龄小,还有很大的潜力尚待挖掘。
3.王永珀感觉也挺好的,上场机会少,资历浅。所以还没有太大的表现机会。
国家队很多球员感觉挑选的不是国内一流的(个人观点)
如
1.前锋线的朱挺---情绪控制能力差,把握机会能力和技术都很弱。最要命的是脾气暴躁,情绪决定状态。
2.徐云龙、陶伟(虽然目前不在国家队)、张永海、李彦。这些人国内联赛里面有很多比他们优秀的球员,个人感觉不是这个位置上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