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足球队历任主教练~~~
1、李凤楼(北京)
新中国国家足球队第一任主教练。1956-1985年任国家体委球类司副司长,兼任中国足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1979-1985年任中国足协主席。
2、阿姆别尔·约瑟夫(匈牙利)
1954年,中国派遣一支队伍赴匈牙利学习,中国队在匈牙利的教练是约瑟夫,也是中国足球第一位外籍教练。
3、戴麟经(上海)
原解放军八一队足球总教练、国家足球队主教练。1957年6月2日,他率领中国队第一次冲击足球世界杯,以4比3的成绩战胜印度尼西亚队,取得建国后的第一场国际比赛的胜利。
4、年维泗(河北抚宁)
1963年上任中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参加了在雅加达举行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足球比赛,这也是中国队第二次参加正式国际大赛。1965年接任,一直到1976年。1978年再次接手。1980年再接任。
5、高洪波(北京)
2009年5月正式上任国家队主帅,在国足参加的一系列热身赛中,表现惊人,并在亚洲杯预选赛中顺利出线。
6、朱广沪(上海)
在2005年3月正式担任国家队主帅。2005年荣升国家队主帅后,继续高扬防反大旗,并在与日韩东亚四强赛的较量,及与德国国家队的热身赛上尝到了甜头。
7、阿里·汉(荷兰)
2002年12月22日成为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主教练。2004年离任,率队在本土举办的亚洲杯赛中夺得亚军。
8、阿兰·佩兰(法国)
2014年2月26日上午,确认法国籍教练阿兰·佩兰将执掌国足,成为中国男足历史上第9位外籍教练,也是第一位法国籍教练。
9、马尔切洛·里皮(意大利)
2016年10月22日,中国足协宣布马尔切洛·里皮担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里皮带领中国男足国家队参加了6场世预赛12强赛,取得了3胜2平1负的战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
二、中国男足主教练里皮年薪是多少
里皮终于来了!2016年10月22日将抵达北京为出任中国男足主教练与中国足协做最后商谈!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关于中国足协选帅的消息层出不穷,最核心、最受人关注的当然是前恒大主帅意大利人里皮。据记者了解,此事最近几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出意外的话,里皮将从意大利前往中国与足协相关人员面谈,商讨合作细节问题。如果一切顺利,足协最快将于2016年10月24日宣布结果。
逆转是什么打动了里皮?
关于国足主帅的候选人名单可以写满两页纸,从埃里克森传到了斯科拉里,再到希丁克。不过,所有人心仪的似乎还是银狐里皮。然而在此之前,不论是国内媒体还是意大利媒体都一致宣称,里皮已拒绝了中国国家队的邀请。短短几天过来,情况突然发生了逆转,里皮回心转意,即将来华与足协签约。
是什么打动了68岁的里皮?首先,一份类似卡马乔的合同?这种时候,中国足协聘请里皮,或者里皮能够同意执教国足的话,合同到底怎么签?这是个问题。国足12强赛前4战1平3负,还有理论上的出线可能。但谁都知道,这只是种“理论”。里皮接手国足,绝无可能会答应足协以12强赛出线为目标。里皮能够接受的硬性指标,可能是2019年亚洲杯以及2022年世界杯。
其次,权限。据悉,考虑到国足以往在管理上的各种失败教训,中国足协很可能在最大限度上给予里皮最大权力。最后,是高额薪水。《罗马体育报》曾透露过里皮收到一份为期3年、年薪2000万欧元的大合同。据了解,2000万欧元这个数字未必是假,更准确来说是税前年薪,也就是说,里皮接到的是一份税后1100万欧元年薪的报价,这个数字比起当初的1000万欧元年薪略有提高,可谓皆大欢喜。2000万欧元折合约1.47亿元人民币,按3年合同计算就是4.4亿元。
疑惑 4.4亿薪水谁埋单?
3年4.4亿元,这对于中国足协来说不啻于天文数字。前国足主帅卡马乔的团队年薪是430万欧元(税后),足协尚且要靠王健林的万达集团帮忙解决,这次高达数亿的薪水,绝对不是中国足协能够负担得起的。
那么,里皮在国足的工资,会由谁来埋单?
目前有传闻,作为当年把里皮请到中国的功臣,恒大老板许家印是非常乐意掏这笔钱的,前提是足协愿意接受。
不管足协愿不愿意,许家印的钱真的不能拿。如果这样一来就有些乱套了。尽管现在官办分离,联赛也是属于中超公司管理,但毕竟主管部门还是足协,甚至是国家体育总局。如果恒大负责国家队主帅所有费用,那么足协方面又会给恒大怎样的回报呢?尽管这样的假设有些阴暗,但作为联赛也是需要最纯净、公平的平台的,所以恒大为足协去负责国家队主帅费用的几个亿,这其实并不太合理。
也许有人说中国排协就能够让郎平兼任中国队主帅。这是排协的不守规则,中国足协不可效仿。不管什么理由,一个教练都不能既是俱乐部的主教练,又是国家队的主教练,因为这样的双重身份本身就是破坏秩序。
如果,恒大不能埋单,那只有依靠中国之队的赞助商。
思考里皮能带给中国足球什么?
里皮执教中国队,战术上和细节上可能会好一些,但绝对不可能化腐朽为神奇。所以如果只是为了带队走完这次十二强赛征程,中国足协实在没必要把里皮请过来。因此,中国足协除了在国家队方面会对里皮有所要求之外,更希望里皮能扮演一次中国足球的总设计师。
设计一套完整可行的、先进的、现代化的青训体系和模式,是中国足协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毕竟,当U19国青队在亚青赛上被亚洲对手打得晕头转向毫无还手之力的时候,当国足在现代化的侵略性打法面前面目全非的时候,当国青和国少连续12年无缘世青赛的时候,我们不能再假装看不见青训的不堪。
此前的外籍教练,从来没有给中国足球贫瘠的土地浇水施肥,他们只是在我们的盐碱地里将庄稼向上拔了拔,然后在庄稼奄奄一息之后,数着钱扬长而去。
所以,如果里皮真的是为了帮助中国足球,请扮演一回中国足球的总设计师。
三、为什么中国没有足球人才
偏重一线队员,缺乏梯队机制
在热热闹闹的中国足球国家队与俱乐部队的背后,是沉默的青少年足球。不少从事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官员与教练预言:中国足球输球的日子还在后面!他们表示,中国足球队输球并不可怕,只不过是输掉了今天;可怕的是,基于中国青少年足球基础连年萎缩的惨痛现状,中国足球可能输掉明天。
“我国至今没有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大纲。”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常务副总经理陈宏说,“如果我们不建立新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机制,中国足球永远没有出路!”现在如果说中国足球这个项目“死定了”,当然是危言耸听,但是,中国足球未来的一段路将越来越难走,并非悲观的判断。
事实上,中国足球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足球只是在国家队或者俱乐部一线队层面上“流行”。“流行”意味着被关注,意味着巨额投入,意味着热闹与风光。可是,在二三线乃至基层足球因为被忽视而每况愈下的背景下,一线队的“流行”,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宫殿,投入再多,也难逃低水平循环的噩运。
人口基数虽大,足球人口匮乏
“十三亿人中间为什么就挑不出十一个踢球踢得好的?”每逢中国足球队战败之际,总有球迷发出这样的质问。但是,一些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的官员和教练表示,这种算法是不对的。应该问,十三亿中国人口中有多少足球人口?
据有关方面统计,1990年到1995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六十五万人;2000年至2005年,则降至十八万人,而当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有五万多人。
相比之下,邻国日本人口仅有中国的十分之一,但有六十余万注册在案的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
2000年前后,足球学校如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如今,生源短缺已成了国内足球学校面临的最大难题。
曾在十年前担任重庆渝海足球俱乐部主教练的马渝昌回忆说:“当时暑假计划招三百人进行培训,结果一天之内就有五百多人报名。但是到2005年的时候,重庆市足协招夏训班,搞了三期,最多的一期二十多人,最少一期只有十来个人。”
完全走向市场,培训链条断裂
四年前,曾扬言要打造“百年俱乐部”的上海中远俱乐部与普陀区足协共建了一家青少年足球培训中心。四年后,中远俱乐部早已易主,而这家足球培训中心呢?“唉,这批孩子都‘失踪’了,他们都给浪费了……”普陀区足球学校校长隗礼让提起此事,满是遗憾。
在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下,青少年足球训练体制是一个线型培养和选拔体系。由国家拨款,确定编制,经过教练员首选,采用纯计划的组织形式进行。
推向市场后,这些都被打乱了。
中国不少足球俱乐部产权关系不明确,投资者频繁更换,他们多注重短期广告效益,较少注重俱乐部长远发展;足球产业开发不成熟,俱乐部收支失衡,拿不出资金投放到青少年梯队建设中。而一些俱乐部宁肯花重金去买“天价”球员,也舍不得在梯队建设方面投入。
选材质量有限,陷入恶性循环
国内不少足球学校仍然沿用脱离普通学校、集中训练的模式。陈宏认为,不少足球学校,其实是把家长管不住的孩子收进来,根本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在足球职业化初期,是有一些家长去‘搏’的,花钱让孩子去踢球,希望培养出第二个范志毅。”沈雷说,“现在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少了,尤其在大城市,没有几个家长愿意让孩子踢足球。”
“现在足球人才的选材质量大大下降,读书不好,放弃高考这条路,才去练足球。这样下去,中国足球会陷入恶性循环。”上海市普陀区体育局副局长杨建新说。
众多分管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官员与教练均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体教结合”是一条不错的路。重庆七中体卫艺处主任肖庆林强调:“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绝对不能是读不了书才去踢球的人!”
不择手段造假,起点缺乏诚信
肖庆林有三十多年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经历,耳闻目睹了很多“怪事”:“中青队应该是1991年龄段,但是有一个绝对主力,现在已经二十一二岁了。”沈雷说:“假冒年龄已经成了我国青少年足球比赛的一个‘毒瘤’,要割除这个‘毒瘤’,难度很大。”
隗礼让说:“现在青少年足球训练、比赛非常急功近利,因为好的成绩决定了教练的工资、职称、奖金、位置……”锦标主义,以及锦标背后牵涉的巨大利益,导致不择手段造假,使少年足球原本的纯真与简单染上了不应有的虚假与污浊。
上海市足球协会青少年部主任玄刚说:“其实中国足协对青少年足球比赛中假冒年龄这一顽症,也是深恶痛绝的,但想不出特别有效的管理办法。现在普遍采用的是用测骨龄的方法来‘打假’,但测骨龄是一个选材的手段,而不是衡量年龄的办法,误差很大。”
金字塔塔基不牢,女足状况同忧
中国青少年足球告急!中国青少年女足更是岌岌可危!这是记者在调查中获得的一些令人心情沉重的数字:中国足球学校女生数量从最多时的一百五十人,降至五十人;有“足球之乡”美誉的上海市杨浦区,白洋淀足球场每年只能招到几个青少年女足选手。上海普陀区足球学校女足教练钱惠说:“现在要动员一个女孩子踢球太难了。泱泱大国,踢足球的女性才两千多人,而美国有上百万人。”
“下一个孙雯在哪里?”这是一个沉重得让人无法回答的问题,包括孙雯本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女足选手很多,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有女足队,下面还有梯队。”孙雯说。正是那个年代的良好基础,中国收获了女足的“黄金一代”。
2000年以后,中国女足跟男足一样,屡屡让国人失望。不同的是,男足让球迷愤懑,而女足留下的更多是一种心酸。
缺乏“精神”是现在中国女足输球的一个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国女足金字塔的塔基不牢。中国女足重振辉煌的关键,在于中国足协要去精心播种,毕竟,“铿锵玫瑰”重新花开终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