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足球发展史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健身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戏“蹴鞠”,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发展成现代足球。所以说,足球故乡是中国。据说,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从事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上,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上,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而现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国,是来源于12世纪前后他们和丹麦发生了一场战争,战争结束后英国人看到地上有丹麦士兵的人头,由于英国对丹麦士兵非常痛恨,便踢起了那人头。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
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所谓的《剑桥规则》,即是在19世纪早期的英国伦敦,牛津和剑桥之间进行比赛时制定的一些规则。当时每队有11个人进行比赛。因为当时在学校里每套宿舍住有十个学生和一位教师,因此他们就每方11人进行宿舍与宿舍之间的比赛,现在的11人足球比赛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1863年10月26日,英国足球协会在英伦召开了现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会议。比赛归程草拟出来,但有些条文却离今天的规则相距甚远。比如当时有这样一条:当球从球门柱之间进入或在上面的空间越过,不论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击、运进去的,都算赢一球。那时球员的位置与阵形也不同于今天:每队一名守门员、一名后卫、一名前卫和八名前锋。制定规则不久,阵形有所改变:一名守门员、两名后卫、三名前卫和五名前锋。所以上场比赛的队员就是十一人了。
然而众多的资料表明,中国古代足球的出现比欧洲更早,历史更为悠久。我国古代足球称为“蹴鞠”或“蹋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球名。“蹴鞠”一词最早记载在《史记·苏秦列传》里,汉代刘向《别录》和唐人颜师曾为《汉书·枚乘传》均有记:到了唐宋时期,“蹴鞠”活动已十分盛行,成为宫廷之中的高雅活动。1958年7月,国际足联前任主席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当然,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中国古代的蹴鞠活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现代足球运动。这个质的飞跃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完成的。
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议上对校园足球作出重要指示,而教育部将主导校园足球,并推出一系列措施推动校园足球进入升级版。
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将完善政策,形成校园足球激励机制;把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形成档案,供上一层学校招生参考。同时,足球也将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教育部的目标是力争到2017年在全国扶持建设2万所左右中小学校足球特色学校和2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并形成区域特色,拟建设30个左右校园足球试点区县。此外,按照全国校园足球竞赛方案,组织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据了解,足球还将纳入体育教师“国培计划”,计划在2015年全国初步培训6000名校园足球师资。
11月26日电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6日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将完善政策,形成校园足球激励机制。把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形成档案,供上一层学校招生参考。
二、为什么说中国足球又输在起跑线上
1月27日下午,U23亚洲杯将上演巅峰对决,由越南队对阵乌兹别克斯坦队。U23亚洲杯堪称未来亚洲足球发展趋势的风向标,与崛起的越南队杀入决赛相比,主场作战的中国男足却早早出局成为看客,这足以引起中国足球的深思。
越南有望夺取冠军
U23亚洲杯之前,很少有人预测越南队能闯入决赛,但现实已经摆在了这里。回顾晋级决赛的历程,越南队身陷韩国、澳大利亚和叙利亚的“死亡之组”,首战被韩国队逆转后,接着战胜澳大利亚队,战平叙利亚队以小组第二出线。淘汰赛阶段,越南队更是上演奇迹,点球连胜伊拉克和卡塔尔两大夺冠热门球队,最终杀进决赛。
决赛对阵双方是越南和乌兹别克斯坦队,从实力来看,世青赛杀入8强的乌兹别克斯坦队要更强一些,不过越南队一路走来,显示出十足韧劲与沉稳心态。事实上,越南足球在近年来的青少年赛事中都有出色发挥,已经连续杀进了U16亚少赛的决赛圈,参加本次U23亚洲杯的越南队就包括6名出战2014年U19亚青赛,以及5名征战2017年U20世界杯的球员。越南队讲究技术和配合,而乌兹别克斯坦队则采取力量冲击型打法,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球队过招也将给球迷奉献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越南成功源于发展青训
U23亚洲杯让越南足球成名,而成功背后是青训的不断积累。借助于英超的青训力量,越南足球构建起了自己的战术体系。早在2007年,越南联赛球队嘉莱黄英与英超劲旅阿森纳合作开设了越南首家足球学校。从2007年到2017年,这家足校仅用十年时间就为各级国家队输送了许多球员。本届亚洲杯对阵韩国队时,越南队首发11人中就有6人来自嘉莱黄英俱乐部。
现任中国男足主教练里皮曾经指出:“中国足球要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外援,必须建立完备的青少年培训体系以及各年龄段的比赛。”里皮的话指出了发展足球的关键,而越南足球的成功也印证了这位世界级名帅的观点。早在2010年,越南就设立了U21、U19、U17、U15、U13的五级全国联赛,2012年又增设了U11联赛。越南足协规定,甲级队必须参加全国青少年联赛,否则会被取消联赛资格,越南足协每年还会安排各梯队锦标赛。通过正规系统的比赛,年轻球员快速成长,越南也才有了U23亚洲杯杀入决赛的荣耀。
急功近利堪称大忌
越南足球在青少年层面已经进入收获季,虽然他们的青训发展模式未必适合中国足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发展青训,急功近利堪称大忌。正如著名足球记者马德兴所说:他们的崛起没有任何诀窍更不存在捷径之说。越是深入了解越南足球,特别是青少年足球,就会发现他们都在抓精英,而且都认准了一条路走到底。
反观中国足球青训,尽管一直没有中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但学来学去缺少稳定方向,比如巴西、德国、意大利,甚至日本、韩国等都曾成为中国足球的风向标,经常是小将们13岁左右盛行巴西模式,16岁左右又开始追求西班牙脚法,到了20多岁又采用意大利足球的战术。现在看来,这些现象都曾经让中国足球迷失方向。
发展青训还必须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中国足球过去急功近利,反映在足协层面就是只看重国家队成绩,只想着进军世界杯;在俱乐部层面,为了获得中超冠军、亚冠资格都花费巨资购买外援。数据统计,中超只有9%的俱乐部青训投入超过1000万,69%的俱乐部青训投入达不到准入标准的400万元。在2017年增加了每个年龄段锦标赛和分区赛的情况下,中超、中甲和中乙所有球队里却只有鲁能、大连、中能和杭州4家俱乐部能够完整参赛,这说明很多球队因为追求联赛成绩而忽视青训。好在中国足协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制定政策推动青训发展,给年轻球员更多出场机会,现在缺的只是时间,只要坚持走下去,那么也终究能迎来收获的季节。
希望中国足球也能从娃娃抓起,让足球腾飞。
三、中国校园足球怎样多方合力推动新发展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广泛喜爱。在2018 FIFA世界杯开幕式上,中国足球少年的精彩亮相,向全世界球迷展示了中国足球的未来风采。在中国,因为热爱足球,越来越多的少年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社会各界为了支持校园足球的发展,也在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培养少年团队精神开展校园足球孩子喜欢是前提
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学校的北京市通州区运河小学,校园足球已成为该校的一张灿烂名片。“为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我们把足球作为一个重点发展的项目,因为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小学生参加足球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集体协作意识、顽强拼搏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运河小学校长张兆宏表示。
2011年,运河小学与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建立合作关系,开始尝试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经过7年的发展实践,学校各年级段代表队分别在北京市足球项目传统校比赛、北京市俱乐部联赛、北京市百队杯足球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与运河小学的情况类似,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中心小学在2014年成立校园足球队,目前共有四支球队,几年来,学生通过科学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获得了2017年第二届通兴杯冠军、2017年京津冀地区07、08年龄段冠军等优异成绩。据马驹桥中心小学校长邵学良介绍,马驹桥中心小学与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合作,学校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坚持每天两小时训练,在训练方法上给北京宏运通俱乐部充分的自主权。他表示,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支持、梯队建设、专业助力是马驹桥中心小学校园足球的优势。学校通过每天两小时训练和足球比赛等活动,加深队员之间的友谊,培养队员良好的道德品质及团队精神,让小队员们对足球运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心底热爱足球这项运动。
“开展校园足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北京市足球运动协会青训部技术总监、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创始人兼总教练何洪光表示,足球运动具有独特的精神,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那种积极向上、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精神,正是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需要的品质。所以,足球必须要从小学生抓起。不过,“孩子喜欢是前提,校园足球不能一哄而上,首先是孩子对足球感兴趣。”何洪光强调。
据悉,何洪光曾经是专业球员,先后在江苏队、北京队效力,后来在北京国安梯队任教。2011年,何洪光组建北京宏运通足球俱乐部,也是致力于从小培养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
凝聚共识多方合力推动校园足球新发展
校园足球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因此只靠单方之力难以做好。在推广校园足球的过程中,何洪光、张兆宏与邵学良均表示,学校领导重视、家长与社会各界的支持是推广校园足球的重要条件。
张兆宏表示,推广校园足球只有学校主要领导重视,才能集全校之力,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推动校园足球工作的落实。由于足球是一项技战术性很强的运动,学校体育教师从事专业足球的不多,学生要达到高水平,离不开足球专业人员的指导。张兆宏认为,与足球俱乐部各校学生组成的队,和一个学校只由体育老师带出的队相比,运河小学一个学校组队、由高水平教练指导训练的队,既有凝聚力,又提高的快,又不脱离学校、不耽误学习,是推广校园足球的有效模式。
此外,家长的支持也是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关键因素。“我曾遇到一些非常喜欢踢足球,并且球踢的很好的孩子,由于家长担心踢球可能分散孩子学习精力,影响升学,不支持孩子踢足球。”何洪光表示,为了解决家长的顾虑,目前北京宏运通俱乐部已经与多所学校达成合作,为这些喜欢踢足球的孩子,以足球为特长打通上学通道,并积极向家长宣传足球文化。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足球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国家足球运动的振兴。因此,在新时期建设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需要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在全社会普及足球文化。对此,邵学良建议学校方面要努力让足球进入体育课,并在课堂普及基础上,选拔热爱这项运动的孩子,组成不同年段的校级足球队,开展联赛,以赛促培。张兆宏也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完善联赛体系,提供展示机会和舞台。
值得关注的是,大力推广校园足球需要相关经费的支持。从足球场地到足球课外活动装备、培训、比赛等方面都需要经济费用支持。目前学生踢足球的场地较少。邵学良表示:“如果能在我们的园林、公园等地方建一些足球场地,让足球运动更加普及,让孩子们假期、课余时间都有广阔的运动空间就更好了。”
“其实在国外,孩子们参加比赛和足球训练都有不少企业在赞助支持,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但目前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在关注少年足球的发展,其中洛娃集团便对青少年足球的发展非常关注。”何洪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