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足球最强球员 中国足球三问

来源:24直播网

一、中国足球

多年以来,针对于国足的骂声沸沸扬扬、不绝于耳。此番北京奥运,中国军团一路高歌猛进,而国足却早早偃旗息鼓,更是招来骂声如潮!

在媒体和网络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诸如此类的嘲讽——“包你90分钟不射!中国男足代言!”,“珍爱生命,远离国足。”,等等。由此观之,国人对男足的痛惜已经到了‘哀莫大于心死’的境地。

之所以有上述骂辞,大抵是因为球迷们恨铁不成钢,原因大抵是国足不争气。骂球员的,骂教练的,骂足协的,比比皆是。我却认为这些骂者缺乏深层的思考,缺乏理智的分析。我认为,国足多年以来,辜负国人的厚望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令国人失望的原因,并非如此简单。总结下来,大致如下几条:

一、足球是圆的!人也是圆的!

足球是圆的,这是最近几年流行在绿荫场上的一种理念,意思是以脚踢球,难以掌控皮球的飞行路线,当皮球坠落的一瞬间,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有可能是守门员意外脱手,也有可能是后卫自摆乌龙。

中国的球迷以及从事足球事业的人们(包括足球队员),没有人不能理解“足球是圆的”这一道理。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举一反三地明白——在中国足球环境下存在的更深层次的一个道理——人也是圆的。

人也是圆的,是我的说法。意思是在足球事业的基层,在我国各个足球学校甚至是街头巷尾里,有不少天才少年在废寝忘食地与足球共舞!但是,我们的足球工作者是如何选拔他们的呢?一个10岁左右的少年,即使脚法精湛,即使才华横溢,即使出神入化,我们的足球工作者会把他立即纳入市级或者是省级的足球集训队么?我们的足球工作者会漫山遍野地寻觅这样的苗子么?

足球是圆的,圆到了什么程度呢?圆到了谁也不敢说一个在街头穿着破鞋甚至光着脚丫子踢球的孩子会有什么前景,足球不像其他体育项目那样直观,不像姚明长了2米多的个子你不让他打篮球全世界都不饶你,也不像博尔特那样跑出了9秒69你不让他参加百米决赛你就是世界的罪人!所以,在足球少年的选拔过程里,你可以说这个孩子有前途而那个孩子没前途,因为这些孩子谁也没有在国际A级大赛中进球,他们在中学的比赛里的进球没有任何意义,只要你是某个地方的足球权威,你就有权决定这些孩子里谁去参加市队省队乃至国家队,你同时也可以决定把任何一个热爱足球的少年埋在土里。

笔者曾经与中国前国脚、甲A金靴奖获得者宿茂臻的初中任课老师交谈,那位老师告诉我,宿茂臻在初中(济南某足球学校)时,在班级里踢球的水平仅属中游,无论攻守意识、足球天赋、足球基本功乃至身体素质,宿国脚皆属寻常同学。而在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比赛里,宿同学充其量也就是球队中的绿叶,组织、助攻、得分、防守等多项技术指标均属中等。可是,比他高超的同学们并没有入选更高一级的足球集训队伍,而与宿国脚的技术参差仿佛的刘越和略高于二者的同学唐晓程,被各自的父母通过不同寻常的途径,送进了更高层次的专业足球队伍。后来,三人成为鲁能泰山足球队的核心。

那些高过宿、刘、唐的同学们呢?他们现在有的在街角卖烧烤,有的成为了警察,有的做了医生,其中落魄者有之,暴发户有之,却都背离了最初的充满希望的足球之路。设想,这些同学们如果也被选拔进入市或者省集训队,他们的成就,未必高于前“宿金靴”是肯定的,但是,他们的成就高于前“宿金靴”的可能,是不是更大一些呢?

穷文富武!远在封建社会,老百姓的孩子就只能通过寒窗十载以求功名。而富家纨绔,则可以荫袭祖上的利禄而不必费那脑子。在古代,没有殷实的家境,是学不了武术的,众多武侠小说里传奇般的偷师学艺也只是个别现象。有钱的人家才能聘请武师来家里传授技艺,贫穷的人家的孩子,只能是依靠廉价的书卷博得未来。现代的中国,仅仅温饱的家庭里能够培养出一个国足队员么?读者们不妨展开调研。

所以说,在过去的新中国,在过去的新中国的足球圈里,不仅足球是圆的,足球工作者也是圆的,所以,什么样的可能都会发生,但是踢不起球踢不着球的那些天才少年们,他们的可能就只有去从事其他行业了。在一个国家里,连足球学校的工作者都是圆的,我们又何必去骂足协?足协的领导们,想不圆,可是下面选拔上来的球员,已经是圆的了!

那么,我们能骂教练么?教练就好比是一个弈者,以象棋为例,水平高的弈者,可以让水平低的弈者一匹马或者一门炮,可是当你没有车马炮时,只能把一批老弱病残的卒子交给弈者,他怎么可能赢掉他的对手?要知道,带领世界各国球队的教练,并没有一个是吃白饭的!教练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你能指望水平略高于对方的教练带着一群老弱病残孕去赢人家的虎狼之师么?我想,大概也只有米卢那样的神奇弈者,才能在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知己知彼还知晓中国国情的情况下,巧妙把棋局进展至世界杯!但是,你能指望这世界上每一个教练都有米卢的水平么?你能指望这世界上每一个中国象棋的高手都能像胡荣华、许银川那样杰出么?

我们也不能骂国足队员,不论是谁家的孩子进入国足了,他们不想踢好么?他们不想像刘翔和姚明一样成为中国的英雄么?他们不想站在五星红旗下骄傲地流出热泪么?他们不想为父母争光出人头地么?他们就不想进入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么?答案不问也知。只是他们大多是富家的子弟,他们在中国的足球少年中,本来就是“卒”,却被他们圆滑的父母送给了圆滑的足球工作者,来充当“车马炮”,他们无能为力,他们拼死了也只能是一些死卒,如果说现金的这些中国男足孩子们可以代表中国去踢足球,输了就对了,赢了才是怪事!输了球,责任不在这些孩子们身上!

二、中国足球三问

一问zhu协领导。永远搞不懂中国足球,现在什么都市场化了,但是中国足球永远是行政化。从阎世铎到谢亚龙,几个连足球规则都不懂的人来搞足球,能指望他们搞出个什么来?阎世铎现在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局长的位置上坐的很爽。所以做足协领导只要把上面哄开心了就行,球迷算个啥!中国足球早些年还可以和日本、伊朗拼拼,虽然窝囊但也血性的倒在十强赛里。可是最近两次世界杯,连科威特、卡塔尔直流都无法搞定,在小组预选赛就光荣的垫底了。赛前分档时把中国足球分为三档,当时还是叫苦喊冤声一片,其实以国家队现在的实力和管理,能划为三档咱就该偷着乐了,甭叫嚷了。撇开男子国家队不说,国奥队也好不到哪去,集训了几年了,连主力阵容都没定下来。连唯一值得骄傲的女足也给玩没了,曾经在亚洲赢日本7个球都不算赢的中国女足,现在可以被日本女足压着打。窝囊啊!!!中国zhu协官员真正是一帮“搞”足球的。

二问国zhu球员。每次全球拉练,亚非拉美欧,五大洲四大洋,就差火星咱没去了。一个个的国家队、俱乐部队咱挨着比。几十个人在天上费,衣食住行,都是要花费大把的钞票啊,花在这帮zhu上完全是浪费。花钱就得了,你们至少要有点表现啊。有人这样形容国足:进攻基本靠走,停球基本靠手,过人基本靠吼,防守基本靠搂。太TMD贴切了。还有激进球迷说:花钱养个zhu至少还可以吃肉,养了这票东西,除了受气还能收获什么?我们中国球迷为什么这么贱?每次国足出局后就会有些所谓的匿名国脚、大牌、大佬出来透露什么内幕,什么教练排兵布阵不行啊,草皮太滑啊,前段时间训练不科学啊……可是他们就不说酒吧去多了,赌球赌的太投入了,小姐找的太频繁了……每人揣着百万年薪,踢球时踢成那个样子你们也好意思?技不如人就算了,你们这样的表现完全是没有职业道德!

把足球当成生命的,是非洲球员。

把足球当成工作的,是欧洲球员。

把足球当成游戏的,是南美球员。

把足球当成儿戏的,是中国球员。

三问中cao联赛。可笑的是,国足出局后还有一帮官员说要球迷把目光转移到中超上来,毕竟我们还有联赛。可那是个什么样的联赛?那个动不动就要为奥运、为国家队让步的联赛,那个充斥这假球、黑哨、赌球的联赛,那个死气沉沉、可有可无的联赛……将来我有孩子了肯定不会让他去踢球,不是担心别的,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当B社会!联赛就是输的精光了的zhu协的最后一条内裤了,下次把这个玩掉了您就裸奔吧,反正也没人看。

有人说:哀莫大于心死。我说:哀莫大于心不死。心死了,至少就会无牵无挂了,什么都不用管了。最怕是心不死,总盼望的奇迹出现,然后收获一个又一个的失望。与其一口气在那吊着活着,还不如痛快的死了算了。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可是中国足球这么多年咋就一直趴在那里不肯挪窝了,下蛋呢?这么长时间,崽都孵出来了。本来看看国足蹩脚的表演也没什么,相信广大球迷也习惯了。可不巧的是现在有欧洲杯,一对比起来就……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还是别比了,有人该说我在污辱欧洲杯了。洗洗睡吧,把闹钟定到2:45。另:如果是看中国足球就甭洗了,直接睡吧,节约点水。

反正中国足球现在看来是可有可无了,最近四年的时间就甭费心了,把那些钱省下来捐给地震灾区的那些可怜的孩子们吧!

一句话,中国队进世界杯是世界杯的灾难!

三、中国篮球运动员薪水排名前五的都有谁

京晨报消息,新赛季CBA联赛将于下月重燃战火,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对于中国篮坛而言堪称异常热闹,合同纠纷、互挖墙脚等风波此起彼伏。其中,巴特尔以天价年薪加盟新疆广汇一事备受关注,虽然当事双方均否认450万年薪这一说法,新疆队甚至还出具他们给大巴办理注册时的月薪6万元人民币的资料,但此事还是引起了人们对于CBA球员收入的兴趣。

现状·450万元身价巴特尔堪称大佬

由于CBA球队分布在全国各地,各城市的经济状况有所不同,因此球员们的收入也不尽相同。不过,总体上说,目前CBA主力球员的年薪可以达到人民币三四十万元。当然,这是指打球所得,不包括广告代言费、转会费等额外收入。

目前,CBA球员中收入最高的(不含广告费)要数巴特尔,两年前他在北京首钢队时,年薪就接近300万元,如今转投新疆的他身价已接近450万元,在国内篮坛绝对属于大佬级的价码,即使是易建联这样的人气新贵也难以企及。据悉,易建联在广东宏远队时年薪大概在120万元左右,算上广告费也不到300万元。目前,多数俱乐部的主力球员平均年薪在三四十万元左右,国家队球员的年收入平均为40多万元。

就俱乐部而言,广东宏远、福建浔兴、浙江广厦都属于出手阔绰一族,这些球队的主力球员的年薪要高于CBA的平均水平,比如广东宏远的“双子星”杜锋和朱芳雨,他俩的年薪都接近百万元。相比之下,吉林队这些老牌劲旅的手头要紧一些。总体而言,北方球队的球员收入要低于南方。

据了解,目前CBA球员收入支付形式不一,主要分为年薪制和月薪制。球员打球的收入主要包括月工资、训练费、联赛出场费、赢球奖、连胜奖、名次奖等。同时,CBA球员还有额外收入,例如接拍广告,参加商业比赛以及球员转会等。如果入选了国家队,每月还有至少2000元的国家队训练费。

历史·职业化12年球员收入稳步上升

CBA联赛自1995年职业化以来,如今已走过12个年头。其间,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伴随这些改革,CBA球员们的收入也发生了变化,总体上是稳健上升。

据了解,CBA职业化之初,当时握有球员顶薪的是奥神队的马健,号称“中国篮坛第一狂人”的他年收入达到80万元左右(1999年便跻身百万身价之列)。同时期,八一队的刘玉栋也可以拿到50万元左右,吉林队的孙军大致也是50万元,首钢队的巴特尔则是60多万元。当时,国手中间不少人都能拿到30万元以上的年薪。当然,也有低于这个数字的,比如胡卫东、郑武、李晓勇等人,他们的年收入都徘徊在20万元左右。

1999年前后,CBA球员的薪水再度上涨,以出手阔绰的广东宏远为例,他们主力球员的年薪已经超过30万元,而不算有钱的山东队的主力队员年收入也达到了6位数。到了2005-2006赛季,名次靠前的几支球队的当家球星年薪一般都能达到60至80万元左右;一般的主力球员也能挣到20至30万元;替补及年轻队员的月薪则为2000至5000元不等。

这一时期,CBA球员最高年薪仍是巴特尔,易建联等偶像派球星年薪虽未过百万,但加上广告代言等收入后,每年也有近200万元的进账。

总体而言,CBA职业化改革以来,广东宏远一直都是球员们梦寐以求的东家,他们和新疆这两大豪门,每年俱乐部的投入都在1000万元左右。一般俱乐部则为700万至800万元。俱乐部投入大,花在球员身上的钱自然会多一些,尤其是当家球星的身价。据悉,不少俱乐部的当家球星其年薪都能占到球队总薪金的一半左右,例如胡卫东、孙军等人在当打之年便是如此。

尴尬·月薪1500元“板凳”回流低级联赛

尽管CBA球员的薪水已经随着职业化改革的发展有所提升,不过论提升速度以及提升幅度,篮球远远不及提早一年进行职业化的足球。就球员收入而言,CBA球员的年薪可能有点拿不出台面。

自从足球职业联赛开始后的第二个赛季,“很多穷光蛋成了百万富翁”,这是中国足坛老人金志扬的话。可是,直到今天为止,CBA球员中年薪能达到100万的也不过就数得上来的那几个人。事实上,在多数CBA俱乐部中,主力球员能拿到30来万的年薪已经不错。在那些以年轻球员为主的球队中,最高年薪能达到10万的寥寥无几,不少人都是一个月才拿4000元左右,甚至还有少数球员只得到1500元的月薪。

此外,一些球队中打不上球的小球员的收入就更可怜,这使得不少有潜力的年轻球员放弃CBA,转投低级别联赛。据记者了解,由于教练员的战术安排,一名原本很有潜力的球员在一支CBA北方球队中上场机会很少,月薪2000元,为了谋求发展,此人随后转投低级别的联赛,月薪直接涨到8000元。

上述情况并非个例,CBA联赛改革12年来,出现如此的“回流”确实很尴尬。如何解决,恐怕更为尴尬——要杜绝上述现象就要加薪,指望本就不盈利或者盈利很少的俱乐部再拿钱给年轻人涨工资似乎不太现实,难不成要篮管中心掏腰包?如果听之任之,岂不是给中国篮球的倒退埋下祸根?所以说,这是个两难抉择。


24直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