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都拉斯国家男子足球队与国足交战记录
截止目前,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与洪都拉斯国家男子足球队交战了两次。在这两场比赛中,中国国家队取得了1胜1负的战绩。
第一场比赛于2006年2月12日在广州进行,最终以中国0-1不敌洪都拉斯队告终,是一场友谊赛。
在2011年3月29日,两队再次相遇,这次比赛在中国武汉进行,最终中国国家队以3-0击败了洪都拉斯队,同样是一场友谊赛。
总的来说,在这两场交锋中,中国国家队与洪都拉斯国家队各胜一局,胜负交替,显示出了两队实力的均衡。通过这两场比赛,两队在技术、战术、体能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较量,为两国足球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扩展资料
洪都拉斯国家男子足球队由洪都拉斯足球协会管理,现时属于国际足协及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协会成员国之一。洪都拉斯曾经参加过1982年世界杯足球赛,于分组赛阶段遇上北爱尔兰、西班牙及南斯拉夫,可惜三战两和一负被淘汰出局。洪都拉斯曾经夺得1993年及1995年UNCAF国家杯冠军。2010年阔别28年重新出现在世界杯赛场。
二、国足曾请了众多外教,为何还是没能让中国足球变得强大
回顾一下近四十年国足的比赛历史,有这样一个规律:凡是国足整体实力较强的时候,我们离世界杯的门槛就非常接近。比如八十年代初以容志行为代表的国足,可以说如果不是比赛经验欠缺,我们几乎笃定可以迈进八二年世界杯决赛的门槛。那支国家队的实力,横扫亚洲各国国足。而当时国足教练并不是外国教练。
外教相当于教授,男足运动员就像中学生外教对中国足球来讲:外教相当于大学教授,中国男足运动员好比中学生,施教时,教授用大学教学手段教中学生,传授过程中学生肯定是一知半解的不得要领,最典型的便是改革开放后首位来华执教中国队的德国主教练:施拉普纳,中国球员无论他多精辟的指导,都难以掌握要领,无奈之下,他用一句话概括了最简单的方法:不知怎样踢,就往对方门里踢,这叫传授技术技巧吗?肯定不是,他也是实在没法教了才这么说,真不怪教练。从施拉普那开始,到里皮结束,一共也请了二十位左右的外教,国家队几乎没有一位是成功的,只有米卢用态度决定一切获得意外成功。这只能证明中国男足的水平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无论外教,土帅都很难取得好的成绩。
这么多年来,我们请了好多外教,而国足的成绩却一直上不去,这就说明要提高成绩,必须在提高国足实力上下功夫。所以,我们只有在培养足球人才上下功夫,才有可能提高实力和比赛成绩。而我们足球的隐忧是一直忽视足球人才的培养,并且欠缺一个如何发展足球的长远规划。
正因为这么多年国足成绩不好,我们又没有一个发展足球的长远规划,所以就把希望放在引进外教上。越请越贵,成绩也越来越差,这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个道理。而最终要想提高国足成绩,必须在培养足球人才上下功夫。没有人才,再好的外教都是白搭。
教练的作用并不是无限大的首先我们要肯定的是中国足协请的教练都是名帅,执教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为什么国足还是不行?其实道理很简单,教练能起到的作用并不是无限大的,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场上的球员,在场上的具体表现。
造成这样的结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国足全体球员本身技战术水平就差,执行力也很差,很难达到外教的技战术要求,这就好比矮子里面挑将军——短中取长。第二是球员和教练之间的沟通不畅,很多球员都不会英文,需要经过翻译,才能听懂教练的话,但是通过第三方翻译人员的翻译,他们的专业性也是参差不齐的,具体有几分真几分假,这个也不清楚。第三个是球员本身无欲无求,在俱乐部,可以拿更多的钱,要是受伤了就不好了!
中国足球的落后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球员。早些年很多中超球队仍然有浓重的体工队的味道。可以说时至今日,中超球队仍未实现真正的职业化,挺多是披着职业化外衣的半职业半体工队形式。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经过二十多年足球改革,我们的国足成绩反而不如以前。以前是专业队打业余队和半职业队,咱们还算可以。现在是伪职业队打职业队,所以成绩越来越差。
外教的作用不是点石成金,而是画龙点睛。谁都知道点石成金是神话故事,而画龙点睛是可以做到的。外教是负责的是让球员知道怎么踢是对的,而不是教球员先练好基本功。我们的球员基本能力太差,就像一块石头,再好的外教也做不到点石成金。所以,外教来我国能做到的就是,把这些石头打磨得亮一点,偶尔看上去像金属,然后就原形毕露了。
球员长时间没有提高,外教就失去了作用无论是俱乐部还是国家队,外教来了肯定能有所改变,但是大多数顶多一个赛季就没用了。毕竟球员的能力摆在那里,通过一些位置调整,职责变动确实一定时间会有爆发,但是时间长了能力没有提高,也就失去作用了。
另外,国内年轻球员上不来,外教得不到足够的后备支持,就没有办法了。发掘完有限的能力,又没有替代者,外援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你让外教怎么玩?所以,越是优秀的外教,在中国越是难有持久力。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球迷想看到的国足成绩可以比作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国足队员就是这盘菜的原材料,而国足外教就是一名请来的大厨,他带来的先进的技战术就是做菜的火候和调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吃上好菜,原材料至关重要,但是请来的厨师不负责原材料,他只负责做菜,只能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整合。对于国足这帮原材料,给他做成家常小菜对大厨来说轻而易举,但是要把它做到能上酒席,这原材料品质不行啊!
三、国足跟哪些欧洲球队打
国足与欧洲劲旅马其顿U19进行了一场热身赛。国足考察在克罗地亚集训两周的成果,对手的实力较强,马其顿成年国家队甚至在年初的世预赛欧洲预选赛附加赛中,淘汰了意大利,被葡萄牙淘汰出局,球队实力不弱。马其顿U19派出的是二队,最强阵容中不少在海外效力的球员并没有参加,马其顿主帅非常自信的表示能赢国足3到4球。最终比赛结果是国足U19以2-0击败了这支欧洲劲旅。
四、中国足球和外国的相比,差在什么地方
中国足球不自由当然没有人站出来负责,因为世界杯和中国足协无关,中国足协现在只负责奥运政治任务。退开一步说,哪怕有人站出来负责,或杜总或福主或龙王,他们负得了责嘛?他们引咎了,转身去谋一份其他差事,承担恶果的是谁?是最不应该承担恶果的球迷。找人负责,其实没有多少意义,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不负责的游戏体系,一个不负责的机构,一群无法负责的人因为奥运牺牲世界杯,只是这两年中国足球闹剧新篇章的内因,外因之一,是2005年选择瑞士盈方、而非亚足联官方公司WSG,为中国之队的市场合作伙伴。接下来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被抽入死亡之组,顺理成章。内外结合,药到命除,没有一点偶然因素,没有一点其他可能,impossible is everything。这样的一出闹剧谢幕后,未来十年,中国足球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冰川纪。2010年没戏了,2014年,还得靠这些在水滴球场滴汗滴血的人拼争,即便到时候场边嗤笑和发呆的,不再是杜总和福主,这些人的竞争力能有多强,我们心里都没谱。所以从2008开始,我们就得看2018的希望,只是希望在哪里?希望在此刻正在踢球的青少年身上。张路老师不止一次说,现在全国12岁到16岁年龄组参加正规训练的青少年,不会超过1500人。南非无缘,带来的间接打击,会导致这个数字进一步萎缩。我们的希望在哪里?形成这一切被动局面的根源,当然是我们的足球管理模式和管理机构。我们有着一个集政治服役和社会服务两大功能于一体的管理者,于是服役不成功服务不到位。中国足协骨子里更是在服役的,所以服役服务一有冲突,他们肯定先放弃市场,以牺牲中国足球自由为代价,去谋取政治任务的完成。这样糊涂混沌的管理体制,怎么可能“水滴石穿”,完全是以卵击石。所以二十年来,中国足球都在背着莫名其妙的十字架爬行,看着别人一步一步的超越。要避免未来至少十年的足球冰川纪,要避免水滴悲剧的再次上演,要避免中国足球走向灭亡,只有还中国足球以自由。把它还给社会,还给那些真正爱足球而不是玩弄足球的人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