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足球缺的是什么
1.没有良好的足球文化。
2.练体育就相当于赌自己的命运,练体育的同时没有文化的培育。
3.因为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成材率极低,再加上没有良好的补救措施,使得很多家长望而却步,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铤而走险。
那么我就说说家长为什么不让孩子铤而走险?孩子们的未来有哪些后顾之忧?
1.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明显的差别。在欧洲,孩子即便最终没有走上职业足球的道路,但他也不会因为工作的原因而发愁,因为欧洲人无论在超市当售货员还是在公司当高管,他都很幸福,这里的幸福既来源于金钱,也来源于别人的看法。
金钱,西方国家对体力劳动者的报酬相当之高,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以至于很多企业的大工厂已经搬迁至中国,越南等体力劳动相对廉价的国家。别人的看法眼光,简单来说就是面子,挣的钱多了,自然也就不会在乎这些。
而反观中国,是很难有家长接受让孩子选择一个“不体面”的工作去做,这就是差别。
而这差别是由什么造成的呢?答案是我们的社会经济水平还并未达到像欧美国家那样对脑力与体力劳动无差异化对待的水平。当然,在中国的一线城市,有越来越多的外卖小哥能够月收入达到1万,这比很多刚来公司工作的白领要挣得多,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趋势。当然,这也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不是1,2年就能改变的事情。
二、中国足球的没落原因
中国体育曾经在七八十年代这段时间还行,当时全国八亿农民,农村小孩放学回家还要参加体力劳动,所以农村小孩的身体素质还是可以的,加上训练刻苦出来一些好苗子.
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逐渐改革开放,农业生产机械化逐渐取代人力,农村小孩也不参加体力劳动以后,中国体育就开始下坡了.问题不完全体现在体制单一层面,总有综合原因存在.
到了近九十年代以后,农村小孩和城里小孩一样也不劳动了.中国体育又下降了一个台阶.这其中有体制原因.那就是选拔体育特长生往往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体育本身,这些体育特长生很多都是为了加分去的.报体育特长的,还有报艺术美术一类的清一色都是学习不怎么样家长又盼着升好学校的.这些人只是把体育当作跳板很快会转系,又或者干脆混混日子.由大部分是这些人(一少部分好的)组成的队伍,无论是体育还是艺术类都不可能有好的发展,他们从骨子里就把体育当作职业看,那肯定不会有太大成果.
进入两千年以后,官方出台了一些振兴体育的政策,有小范围的形成了几次运动潮,运动品火了几年.随后就销声匿迹了.一直持续到现在.
所以深刻分析中国体育的问题还是和中国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运动员地位在人们心中普遍地位不高(早期运动员都是农村人).如果说早期的中国体育振兴是把劳动当作运动发展起来的,那到了现在运动的器材有了,硬件也有了为啥体育还不行.这就是软件问题.传统社会文化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受制于人的传统思想不是短时间能转变的.父母都拿我儿子是某某机关的领导管了多少人为荣,我的儿子是某某企业的经理为荣.这种观念短时间不会褪去.大多数人国人爱劳动不爱运动的观念不会短时间改变.
中国足球不行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中国足球未能强大的原因 你看如何
国足走到今天这样的局面,完全纠集与自身。我就不信全中国13亿的人口超级大国竟然出不了一个梅西、 C罗。我自己总结出来的中国足球无法正常运转的原因有这几点——
1:足球人才的匮乏。在欧洲一些足球相对发达的国家来说,注册球员的人口比例有的高达60%以上,而中国的足球人口不足1%,青年少年足球人口更是少的可怜。全中国只有200多的所谓的足球青少年培养人群。以至于国家队在选拔青少年人才的时候,不得不在这区区200多人的队伍里矮子里面挑将军。这样挑选出来的队员能优秀到哪里去?这一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国内足球人的足够重视,以至于来了好的教练却没有好的球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想就算是把当今足坛最顶尖的优秀教练组拉到中国,在没有好的队员用的时候也只能直摇头跺脚吧!国内的足球就好像给你配备了一把全世界最好的抢,等到用它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没有符合这把枪的子弹,弹药库里的子弹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枪留下来的一些而已。这一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衍生出来后面一系列的问题。下面提到的一切,究其原因,都全都算在这里面。
2:国内的联赛水平太差。在欧洲的顶级联赛上,比赛的尽时间(除去死球时间、换人时间等等)大多数都在35-38分钟左右,就算是我们的邻居,日韩的国内顶级联赛的比赛尽时间也可以平均在33分钟左右,而我们的联赛呢?看看球员在球场上那闲庭进步的姿态就可以了解我们的联赛有多高的竞技水平了。联赛水平的低下,导致了国家队在国际大赛山的缺点会被无限的放大。比如体能问题,就是因为在国内的联赛上没有经历过激烈的对抗,没有经历过长时间的折返跑,使得在联赛里选出来的国足球员自身的体能储备只能维持在70分钟左右的状态。再比如技术问题,谁到知道,足球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光是靠身体吃饭的玩意儿了(况且我们球员的身体也不怎么样),就连一直在打长传冲吊的传统霸主——英格兰。都已经开始玩起了技术流,更何况我们!看过中超的朋友应该不难看出,现在大多数的中超球队的球员脚下技术糙的实在没谱,好不容易创造的边路传中球,踢出去的球就像打篮球的队员用手投出去的篮球一样——又高又飘,守门员可以轻松没收。一对一(很多时候是二对一)的时候,能传出个好球那叫个难。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要么低头一个劲的往前冲,直到球掉了为止;要么传出一个让队友难受,让对手高兴的“天才”传球。联赛里各个球队的技战术的不统一也是一大问题,这一问题后面会提到。
联赛上的问题要想总结全了的话,只怕需要3天的时间,很多我还没有说。比如心理素质、队友间的关系、球队与球员的关系......这所有的所有,看似有些事冒不起眼,但将所有的小问题全都归纳到一起的时候(就是国足),所谓的“蝴蝶效应”就会接踵而至。
3足球管理问题。这一问题也许不光是国内出现,很多国家都会有这样的问题产生,但像国内这样混乱的我想应该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了吧。让一帮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足球的白痴来管理足球,让一帮只会捞钱不知道什么是裁判法的混蛋来执法中国最高级联赛的比赛,让一帮拿足球当活广告的无良企业来接手俱乐部,球队的成绩,队员的经济来源,在这帮鸟人的眼里还不如在夜总会里的一瓶酒来的痛快。许多来中国考察中国足球市场的外国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表示说——我实在看不懂中国足球的环境,他们可以让中国的经济在短短的20年间飞速发展,他们可以用全世界十五分之一的陆地面积养活全世界全世界进四分之一的人口,这些在我们的眼里都是奇迹,但足球在这个大陆还很贫瘠,贫瘠到你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关于足球的一切。他们可以很好的管理自己国家的经济命脉,可以很好的协调自己的食品分配问题,却玩不转一颗小小的皮球。这是很让人纳闷的事情。要知道,比起管理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足球上的事情真的算不了什么!!!这问题不解决,中国足球用无出头之日!
4没有自己的打法特点。提到巴西,人们会想到那出神入化的脚下技术。提到西班牙,人们会想到那完美无缺的地面团队配合。提起德国,人们会想到那摧枯拉朽的犀利进攻,提起意大利,法国,荷兰......就算是提到韩国,我们至少也还可以想到他们那种不屈不挠的小强精神。大家回过头来仔细的!认真的!好好的!想想我们的队伍有什么样的特点,如果中国功夫能够融合进足球的话,我想这算是目前我们自身的唯一特点了。也许时间往后倒退10到20年前,那时的我们还有一个技术特点可以拿出来炫炫,就是——两翼齐飞。如今......恕我才疏学浅,实在找不到能符合我们国家队的技术特点来。一个队伍,一个代表国家的国字号队伍,竟让人看不出在球场上要踢出什么样的风格,真让人无语、汗颜、吐血!联赛里的各个球队都有自己的一套战术打法,这不能指责他们任何什么,但问题就出在这儿了,有的球队讲究地面传接配合,而有的球队讲究的是快速进攻,防守反击长传冲吊的打法。这就导致国家队没有自己的一套专有的技战术。众人皆知日本女足在刚刚结束的女足世界杯上勇夺冠军,男足亚洲杯称霸。他们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原因很多,但他们不变的是技战术的统一。日本人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体吃亏,于是就结合自身小巧灵的特点,苦练脚下技术和团队配合,上下一心。从低级别的业余联赛,到高级别的顶级联赛,所有的球队都在使用这一技战术踢球,有些小的差异也不会差很多,总之他们的灵魂已经深深的印入了技术、团队这一核心概念了。战术的统一,让队员们知道自己在球场上要做什么,让教练知道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让管理层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练来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技战术特点。反观我们的球队,来个教练还一套打法,今天还在地面配合了,明天又改打长传冲吊了。今天还中路层层递进了,明天又边路起球了。今天我在俱乐部打的是后卫,明天到了国家队我又改打前卫了。球场上的队员们不知道真正要专攻哪一项技术,导致了样样学,样样丢的无奈。
说了国足这么多,实在是无奈之举。谁不希望中国的足球能像乒乓球那样强大,谁不希望自己能在外国人的面前自豪的大声喊出——我是中国队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