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男足部队化,国足还有救吗
中国男足部队化,国足还是冲不出亚洲!必须尊重足球发展规律和足球文化,不是让足球仅仅是一份工作!中国男足部队化,有多重含义,是进行军事化管理,还是从部队中招收球员,抑或是重新在部队中组建球队呢。军事化训练有其可取之处
高彦明提议中国男足部队化
全国政协委员高彦明提议:“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对中国足球国家队进行“部队制”管理,对于违纪的球员,应给予一定的处罚!”这里讲的是用“部队制”管理,而不是“部队化”。支持用部队制的模式来管理国足,绝对不能一刀切地将中国男足部队化!毕竟,中国男足是去参加比赛不是去真正的打仗!足球,还是得交给市场去管理!
米卢“:态度决定一切!”中国男足部队化,国足还是冲不出亚洲!必须尊重足球发展规律和足球文化,不能让足球仅仅是一份工作!中国球迷:“不求场场争胜,只求虽败犹荣!”就这么简单!按照巩汉林的说法也行:“政府应对劳动模范制度改革,要让大家感觉到,劳动模范是有价值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对在球场上态度端正、尽心尽力的球员给予表扬,对于不努力的球员就应该处罚!
军事化训练有其可取之处,但国家不可能让中国男足部队化
从锻炼意志品质方面来看,军事化训练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在训练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提倡在专业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训练。三从一大的训练精神是好的,在职业化改革之前,大多数甲级队每天训练在8小时左右,但是在亚洲足球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如果还用一天一个万米跑来训练,恐怕我们还是在低水平徘徊。
从部队中招收球员,这种可能性就更低了。目前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大多数人从学龄前就开始接触足球了,所以即使部队中有少数人接受过足球训练,被目前的足球环境所淘汰是大概率事件。德国的足球人口非常多,德国足坛就有很多参加工作后坚持训练,步入职业足球,最终大器晚成的例子,而我们国家的足球人口本来就少,这种遗珠存在的可能性极低。
至于在部队中重新组建球队,现行环境下是不可能实现的。部队足球队曾经撑起了中国足球的半壁江山,像八一队、沉阳部队队、昆明部队队、广州部队队、北京部队队……部队球队不能引进外援,是八一队最后降级甚至消亡的原因之一。此外,军队体育改革,将军队的体育训练集中在和军事体育相关的项目上,所以像足球这样的群众性体育项目被裁撤是不可避免的,同样像八一篮球队、八一排球队也都被解散了。
部队化管理,会让球员的纪律性强,意志品质好,但是笔者认为,足球场上起决定因素的还是球员的个人能力。即使球员的精神意志能力再强,没有技战术能力作为依托,再强的意志也只能成为宫中楼阁。不可否认,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钢铁之师,我们的解放军的责任是保家卫国!对于军人来说,足球充其量就是锻炼身体和意志的一种娱乐方式!因此,国家不可能让中国男足部队化!
二、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计划领导小组是什么机构'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要求,为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由教育部牵头成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袁贵仁教育部部长
副组长:郝平教育部副部长
蔡振华体育总局副局长
成员:王登峰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郝福庆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巡视员
赵路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
田玉红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巡视员、副司长
张剑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杜汇良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
领导小组依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及议事规则》(附后),领导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履行校园足球工作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综合管理等职责和任务。在教育部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教育部、体育总局有关司局(单位)负责同志,以及各成员单位联络员担任。
三、中国足球的发展
以下是我找的,共参考:
下面就谈谈国脚、足球整体水平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二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
1国脚存在的问题
2002年的《球报》,刊登了记者邱国栋关于米卢执教期间发现国脚存在问题的系列报道:
在标题为《控球是幼儿园水平》中说:米卢执教后最先发现中国球员控球能力低下,不得不想点非常手段以解控球燃眉之急,但不慎走进为控球而控球的误区,在世界杯上,几乎没有成功的进攻控球。
在《不会利用踝关节》中说:我们控球时身体重心降不下来,动作又大又硬,消耗体能,还经常被巴西队员的假动作晃倒。中国教练发现原来不会利用踝关节。
在《脚背传球少之又少》中说:中国队97%的传球是使用脚弓传球,它易掌握,但速度慢,易被对手做出截留判断。米卢为战术需要,曾严格训练速度快、变化多、球路隐蔽的脚背传球,最后只有中场队员出于自身需要勉强过关,而巴西队员使用率达45%的外脚背传球,还是真空。
在《只有李铁意识达标》中说:中国自测速度,曲波比罗纳尔多快,徐云龙比卡洛斯快,但,实际比赛中我们总比别人慢一步。回放录象发现,原来外国人总是意识在先,先跑几步。至关重要的“意识”只有李铁一人达标,所以李铁能够处处抢在对手前,把球截断或破坏掉。
在《视野狭隘贻误战机》中说:国脚习惯把球控制到脚下后再判断出球,因控球能力差,这一个时刻,失球率极高;此刻球若未失,但视野狭窄,出球方向判断偏差大,在世界杯上,被哥斯达黎加队攻进的哪两个球,都是队员出球直截传给对方所致。
谁能相信中国国脚连基本功还不掌握?“意识”竟然仅有李铁一人达标?邱文揭开了国脚的要害:基本功差,“天赋”低;清楚说明:基本功差,有天赋也平庸;没有天赋,更“一世无成”。这两点就是解决臭球的本质问题,洋教练解决不了,必须自己解决,在球员开始踢球就应不断矫正基本功,不足处,联赛教练必须给予纠正。
然而,时隔6年后的今天,国脚屡战屡败,水平依然如故。
2中国足球整体水平低的问题
国脚的基本功差,又矫正不了,他们屡屡丢球、受欺受制,更不能有效执行战术。这客观反映出国脚成长路上遇到的教材、教练、训练都存在低水平问题,原来问题不是出自一家,至今,中国足球的正规教育还没走上正规,这是足球整体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足协本应优先解决基本功,据说韩国就是采用“魔鬼式”训练,优先解决新人的体能、基本功诸问题。但,足协失职,反而安排了频繁联赛赛程。在不掌握基本功和教练水平低的情况下,轰轰烈烈的甲A、甲B联赛,技术含量少,多的是比体力和运气,盲目的在低档次圈子里联赛,踢了这么多年,整体水平不能有效提高。这样的联赛已意义不大,应当彻底改革。
三对中国足球改革的建议
中国足球,不但是为国争光事业,更是亿万球迷“举国欢腾”“疯狂”的事业,具有无以伦比的商业投资价值。若想改变今天千疮百孔的颓势,必须推倒重来、重整足坛:彻底改革足协,清除其遗留弊端,建立科学发展的机制,制订“足球法”,以保障足球科学机制的可持续发展。
1对足协改革的建议
(1)过去,足协官员,依仗“轮岗”,无知而独断专行,因此,首先改革足协,把“轮岗制”改为“目标责任制”。对失职,肆意妄为造成中国足球事业重大损失的谢亚龙、南勇、杨一民、薛立就地免职,降级使用,调出足协,并对足协财务进行审计。
(2)足协要向“技术决策型并轨”,足协主席应主要由技术人才担任,建议: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任新足协主席;培养肇俊哲这样的球员委以重任。这样,足协才具有掌控全局的权威;技术决策能力;公正无私、可信赖的号召力。
(3)足球发展问题将很多,足协应设“参谋部”,吸收足球的主体俱乐部等相关部门参加,广泛吸取各方意见,协商、共同面对问题,以减少重大失误。只有这样,才能平“民愤”,顺“民意”,“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实现和谐共建足球崛起的机制。
2对足球球员、教练的改革的建议
前述,米卢执教期间,发现国脚的基本功差、天赋低,整体水平低,时隔6年,均没有改善。因此,按老套路踢下去,已意义不大。中国足球的崛起需要改天换地,建立科学的发展机制,当前唯一的举措就是“推倒重来”——停止国内联赛,拿出一定的时间,对全体教练、球员进行统一的基本功“再培训”。有了基本功,天赋才能得以发挥,球技才能迅猛提高。对哪些经过培训,基本功还不能提高的教练和球员全部下岗!,为新人的成长清出位置,为其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重新立法,包括教练、裁判、球员、足球法等法规,以规范有关的行为和保护他们的权益。要依法彻底整治赌球、黑哨、假球、教练受贿等相关人员,永不录用。
(2)完善教练执教、基本功、战术、天赋引导等技术和训练方法,列入新教程和教练“应知应会”规范,使正规教育正规化,为提高足球整体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3)对全体教练、普通球员进行再培训
教练的培训:应急聘外教,实行网上培训。中国非常缺乏有天赋的教练,国内超龄球员要全部下岗,鼓励正派球员学教练,随同培训。并安排他们做俱乐部见习教练。
对于教练,要掌握足球的法规;孙子兵法列入必修课;掌握足球技术(含战术)和训练方法;要知己知彼,习惯研究自己和对手优劣势;参考解放军模拟实战演习的方法考核教练。再培训期间,教练不离岗,兼对球员再培训,掌握自己球员的“基本功”的强弱点,要提出训练计划;对发现培养出天才,或培养优秀人才成绩突出的,将以“善于培养人才”的名誉列入考核成绩。最后,要重新对教练考核评级。
对于不掌握“应知应会”,不掌握自己及对手,应变能力差的,要全部下岗。
教练关乎俱乐部的成败,俱乐部要与教练签短期合同,增加流动,双向选择,减少教练受贿、不公的条件,使教练一进俱乐部,就要忙于评估队员,因材施教,早出成绩。教练必须具备适应今后快节奏的应变能力,中国足球将认“才”不认“人”。
球员培训:为使每个球员都有培训机会,每个俱乐部分为两套人马,可结合网上培训。首先重点培训基本功,包括传、接球、抢、断球、控球、使用踝关节等等。体能要特别考虑,对疲惫球员不能强化训练。这一时期,重点可能要像米卢当年一样,要矫正球员顽固、错误的踢球技术和习惯;还要引导员的视野、意识。提高后,内部再比赛,以赛促练,不能以赛代练。希望教练能抓住这个重要机会,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这次再培训要力争使现有每个球员、教练都有位置和机会,使他们最大程度的把潜力发挥出来。对于很快就掌握基本功;或体能突出,视野、意识好的队员,列入有天赋的队员,将重点培养。
对有“位置”,基本功不能明显提高的球员下岗!年轻的,甲A转甲B;年龄大的下岗,鼓励他们转学教练、裁判、球校老师等工作。
这个时期,足协要会同俱乐部主持统一限薪;融资;避免球员,教练在国内无序流动;协商球员、教练考核办法及处理;教练外聘等,这是“非常时期”,尽力有序进行。
“再培训”选出的球员,教练将是当前足坛最好的,他们基本掌握基本功;提高了体能;天才崭露头角。有了基本功如盖楼基础好,球技会迅猛提高,新教练战术才会得到有力执行,联赛将成为初具技术型的联赛,水平将今非昔比!这时,国人会逐渐兴高采烈重新热爱足球,俱乐部财产不是缩水,是升值,随着足球投资价值的显现,中国足球会逐渐会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中国足球这才踏上了生机勃勃的科学发展之路!
3关于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建议
(1)建立足球科究所,科研天才球员身体条件:如,“意识”的前提是“视野”,古有蔡邕“走马观碑”说,因此,选球员要考核队员眼睛瞬间成象、并正确记忆和反映的能力,余光成象能力;还要研究“后天”引导、培育的效果;基本功、体能与人体关系都要研究。罗纳尔多17岁已入国家队打败阿根廷,青少年的天才将决定中国足球的未来,要调研巴西等国的发展框架,研究如何发现、考核、培养不同年龄段的天赋等等。
科研所设情报研究,重点研究国外足球的发展经验;各球队的优劣势、战术,及我们的应对策略;优化比赛等录像资料。科研成果要全面推广致用,以提高整体水平。
(2)立法实行淘汰制。重点培养和淘汰教练;新球员要解决基本功和体能,成年队员要解决天赋,对预期不能达标的将下岗,以加快选拔天才的步伐。下岗的转学教练。
(3)青少年培养的构架还有待最后认定,但,有些方针要开始筹备:要正式组建U17队;要立法,球校必须正规化,取缔非法办校;制订统一的青少年足球教程;协商教育部,中小学关注足球;待天才的研究结果成熟,办训练班或短训班,力争“普查”。
(4)选拔与训练并重。足球强国踢球给我们什么提示?他们回防时,有的盯人,有的急撤,迅速形成铜墙铁壁,连巴西队也毫无办法;进攻时,千军万马压上,对手顾此失彼;凭着视野,意识,一脚球就兵临城下;门前混战,瞬息万变,抓住瞬间偶然机会一脚定乾坤。这些是天才球员完成的,是天才教练导演的。兵临城下、千军万马、瞬息万变、惊心动魄!这就是使“球迷”“疯狂”的足球魅力!而中国足球,大相径庭!
中国足球必须要培养出自己的天才。要选拔与训练并重,通过“选拔;培养;淘汰”,和联赛中教练、球员的全力以赴的努力,要逐步解决基本功、体能、视野、意识;逐步解决各种攻防战术的整体配合。经过6年的奋斗,中国足球必将与时具进,藏龙卧虎。
我深信:在2014世界杯上,中国足球将以咄咄逼人的气势,于世界争雄!“一雪前耻”,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现在,中国足球的颓势已积重难返。上述建议就是“快刀斩乱麻”,我想,只有有这样推倒重来、重整足球的决心和不可动摇的举措,才能重新凝聚国人对足球的信心,热情和支持!中国足球就会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崛起,有13亿人口的中国足球辉煌指日可待。
1、净化环境没有一个好的行业环境,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不过这个在中国做起来比较难,这需要各方面的体制改革进行配合,必须要下很大的决心。而恰恰就是这个决心,在中国包含的太多的暧昧;
2、正视自己,戒骄戒躁每当有一点成绩,不但行业自身膨胀,媒体也煽风点火,牛皮吹的满天飞,似乎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是一战成名、功成名就。一直抱着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中国足球谈何发展?
3、合理分配,论功行赏例如不进球就从上到下不发奖金,只有底薪。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象现在这样勇夫懦夫、有功无功一律乱赏,人人皇帝,日日笙箫。长此以往,国足一定会把原始的那一点点上进心也消耗殆尽,剩下的只有球迷的眼泪;
4、善待球迷,知恩图报没有球迷,足球连个屁都算不上!球迷才是足球的衣食父母、才是足球存在的唯一理由。好好善待他们,让球迷高高在上吧,把自己的不可一赶紧收起来。另外,足球这个行业如此富裕,在物质上也好好回报球迷们吧,该免票就免票,哪怕发给现场球迷每人一瓶水,他们的心也是甜的。因为,最可爱的球迷是最容易知足的,而不知所谓的“球星”才是最贪婪的。国足啊,快醒醒吧,球迷们会回来的,你们也会强大起来的(很遗憾,这里无法用“再次”这个词语)!到那时,世界杯的大门才会真正向中国打开,而中国的球队和球迷,也才能真正的昂首挺胸站在世界的面前!
目前问题我觉得有:
1、选人机制不完善;
2、国民热情不够高;
3、国民体质因素不适合;
4、联赛制度弊病太多;
5、人多不代表精英多,只是出现精英概率高而已
四、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改革领导小组成立
2015年4月,中国足球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担任组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担任副组长,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担任小组的办公室主任,总局足管中心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张剑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在改革方案出台后,整个足球界和教育部门等相关行业都十分振奋,但在具体实施上却遇到很多问题,为了搞好足球改革,国务院为此专门成立了足球改革领导小组,并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担任组长,也显示了政府对于足改的高度重视。
目前足协为领导小组专门开辟了一间办公室,设在足协7楼,并且为了充实人手,体育总局还抽调了三名下属司单位的人员进入小组办公。而足球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后,会尽快进行各个层面的足球改革工作,在职业足球、青少年培养、社会发展等等环节进行补强。
从《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发布,到足球改革小组成立,各部门终于迎来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阶段,这也无疑将大大利于足改工作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