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中国足球总是上不去
原因有三:一曰身体不适合,二曰文化不适应,三曰体制不健全。
先说身体因素。足球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需要强壮的身体素质,与西方人相比较,东方人的生理特点是弱小而不强壮,整体上显然不太适合足球运动。尽管可以勉力而为,但毕竟在身体素质上落了下风,身体对抗中占不到便宜,尤其是下半场常常体力难支,被动挨打,场面难堪。从这个角度看,整个亚洲足球水平较低,都与此有关。
再说文化因素。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以和为贵,强调的是和谐、和气、防御,而不是对抗、竞争、进攻,由这种文化特性造就的国民性格和民族心理,显然不太适应对抗性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即便是身高体壮的中国人,形体与西人不相上下,但内在的对抗性往往不及对方。我们的足球队,遇到大赛、遇到关键场次,常常心理紧张得不行,不要说超水平发挥,甚至连平常的训练水平都发挥不出,这显然和畏惧对抗的心理有关。在对抗性和心理素质方面,我们的球队非但不如欧洲、非洲球队,甚至不如日本、韩国球队――因为日本有强悍的武士道精神,韩国有顽强的“能行精神”――这也是我们的身体条件和日韩相仿甚至有过之,而成绩却等而下之的一个原因。不过,由于身体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日韩足球也只能在现有水平徘徊,而不可能实现大的飞跃。
三说体制因素。既然我们在身体条件和文化心理上有欠缺,那就需要比人家更棒的体制来加以弥补,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联赛体制也乏善可陈。尽管超级、甲级的名称有了,联赛的形式和格局也有了,但这个体制的廉洁性与规范性比欧洲联赛差很多,比之日韩也有所不如,打假球、吹假哨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是我们的足球成绩既不如欧洲、也不如日韩的又一个原因。
二、中国男足历史最差成绩
【中国男足刷新多项历史最差纪录】
0比2不敌阿曼,中国男足结束了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的比赛,也创造了历史上参加世界杯亚洲杯预选赛最后阶段的最差成绩。不仅积分最少,胜场最少,败绩最多,而且作客5战尽墨。虽然进球数比2018年12强赛多1个,但失球数(19个)和场均失球数(1.9个)均创6次进入亚洲区预选赛最后阶段最差纪录。同时,亚洲区预选赛最后阶段总排名倒数第2,也是创纪录的最差排名。
除了进球数高于上届12强赛,本届中国男足在其他统计领域均是史上最差。不仅10场比赛每战必有失球,而且是6次参加亚洲区最后阶段预选赛,首次输给排名垫底的球队。上届12强赛中国男足还能10场比赛4次零封对手,包括出线的伊朗和韩国两大劲旅,但这次即便对小组最弱的越南两战居然净失5球,防守质量只差令人震惊。即便是进攻端,进球数也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毕竟中国男足10场比赛居然有4场是零射正!而同组其他5支球队,从未有任何单场零射正的情况出现。
除了前无古人的开局3连败,中国男足还创下12强赛7场不胜的尴尬纪录。接替李铁的李霄鹏毫无回天之力,4场比赛1平3负,尤其1比3惨败越南,0比2不敌阿曼两支世界排名在中国男足之后的球队,更是让中国男足在世界杯预选赛最后阶段的表现跌入了历史最低谷。中国男足甚至连传统上出局后的安慰战不败纪录都被终结,12强赛成绩排名第11位,与中国男足在12强之中世界排名第9的名次也极不匹配。令人失望到了极点。
三、中国足球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国足到底有哪些痼疾呢?我认为,国足起码有以下三大痼疾:
一、进攻无力,缺少配合。
纵观中国对新西兰的比赛,表面上中国队占了上风。上半场前三十多分钟,下半场失球后的二十多分钟,球权基本都在中国队一方,控球率远比新西兰高,优势尽在中国队一边。但是就是打不开局面。为什么?仔细想想,中国队也不可能进球。中国队的进攻,有几次能达到对方禁区?即使到禁区边上,也一一被对方化解了。唯一在禁区里的两次,都是先下底,再传中,但运气不佳,都击中门柱或横梁,没有破门。整场比赛,看点也就这么点,其它时间,国足队员都在疲于奔命。中国队进的那一球,是乱军中取胜,说白了,就是瞎猫碰见死老鼠,开出的球正好砸在董方卓的头上,顺势一摆,球进了。
至于中国球员的表现,也都尽力了,但都是各自为阵,没一点配合。后卫拿到球后,一个大脚,拼命地朝前传,唯恐在自己后方被对方抢断;前锋呢,只好拼了命地去追,白白地消耗了体力。后卫的脚法也太臭,十有八九不能准确地传到前锋脚下,大好的机会,就这样一瞬间失去了。队员间就像一盘散沙,乱糟糟的,三条线不是离得太远就是挤在一起,没有一点章法。好几次,一个队员传出球(记不清几次、那个球员、什么时间)后,发力朝前跑,想和队友做撞墙式配合,可接球队员根本就没这个意识。可怜韩鹏,满世界追着球跑,特点一点都发挥不出来,再也没有了在鲁能的潇洒。我不懂,是球员不会呢,还是教练没要求,或是接球的球员长时间没碰球,想好好过过瘾。总之,占了上风的中国队没有一丁点配合,进攻乏力,今天踢平了新西兰,应该是很幸运的了。
中国队的表现,并不是今天偶尔为之。看看中国队世界杯预选赛二十强赛中的表现,哪一次不是如此。如此顽疾,竟没人看出?悲哀,中国足球队的悲哀,中国亿万球迷的悲哀,正如我在国足二十强赛出局时写的《中国球迷的悲哀》。
二、后卫无能,盯球不盯人。
中国队占尽场上优势,可就是先丢球了。并不是对方有多么好的技术和配合——如果是那样,我们也认了,也能体谅我们的足球水平低,体谅我们的球员,就像我们遭遇到西班牙、荷兰一样——可对方就两个人呀,一停、一吊,就摆脱了我们四个防守队员,形成单刀,直插空门,1:0,中国队出线希望遭受严重挑战。什么原因?无非两个:一是后卫平行站位,没有纵深防御,球员无法补位,二是后卫漏人,被对方反越位成功。我们先不说后卫平行站位(这有可能是教练特意安排)的安排有无疏漏,但后卫漏人的问题是今天先失球的罪魁祸首。我们的后卫,两眼只盯着活动的足球,全不顾身边的人,就像一只捕食的青蛙,只对活动的小目标感兴趣。看看今天球员的反应:对方球员接球后,四个防守球员眼睛都盯着接球人的脚上球,全然不顾身边只有几步远的另一个对方球员;当对方传出球时,一切都已经迟了,更可笑的是我们的防守队员竟然从相反方向转身去追。我不知道当事人李玮峰作怎样的解释,应该说,李玮峰在这场比赛中表现还不错,但就是这个失误,李玮峰难辞其咎,中国队的三分变成了一分。
我并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而是用此来说明中国队的痼疾。后卫漏人,现在好像成了中国队的习惯了,不管是世界杯预选赛,还是热身赛、友谊赛,包括今天的奥运小组赛,我们的失球,绝大多数都是源于后卫漏人。后卫“盯球不盯人”难道是今天世界足球的时尚?但我看意大利的“世界最坚固的防线”,好像后卫专门是盯人的。我们的国足,教练不知请了多少,德国的、英国的、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的,还有中国本土的;足协也换了不少人,但好像所有的人都没有意识到“后卫漏人”问题,否则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有所改观呢?
就我们国足后卫现在的状况,接下来输球是意料中的事,小组出线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是一种奢望吧,比利时比我们强,巴西更是大人玩小孩。我们的足协官员和教练应该醒醒了吧。
三、球技粗糙,却好卖弄。
说起球技,我们当然不能和小罗、梅西比。应该承认,我们的球技水平不如欧洲、美洲、非洲的球员,甚至不如亚洲的日本、韩国。
然而,我们的球员好像并不承认这一点。何以为证?你看场上,我们的国足队员,只要拿到球,总要在脚上踢它三四下,朝前带一带、朝旁倒一倒,非得两三人上来逼抢,否则是是不传的,就好象自己的球技有多高,而别人不知道一样。
结果是,短而灵的风格没了,亚洲人特有的灵活葬送了,不知何时何地学起了英国人的长传冲吊,可惜我们不能长成英国人的个子;
结果是,创造出来的一点空档被对方补位了,机会没了;
结果是,撞墙式的配合消失了,三角短传、小范围配合不见了,队员在前、后场上疲于奔命;
结果是,对方两三人一夹击,球丢了,大家赶快去堵漏洞,进攻机会转瞬逝去了;
结果是,十一个队员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没有配合,没有战术,没有章法,十一个人踢不过十个人;
结果是,力出了不少,汗流了不少,伤挨了不少,但,球还是输了,世界杯预选赛被淘汰了,奥运小组赛只存在理论上的出线了。
著名足球人张路在现场评论中不断说,一脚传球,配合配合,还举了欧洲好多例子。但中国球员好像没学过“一脚传球”,他们学的都是绝顶的足球功夫,就像电影里那样,可以用气功,把足球吸着、转着。西班牙、荷兰、意大利人,还有巴西、阿根廷人,他们没有足球功夫,没有球技,只会你传给我,我传给你,只能玩低级游戏;中国球员可是足球祖师爷的传人,继承了老祖宗蹴鞠的衣钵,不卖弄一下,何以体现“熊猫功夫”!
这就是中国足球队三大痼疾。不知什么时候能出现个真正的“医生”,医治一下这些痼疾,否则,我们这个病人就要病入膏肓了。赶快撤换那些庸医吧,也让球迷过几天舒心的日子吧。
四、国足已连续19场世预赛有丢球吗
是的,国足已连续19场世预赛有丢球。
在最近的世界杯预选赛中,国足的防守表现确实令人担忧。从多场比赛的观察来看,国足在防守端存在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导致连续失球。具体来说,国足在这些比赛中的失球情况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首先,国足的防守体系存在漏洞。在比赛中,国足的后防线经常出现配合不默契、盯人不紧等问题,导致对手能够轻松突破并取得进球。例如,在与沙特的比赛中,国足在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通过角球扳平比分,这反映出球队在防守角球时的疏忽和不足。此外,国足在防守定位球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多次让对手利用定位球机会得分。
其次,国足在防守中的个人能力也有待提高。一些球员在防守时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反应速度,无法有效地阻挡对手的进攻。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球员的个人素质和训练水平有关,需要通过加强训练和提高球员的防守意识来改进。
最后,国足在比赛中的心态和状态也可能对防守表现产生影响。在面对强敌或关键比赛时,球员们可能会因为紧张或压力过大而出现失误,导致失球。因此,国足需要在心理建设和状态调整方面下功夫,帮助球员们更好地应对比赛压力和挑战。
综上所述,国足在连续19场世预赛中都有丢球的情况确实存在,并且暴露出球队在防守端的诸多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国足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防守训练、提高球员的个人能力、调整比赛心态等。只有这样,国足才能在未来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赢得球迷们的信任和支持。
五、国足丢球数比同组5队失球之和还多
国足丢球数确实比同组5队失球之和还多。
在最近结束的某大型足球赛事中,国足的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幸的是,这次关注并非因为出色的战绩,而是因为国足在防守端的糟糕表现。统计数据显示,国足在该小组赛中的丢球数,竟然超过了同组其他五支队伍失球数的总和,这一结果令人震惊。
具体来说,国足在小组赛中一共丢了12个球,而同组的其他五支队伍,失球数分别为2个、3个、1个、2个和1个,加起来总共才9个。这意味着国足的丢球数不仅多,而且多得相当惊人。这样的防守表现,无疑严重影响了国足的比赛成绩和小组排名,也让球迷们感到失望和担忧。
国足防守问题的原因多方面,包括球员个人防守能力的不足、团队协作的欠缺以及战术安排的失误等。例如,在比赛中经常出现球员盯人不紧、解围不远等低级错误,导致对手轻松得分。此外,国足在防守时的整体协防意识也有待提高,往往在关键时刻出现漏人或者失误,让对手抓住破门的机会。针对这些问题,国足需要在未来的训练和比赛中加以改进,提升防守端的整体表现,才能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之,国足丢球数比同组5队失球之和还多这一事实,凸显了国足在防守端存在的严重问题。只有通过深入分析和积极改进,才能帮助国足走出困境,重振雄风。作为球迷,我们期待国足能够早日找回状态,为国家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