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篮球运动员薪水排名前五的都有谁
京晨报消息,新赛季CBA联赛将于下月重燃战火,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对于中国篮坛而言堪称异常热闹,合同纠纷、互挖墙脚等风波此起彼伏。其中,巴特尔以天价年薪加盟新疆广汇一事备受关注,虽然当事双方均否认450万年薪这一说法,新疆队甚至还出具他们给大巴办理注册时的月薪6万元人民币的资料,但此事还是引起了人们对于CBA球员收入的兴趣。
现状·450万元身价巴特尔堪称大佬
由于CBA球队分布在全国各地,各城市的经济状况有所不同,因此球员们的收入也不尽相同。不过,总体上说,目前CBA主力球员的年薪可以达到人民币三四十万元。当然,这是指打球所得,不包括广告代言费、转会费等额外收入。
目前,CBA球员中收入最高的(不含广告费)要数巴特尔,两年前他在北京首钢队时,年薪就接近300万元,如今转投新疆的他身价已接近450万元,在国内篮坛绝对属于大佬级的价码,即使是易建联这样的人气新贵也难以企及。据悉,易建联在广东宏远队时年薪大概在120万元左右,算上广告费也不到300万元。目前,多数俱乐部的主力球员平均年薪在三四十万元左右,国家队球员的年收入平均为40多万元。
就俱乐部而言,广东宏远、福建浔兴、浙江广厦都属于出手阔绰一族,这些球队的主力球员的年薪要高于CBA的平均水平,比如广东宏远的“双子星”杜锋和朱芳雨,他俩的年薪都接近百万元。相比之下,吉林队这些老牌劲旅的手头要紧一些。总体而言,北方球队的球员收入要低于南方。
据了解,目前CBA球员收入支付形式不一,主要分为年薪制和月薪制。球员打球的收入主要包括月工资、训练费、联赛出场费、赢球奖、连胜奖、名次奖等。同时,CBA球员还有额外收入,例如接拍广告,参加商业比赛以及球员转会等。如果入选了国家队,每月还有至少2000元的国家队训练费。
历史·职业化12年球员收入稳步上升
CBA联赛自1995年职业化以来,如今已走过12个年头。其间,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伴随这些改革,CBA球员们的收入也发生了变化,总体上是稳健上升。
据了解,CBA职业化之初,当时握有球员顶薪的是奥神队的马健,号称“中国篮坛第一狂人”的他年收入达到80万元左右(1999年便跻身百万身价之列)。同时期,八一队的刘玉栋也可以拿到50万元左右,吉林队的孙军大致也是50万元,首钢队的巴特尔则是60多万元。当时,国手中间不少人都能拿到30万元以上的年薪。当然,也有低于这个数字的,比如胡卫东、郑武、李晓勇等人,他们的年收入都徘徊在20万元左右。
1999年前后,CBA球员的薪水再度上涨,以出手阔绰的广东宏远为例,他们主力球员的年薪已经超过30万元,而不算有钱的山东队的主力队员年收入也达到了6位数。到了2005-2006赛季,名次靠前的几支球队的当家球星年薪一般都能达到60至80万元左右;一般的主力球员也能挣到20至30万元;替补及年轻队员的月薪则为2000至5000元不等。
这一时期,CBA球员最高年薪仍是巴特尔,易建联等偶像派球星年薪虽未过百万,但加上广告代言等收入后,每年也有近200万元的进账。
总体而言,CBA职业化改革以来,广东宏远一直都是球员们梦寐以求的东家,他们和新疆这两大豪门,每年俱乐部的投入都在1000万元左右。一般俱乐部则为700万至800万元。俱乐部投入大,花在球员身上的钱自然会多一些,尤其是当家球星的身价。据悉,不少俱乐部的当家球星其年薪都能占到球队总薪金的一半左右,例如胡卫东、孙军等人在当打之年便是如此。
尴尬·月薪1500元“板凳”回流低级联赛
尽管CBA球员的薪水已经随着职业化改革的发展有所提升,不过论提升速度以及提升幅度,篮球远远不及提早一年进行职业化的足球。就球员收入而言,CBA球员的年薪可能有点拿不出台面。
自从足球职业联赛开始后的第二个赛季,“很多穷光蛋成了百万富翁”,这是中国足坛老人金志扬的话。可是,直到今天为止,CBA球员中年薪能达到100万的也不过就数得上来的那几个人。事实上,在多数CBA俱乐部中,主力球员能拿到30来万的年薪已经不错。在那些以年轻球员为主的球队中,最高年薪能达到10万的寥寥无几,不少人都是一个月才拿4000元左右,甚至还有少数球员只得到1500元的月薪。
此外,一些球队中打不上球的小球员的收入就更可怜,这使得不少有潜力的年轻球员放弃CBA,转投低级别联赛。据记者了解,由于教练员的战术安排,一名原本很有潜力的球员在一支CBA北方球队中上场机会很少,月薪2000元,为了谋求发展,此人随后转投低级别的联赛,月薪直接涨到8000元。
上述情况并非个例,CBA联赛改革12年来,出现如此的“回流”确实很尴尬。如何解决,恐怕更为尴尬——要杜绝上述现象就要加薪,指望本就不盈利或者盈利很少的俱乐部再拿钱给年轻人涨工资似乎不太现实,难不成要篮管中心掏腰包?如果听之任之,岂不是给中国篮球的倒退埋下祸根?所以说,这是个两难抉择。
二、亚洲最强足球俱乐部
亚洲足球俱乐部排名如下:
1.利雅得新月(沙特)
2.全北现代(韩国)
3.蔚山现代(韩国)
4.浦项制铁(韩国)
5.浦和红钻(日本)
6.仁川联(韩国)
7.首尔FC(韩国)
8.横滨水手(日本)
9.神户胜利船(日本)
10.上海海港(中国)
11.川崎前锋(日本)
12.大邱FC(韩国)
13.浙江(中国)
14.波斯波利斯(伊朗)
15.武里南联(泰国)
16.山东泰山(中国)
17.沙迦FC(阿联酋)
18.广岛三箭(日本)
19.吉达迹散兄联合(沙特)
20.利雅得胜利(沙特)
足球俱乐部相关说明:
1.足球俱乐部是足球职业化、专业化的标志,球员在此机构中以足球为职业。此外,《足球俱乐部》是一本创刊于1993年的文化综合类期刊,主要报道国际和国内足坛热点。
2.足球俱乐部的收入来源包括门票销售、广告经营、转播权转让、足球彩票、公司赞助、出版足球刊物、球员转会费、定制球场座椅等。
关于最早足球俱乐部的历史:
1.英国谢菲尔德足球俱乐部(Sheffield FC)是世界上第一个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857年10月24日。
2.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足球为蹴鞠团。杭州齐云社是中国最早的蹴鞠团体,比曼联足球俱乐部早诞生800年。
3.齐云社是单项运动协会的早期形式,可视为足球俱乐部的原型。
4.香港南华队是第一个华人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08年。
5.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是中国大陆成立最早的一家职业俱乐部,成立于1992年12月31日。
三、中国足球俱乐部烧钱有多恐怖
刚结束的2017冬季转会窗口因为缺少大牌和重量级交易而有些无聊。但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冬窗也意义非凡。因为两个数据说明,足坛的冬季转会市场再也不是欧洲联赛一家独大了。中超已经强势杀入,甚至成为冬窗转会市场的主要角色。这也在一定程度说明中超联赛的疯狂烧钱。
一、各联赛2017冬窗开销排名中超高居第二
英超20支球队的冬天引援总花费达2.57亿欧元,是最烧钱的联赛;中超2.18亿欧元紧随其后。法甲支出1.51亿,是英超和中超之外唯一支出破亿的联赛。欧洲五大联赛中另外三家就谨慎了很多,西甲(2350万)、德甲(9926万)和意甲(9584万)的开支总和是2.1860亿,比中超的2.1879亿还略有不如。
联赛冬窗花费排名:
1英超25705万(欧元);2中超21879万;3法甲15130万;4德甲9926万;5意甲9584万;6英冠4866万;7墨超3872万;8比甲2895万;9俄超2851万;10北美大联盟2612万;11土超2383万;12西甲2350万;13巴甲2251万;14中甲1655万;15荷甲1267万;16葡超1135万;17德乙905万;18捷甲630万;19希超505万;20日本J1 498万。
二、冬窗十大转会中超占据一半席位
冬窗交易TOP10中有一半席位被中超给占据,再次说明了中超的土豪性质。这其中,上海上港花费6000万欧引进的奥斯卡成为今年的冬窗标王。
前10交易排名:
1.奥斯卡(切尔西-上海上港)转会费:6000万欧元
2.德拉克斯勒(沃尔夫斯堡-巴黎圣日耳曼)转会费:4000万欧元
3.热苏斯(帕尔梅拉斯-曼城)转会费:3200万欧元
4.格德斯(本菲卡-巴黎)转会费:3000万欧元
5.帕耶(西汉姆联-马赛)转会费:2930万欧元
6.伊格哈洛(沃特福德-长春亚泰)转会费:2330万欧元
7.施奈德林(曼联-埃弗顿)转会费:2290万欧元
8.张呈栋(北京国安-华夏幸福)转会费:2044万欧元
9.维特塞尔(圣彼得堡泽尼特-天津权健)转会费:2000万欧元
10.帕托(比利亚雷亚尔-天津权健)转会费:1800万欧元
10.帕沃莱蒂(热内亚-那不勒斯)转会费:1800万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