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男足为什么这么差劲
国足到底有哪些痼疾呢?我认为,国足起码有以下三大痼疾:
一、进攻无力,缺少配合。
纵观中国对新西兰的比赛,表面上中国队占了上风。上半场前三十多分钟,下半场失球后的二十多分钟,球权基本都在中国队一方,控球率远比新西兰高,优势尽在中国队一边。但是就是打不开局面。为什么?仔细想想,中国队也不可能进球。中国队的进攻,有几次能达到对方禁区?即使到禁区边上,也一一被对方化解了。唯一在禁区里的两次,都是先下底,再传中,但运气不佳,都击中门柱或横梁,没有破门。整场比赛,看点也就这么点,其它时间,国足队员都在疲于奔命。中国队进的那一球,是乱军中取胜,说白了,就是瞎猫碰见死老鼠,开出的球正好砸在董方卓的头上,顺势一摆,球进了。
至于中国球员的表现,也都尽力了,但都是各自为阵,没一点配合。后卫拿到球后,一个大脚,拼命地朝前传,唯恐在自己后方被对方抢断;前锋呢,只好拼了命地去追,白白地消耗了体力。后卫的脚法也太臭,十有八九不能准确地传到前锋脚下,大好的机会,就这样一瞬间失去了。队员间就像一盘散沙,乱糟糟的,三条线不是离得太远就是挤在一起,没有一点章法。好几次,一个队员传出球(记不清几次、那个球员、什么时间)后,发力朝前跑,想和队友做撞墙式配合,可接球队员根本就没这个意识。可怜韩鹏,满世界追着球跑,特点一点都发挥不出来,再也没有了在鲁能的潇洒。我不懂,是球员不会呢,还是教练没要求,或是接球的球员长时间没碰球,想好好过过瘾。总之,占了上风的中国队没有一丁点配合,进攻乏力,今天踢平了新西兰,应该是很幸运的了。
中国队的表现,并不是今天偶尔为之。看看中国队世界杯预选赛二十强赛中的表现,哪一次不是如此。如此顽疾,竟没人看出?悲哀,中国足球队的悲哀,中国亿万球迷的悲哀,正如我在国足二十强赛出局时写的《中国球迷的悲哀》。
二、后卫无能,盯球不盯人。
中国队占尽场上优势,可就是先丢球了。并不是对方有多么好的技术和配合——如果是那样,我们也认了,也能体谅我们的足球水平低,体谅我们的球员,就像我们遭遇到西班牙、荷兰一样——可对方就两个人呀,一停、一吊,就摆脱了我们四个防守队员,形成单刀,直插空门,1:0,中国队出线希望遭受严重挑战。什么原因?无非两个:一是后卫平行站位,没有纵深防御,球员无法补位,二是后卫漏人,被对方反越位成功。我们先不说后卫平行站位(这有可能是教练特意安排)的安排有无疏漏,但后卫漏人的问题是今天先失球的罪魁祸首。我们的后卫,两眼只盯着活动的足球,全不顾身边的人,就像一只捕食的青蛙,只对活动的小目标感兴趣。看看今天球员的反应:对方球员接球后,四个防守球员眼睛都盯着接球人的脚上球,全然不顾身边只有几步远的另一个对方球员;当对方传出球时,一切都已经迟了,更可笑的是我们的防守队员竟然从相反方向转身去追。我不知道当事人李玮峰作怎样的解释,应该说,李玮峰在这场比赛中表现还不错,但就是这个失误,李玮峰难辞其咎,中国队的三分变成了一分。
我并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而是用此来说明中国队的痼疾。后卫漏人,现在好像成了中国队的习惯了,不管是世界杯预选赛,还是热身赛、友谊赛,包括今天的奥运小组赛,我们的失球,绝大多数都是源于后卫漏人。后卫“盯球不盯人”难道是今天世界足球的时尚?但我看意大利的“世界最坚固的防线”,好像后卫专门是盯人的。我们的国足,教练不知请了多少,德国的、英国的、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的,还有中国本土的;足协也换了不少人,但好像所有的人都没有意识到“后卫漏人”问题,否则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有所改观呢?
就我们国足后卫现在的状况,接下来输球是意料中的事,小组出线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是一种奢望吧,比利时比我们强,巴西更是大人玩小孩。我们的足协官员和教练应该醒醒了吧。
三、球技粗糙,却好卖弄。
说起球技,我们当然不能和小罗、梅西比。应该承认,我们的球技水平不如欧洲、美洲、非洲的球员,甚至不如亚洲的日本、韩国。
然而,我们的球员好像并不承认这一点。何以为证?你看场上,我们的国足队员,只要拿到球,总要在脚上踢它三四下,朝前带一带、朝旁倒一倒,非得两三人上来逼抢,否则是是不传的,就好象自己的球技有多高,而别人不知道一样。
结果是,短而灵的风格没了,亚洲人特有的灵活葬送了,不知何时何地学起了英国人的长传冲吊,可惜我们不能长成英国人的个子;
结果是,创造出来的一点空档被对方补位了,机会没了;
结果是,撞墙式的配合消失了,三角短传、小范围配合不见了,队员在前、后场上疲于奔命;
结果是,对方两三人一夹击,球丢了,大家赶快去堵漏洞,进攻机会转瞬逝去了;
结果是,十一个队员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没有配合,没有战术,没有章法,十一个人踢不过十个人;
结果是,力出了不少,汗流了不少,伤挨了不少,但,球还是输了,世界杯预选赛被淘汰了,奥运小组赛只存在理论上的出线了。
著名足球人张路在现场评论中不断说,一脚传球,配合配合,还举了欧洲好多例子。但中国球员好像没学过“一脚传球”,他们学的都是绝顶的足球功夫,就像电影里那样,可以用气功,把足球吸着、转着。西班牙、荷兰、意大利人,还有巴西、阿根廷人,他们没有足球功夫,没有球技,只会你传给我,我传给你,只能玩低级游戏;中国球员可是足球祖师爷的传人,继承了老祖宗蹴鞠的衣钵,不卖弄一下,何以体现“熊猫功夫”!
这就是中国足球队三大痼疾。不知什么时候能出现个真正的“医生”,医治一下这些痼疾,否则,我们这个病人就要病入膏肓了。赶快撤换那些庸医吧,也让球迷过几天舒心的日子吧。
////////////////////////////////////////////////////////////////////////////////////////////////////////////////////////////////////////////////////////////////
中国足球的土壤上结不出好果实
中国足球的负面问题有很多很多,不用笔者说,大家也能“如数家珍”地讲上几条:黑哨、假球、球员素质差、圈内一片乌烟瘴气、一切都是为了钱等等。如果是稍微跑过足球的,对足球圈有所接触的记者同志那就更是能讲上几天几夜不带停的!既然中国足球有这么多的问题,我们为何还要期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国家队还能打出好成绩呢?《真心英雄》当中唱的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中国足球在这个贫瘠却还不断有人拔苗助长的土地上,怎么可能结出好的果实呢?就算是有主场之利,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照顾,临时多浇一点水,多上一点肥,多几个人用手护着它成长(中国足球在这种“呵护”下长势还算不错),但一旦主场之利没有了,裁判不再向着我们了,多出来的水、肥料和保护它的手都撤开了,中国足球就表现出了它原有的“弱不禁风”,在日本队如行云流水的配合以及如制导导弹般精确的定位球攻击下,立刻招架不住了。
上帝给了中国人借口
这一次上帝给了爱找借口的中国人一个很好的借口:日本队的第二个进球其实是手球,让中国人有充足的理由认为自己是冤枉的!他们赛后痛骂科威特裁判的种种不是,鄙视不敢承认自己手球的中田浩二,甚至用矿泉水瓶砸向日本球迷。但这都是无济于事的,国足主要还是输在技不如人上,客观地讲,日本队第二个球,中村俊辅罚的角球位置极佳,中国队守门员刘云飞判断失误,后点完全让给了日本队的包抄队员,与其说是中田用手打进的,还不如说是中村罚出的球砸在他身上进去的,说的夸张一点,当时就算是放一个电线杆子在那,中国队还是难逃一劫,这个球怎么都是日本队的,中国队根本抢不到,只不过中田的进球方式让人无法接受,送到嘴边的肉却不用正常的方式吃进去,这个违背“常理”的吃法让中国队很气愤,但那块肉终究还是日本队的,中国队再怎么说都是没有用的。
二、民国时期的中国男足进过世界杯吗
那时中国男足没有参加世界杯,中国男足参加世界杯还要从54年开始,我就把从54年到90年之间的资料给你看看吧!
·第六届世界杯亚非区第一小组预赛(1954年5月14日-6月23日)
中国队名单:
领队:黄中
副领队:黄烈
教练:戴麟经,阿姆别尔·约瑟夫(匈牙利)
队员:
守门员:张俊秀、黄肇文
后卫:陈复赉、高筠时、王德发、王克斌、姜杰祥。
前卫:朴万福、周兴、王锡文、张京天、年维泗。
前锋:哈増光、张宏根、方纫秋、王陆、邢桂福、孙福成。
1957年05月14日(雅加达)印度尼西亚队-中国队 2:0
1957年06月02日(北京)中国队-印度尼西亚队 4:3
(张宏根,年维泗,孙福成,王陆)
1957年06月23日(附加赛·仰光)中国队-印度尼西亚队 0:0 OT
—因进球数少于对手,小组被淘汰--
·第十二届世界杯亚大区预决赛(1980年12月21日-1992年1月10日)
中国队名单:
团长:徐寅生
副团长:年维泗、杨秀武
教练员:苏永舜、张宏根、胡之钢
队员:李富胜、杨宁、许建平、林乐丰、刘志才、蔡锦标、迟尚斌、
臧蔡灵、陈熙荣、容志行、黄向东、左树生、陈金刚、古广明、
徐永来、沈祥福、王峰、杨玉敏、刘利福、刘承德、吴育华、
李福宝、黄军伟。
亚大区第四小组预赛(1980年12月21日-1981年1月4日香港):
编组赛: 1981年12月21日中国-香港 1:0(陈金刚89')
A组预赛: 1980年12月24日中国-澳门 3:0(古广明18'左树声22'容志行58')
1980年12月26日中国-日本 1:0(容志行7')
小组半决赛: 1980年12月31日中国-香港 5:4 PK(120’0:0)
小组决赛: 1981年01月04日中国-朝鲜 4:2 OT(90’2:2)
(黄向东2、陈熙荣、古广明)
亚大区决赛(1981年9月24日--11月30日主客场):
1981年09月24日(北京)中国-新西兰 0:0
1981年10月03日(奥克兰)新西兰-中国 1:0
1981年10月18日(北京)中国-科威特 3:0
(容志行25’古广明30’沈祥福58’)
1981年11月12日(吉隆坡)中国-沙特阿拉伯 4:2
(左树声60’陈金钢62’古广明77’黄向东)
1981年11月12日(吉隆坡)沙特阿拉伯-中国 0:2
(黄向东23’蔡锦标26’)
1981年11月30日(科威特)科威特-中国 1:0
亚大区附加赛:(1982年1月10日新加坡):
1982年1月10日(新加坡)新西兰-中国 2:1(黄向东74’)
--中国队列亚大区第三,未出线--
·第十三届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赛(1985年2月17日-5月19日)
中国队名单:
领队:傅明道、张俊秀
主教练:曾雪麟
队员:路建人、王振杰、傅玉斌、林乐丰、吕洪祥、贾秀全、池明华、
朱波、林强、左树生、赵达裕、李辉、杨朝晖、古广明、李华筠、
柳海光、王惠良、吴群立、唐尧东、黄德兴
亚洲东区第二大组第1小组预赛:
1985年02月17日(香港)香港-中国 0:0
1985年02月20日(澳门)澳门-中国 0:4(李华筠,林强,左树声,林乐丰)
1985年02月26日(澳门)中国-文莱 8:0(赵达裕3;柳海光2;左树声2;李辉)
1985年03月01日(香港)文莱-中国 0:4(赵达裕2;柳海光2)
1985年05月12日(北京)中国-澳门 6:0(贾秀全、李辉、杨朝晖2、王惠良、赵达裕)
1985年05月19日(北京)中国-香港 1:2(李辉)
--中国队列小组第二,小组未出线--
·第十四届世界杯亚洲区预决赛(1989年2月23日-10月28日)
中国队名单:
领队:年维泗
副领队:孙宝荣
教练员:高丰文、胡之刚、肖笃寅
队员:张惠康、傅玉斌、朱波、郭亿军、贾秀全、朱平、高升、张小文、
麦超、谢育新、段举、唐尧东、吴群立、马林、王宝山、柳海光、
孙贤禄、涂胜桥、董礼强、伍文兵。
亚洲区第五小组预赛(1989年2月23日-7月29日主客场)
1989年02月23日(广州)中国-孟加拉 2:0(王宝山51'麦超57')
1989年02月28日(曼谷)泰国-中国 0:3(唐尧东54'柳海光59'马林89')
1989年03月04日(达卡)孟加拉-中国 0:2(王宝山25'马林61')
1989年07月15日(沈阳)中国-伊朗 2:0(柳海光73'张小文78')
1989年07月22日(德黑兰)伊朗-中国 3:2(麦超62'马林65')
1989年07月29日(沈阳)中国-泰国 2:0(贾秀全1'马林3')
亚洲区决赛(1989年10月12-28日新加坡)
1989年10月12日中国-沙特阿拉伯 2:1(麦超68'77')
1989年10月17日中国-阿联酋 1:2(唐尧东61')
1989年10月20日中国-韩国 0:1
1989年10月24日中国-朝鲜 1:0(谢育新83')
1989年10月28日中国-卡塔尔 1:2(马林76')
——两个“黑色三分钟”,未出线——
另外:李惠堂1905年出生于香港,身高1.80米,司职前锋。他与1946年41岁时“挂靴”退伍,中国男足参加世界杯时他已经退了。所以,他没有带过中国男足参加世界杯,但早期的远东运动会和奥运会倒是有参加和带过队!
希望这些可以帮到你……
三、中国男足球教练是谁
姓名:高洪波性别:男民族:回族生日:1966年1月29日身高:179cm体重:66kg籍贯:北京丰台曾效力俱乐部:北京国安新加坡中峇鲁广州松日曾执教球队:广州松日队中国国少队厦门蓝狮队长春亚泰队现执教球队:中国国家队
球员生涯
冷面杀手,这是那个时代球迷给他的绰号。消瘦的身材,冷峻的外表,拙于奔跑但善于跑位,速度不出众但在最关键的抢点、捡漏方面却显示出超群的速度,总能出其不意的出现在门前最危险的地带,并一招致命。20年来,论射门的功夫,高洪波可谓木秀于林,独领风骚。他是天生的射手。在孩童时代,几乎放弃训练的高洪波幸以被徐根宝发现其惊人天赋,并将其一手带大,师徒之恩胜于父子。 1985年随中青队征战亚青赛,19岁的高洪波作为首席射手催城拔寨,包揽全队所有5粒进球,拿到了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个亚洲冠军。同年征战苏联世青赛,高洪波打入英格兰队2球,率领全队杀入八强,风头出尽。 1988年开始,高洪波长期在徐根宝的国家二队效力。由于时任国家队主教练高丰文与徐根宝的个人恩怨,作为徐根宝嫡系,才华横溢的高洪波始终无法正式跨入国家队大门,孤星血泪勇冠三军,报国无门的高洪波在国家队杀了个三进三出。直到1991年以后,高洪波始正式入选国家队,时年已26岁,这一等待,逝去的是长达6年的青春年华。在职业化之前为北京队效力期间,1991年获全国足球甲级联赛银靴奖,1992年以11粒进球获全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金靴奖。 1993年进入高洪波的颠峰时期,在国家队高洪波身披8号战袍出任前腰,成为国家队无可动摇的首席射手。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上,高洪波为中国队攻入多球,最后饮恨伊比尔德,成为正处颠峰时期的高洪波一生最大的遗憾。 1994年中国启动职业联赛,体能没有任何优势的高洪波因俱于12分钟的威慑,远走新加坡加盟中峇鲁队征战新加坡联赛一年。他是个天生的杀手,轻轻松松拿了当年新加坡联赛的最佳射手,并帮助球队获得当年新加坡总统杯。 1995年重新回归甲A联赛,身披18号战袍随国安队征战,高洪波的射手本色不减,在相当一部分比赛替补出场的情况下,在联赛进球排行榜上仅次于当年大红大紫的范志毅,夺得银靴奖。 1997年以当年标王身份转会徐根宝执教的广州松日队征战甲B联赛,与魏意民形成双剑合璧,在恩师手下如鱼得水的高洪波以18个进球获甲B联赛的最佳射手,为松日队重返甲A立下汗马功劳。凭其联赛出色的状态,在1997年,已经31岁的高洪波重新入选戚务生的国家队,参加了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小组赛的比赛,并且在主场对越南一役中披挂上阵,这是高洪波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次身披国足战袍为国家效力。与出生在70年代的球员比,高洪波是生不逢时的,在其职业生涯中仅有2年在国家队担任主力,以来长期报国无门,令人希嘘感叹。1998年初,一代天才高洪波挂靴,球员时代的高洪波结束了。
执教历程
1999年,高洪波担任了广州松日队主教练,当时年仅33岁的高洪波算得上是甲A联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少帅,取得了3∶2逆转双冠王山东鲁能,1球胜北京国安等多场经典胜利,初步展现了出色的临场指挥能力,广州媒体一度喊出了松日夺冠口号,但由于松日集团停止输血,半个赛季后高洪波选择了离开,远走欧洲自费深造。 2000年回国之后,高洪波任国少队主教练,率队在亚少赛小组赛中成功淘汰韩国队。然而在决赛阶段开始前,中国足协对国少适龄球员进行了骨龄测试,大多数球员被查出超龄,国少队不得不临时征召年龄更小的球员出战决赛阶段的比赛,结果以6比2胜尼泊尔,4比0胜缅甸,2比3负于主场作战且拥有多名超龄球员的越南,1比7负日本,最终获得第5名,未能获得世少赛参赛资格。 2001年,任上海中远队助理教练,协助主教练徐根宝带队冲上甲A。 2003年,高洪波竞聘成功进入中国国家队教练组辅佐哈恩,2004年在国家队与科威特队的比赛结束后,高洪波主动离开了国家队助理教练的位置。 2004年,高洪波任厦门蓝狮队主教练,获当年中甲联赛季军。次年(2005年),率队获得中甲联赛冠军,成功冲超。2006年,率厦门队获得中超第8名。 2007年任长春亚泰队主教练,当年带领球队历史性的获得中超联赛冠军。 2008年7月5日,长春亚泰队正式宣布高洪波下课。导火索是高洪波要求俱乐部将杜震宇等主力球员下放预备队,遭到俱乐部的拒绝。 2009年,担任中国国家队新一任主教练 2009年5月29日晚,率领新一届中国国家队在上海以1:1逼平世界劲旅德国队,取得不错的开门成绩。 2009年6月1日友谊赛中国队1:0战胜亚洲劲旅伊朗队(首场胜利)。 2009年6月4日友谊赛中国队1:4惨败于沙特(首场失利)。 2009年7月18日友谊赛中国3:1巴勒斯坦 2009年7月25日友谊赛中国3:0吉尔吉斯斯坦 2009年8月12日友谊赛中国1:1战平新加坡(5:4点球取胜) 2009年8月15日友谊赛 0:0马来西亚 2009年9月9日友谊赛 0:0塞内加尔 2009年9月30日友谊赛中国4:1博茨瓦纳 2009年11月8日友谊赛中国2:2科威特 2009年11月14日亚洲杯预选赛中国 2:0黎巴嫩 2009年11月22日亚洲杯预选赛中国 1:0黎巴嫩 2009年12月30日友谊赛中国2:2约旦 2010年1月6日亚洲杯预选赛中国0:0叙利亚 2010年1月17日亚洲杯预选赛中国 2:1越南 2010年2月6日东亚锦标赛中国 0:0日本 2010年2月10日东亚锦标赛中国队3:0大胜韩国队,结束了32年不胜韩国队的尴尬历史。 2010年2月14日(农历大年初一)中国男子足球队2:0战胜中国香港队以2胜1平的战绩第2次在东亚锦标赛中勇夺冠军。 2010年3月4日友谊赛中国0:2葡萄牙 2010年5月19日友谊赛中国3:0勒沃库森,结束了6年不胜欧洲球队的尴尬历史。 2010年6月5日世界杯热身赛法国0:1中国,这是继1984年赢了阿根廷26年后中国队再次战胜世界冠军队。
执教成绩
1999年甲A联赛广州松日队(共9场 3胜2平4负中途辞职) 1999年足协杯广州松日队(共1场 1平中途辞职) 2000年亚少赛中国国少队(共7场 4胜1平2负第5名) 2004年中甲联赛厦门蓝狮队(共32场 13胜14平5负第3名) 2004年足协杯厦门蓝狮队(共1场 1负止步首轮) 2005年中甲联赛厦门蓝狮队(共25场 19胜4平2负冠军) 2005年足协杯厦门蓝狮队(共7场 4胜1平2负 4强) 2006年中超联赛厦门蓝狮队(共28场 9胜11平8负第8名) 2006年足协杯厦门蓝狮队(3场 1胜2负 8强) 2007年中超联赛长春亚泰队(28场 16胜7平5负冠军) 2008年中超联赛长春亚泰队(10场 3胜2平5负中途下课) 2008年亚冠联赛长春亚泰队(6场3胜3平小组未出线)自1999年初以来,至2009年为止,以主教练身份共指挥187场正式赛事,取得了88胜33平41负的成绩。 2010年2月10日,带领中国队3:0完胜韩国,打破困扰中国32年的恐韩症。 2010年2月14日,带领中国国家队取得东亚四强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