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足越来越烂的根源?对国足的经典评论

来源:24直播网

一、评论中国足球经典语句

评论中国足球经典语句:

1、中国足球,未来可期。

2、中国足球,潜力巨大,但需挖掘。

3、中国足球,尚需努力,才能达到世界水平。

4、中国足球正在逐步崛起。

5、中国足球的球员技术与意识都在提高。

6、青少年培训是中国足球的关键。

7、中国足球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投入。

8、只有持续努力,才能实现中国足球梦想。

9、中国足球市场潜力巨大,商机无限。

10、中国足球需要加强与国际足球的交流与合作。

11、中国足球的明天会更好。

12、球员的职业素养决定中国足球的高度。

13、中国足球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关注。

14、教练团队的水平直接影响中国足球的发展。

15、改革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必由之路。

16、中国足球需要培养自己的足球文化。

17、投入与产出成正比,中国足球值得期待。

18、中国足球,要敢于梦想,敢于拼搏。

19、只有通过比赛,才能真正检验中国足球的实力。

20、中国足球正在逐步走向正轨。

21、中国有能力举办世界级的中国足球赛事。

22、中国足球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

23、持续的努力和拼搏,才能创造中国足球的辉煌。

24、中国足球,加油!相信你可以走向世界舞台。

25、中国足球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

26、中国足球,任重道远。

27、中国足球是中国的弱项,但却是中国体育的一部分。

28、中国足球需要自我革新,才能迎头赶上。

29、中国足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

30、只有通过科学训练和合理规划,才能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

31、中国足球需要加强基层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球员。

32、中国足球需要与国际接轨,学习先进的足球理念和技术。

33、中国足球需要建立自己的青训体系,培养更多的优秀年轻球员。

34、中国足球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

35、中国足球未来不可限量,球员还需努力拼搏。

二、国足最新评论

国足输了,这一次只不过把仅有的遮羞布给彻底揭开了,输的很干脆,输的很彻底。尽管我们4比0战胜了新加坡,但是这一切都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了,只是想说中国每每到最后的荣誉战时,总是发挥的奇好,而关键要获胜的比赛时,总是输的一败涂地。真不知道该如何来说这一支国足?

死缓到最后的立即执行,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这让一次又一次期盼着国足走向世界杯大门的我们来说,确实很受伤。虽然这样的结果我们早就在冥冥之中有了预料,但是我们不死心的希望总是一次一次地不断降格,从无限可能到充满着可能再到理论上之可能然后再到绝无可能,足球就这样滚开了我们的视线,世界杯的大门变得遥不可及。

国足还能进世界杯吗?这是一个大问题,这已经不是四年一次的问题,而是太遥不可及的问题,我们曾把希望给了卡马乔,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一次没有进也是正常,在反赌打假的足球圈子中根本就没有沉寂了多久,凭什么我们就可以踢出高水平的比赛,这关键还在于我们的足球技术培养。

比赛中,我们的锋线不尖锐,临门一脚的感觉一直靠不上谱,还有我们的中场传球不到位,我们比赛中奔跑意识与接球意识还有判别意识都不到位,你如何指望他们来一个大反击?磕磕绊绊进世界杯,不如带着技术去闯一下,这次不行,可以留待下一次。

接下来,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赛事,那不如好好关起门来练练兵,如果真的要从娃娃抓起,也应该可以着手去做。对于教练,再强的教练没有再好的兵又能如何?我们从洋教练换到国内的再从国内的换到外国的,走过了多少路,找来了多少有水平的教练,为什么我们在这条路上总是不归路?这说明不是教练的问题,应该要从自身找原因了。

不要怀任何希望凭空跳了,也不要指望我们足球水平可以一日增进,还是老老实实的踢球,老老实实的苦练基本功吧,只有这样我们的足球才真正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我希望我们的足球如灰太郎说的一样:我一定会回来的。

三、对国足的经典评论

对于国足最经典的评价是白斩鸡。

在2010年2月10日的东亚四强赛上,中国3-0完胜韩国,打破32年逢韩不胜的魔咒。2010年2月14日,2010年第4届东亚锦标赛在日本东京国立霞丘竞技场鸣金收兵。经过三轮共六场比赛的激烈争夺,最终中国队以2胜1平且“零失球”的不败战绩,夺得了本届赛事的冠军。

国足的高度评价

把球停到自己脚下10毫米的后卫,是巴西球员。把球停到自己脚下10厘米的后卫,是西班牙球员。把球停到自己脚下10分米的后卫,是德国球员。把球停到自己脚下100米,并形成射门,迫使对方门将做出扑救的后卫,是中国球员。

能够做出50米外精确长传,找到场上队友的球员,是英国球员。能够做出5米内精巧二过一的球员,是阿根廷球员。能够做出5米内短传传丢,并且后卫前锋隔着50米就玩二过一的球员,是中国球员。

能够在30米外劲射破门的球员,是德国球员。能够通过精妙配合在门前3米打空门得手的球员,是葡萄牙球员。能够在罚点球时把角旗打翻的球员,是中国球员。

四、说说你对中国足球的看法

一、进攻无力,缺少配合。

纵观中国对新西兰的比赛,表面上中国队占了上风。上半场前三十多分钟,下半场失球后的二十多分钟,球权基本都在中国队一方,控球率远比新西兰高,优势尽在中国队一边。但是就是打不开局面。为什么?仔细想想,中国队也不可能进球。中国队的进攻,有几次能达到对方禁区?即使到禁区边上,也一一被对方化解了。唯一在禁区里的两次,都是先下底,再传中,但运气不佳,都击中门柱或横梁,没有破门。整场比赛,看点也就这么点,其它时间,国足队员都在疲于奔命。中国队进的那一球,是乱军中取胜,说白了,就是瞎猫碰见死老鼠,开出的球正好砸在董方卓的头上,顺势一摆,球进了。

至于中国球员的表现,也都尽力了,但都是各自为阵,没一点配合。后卫拿到球后,一个大脚,拼命地朝前传,唯恐在自己后方被对方抢断;前锋呢,只好拼了命地去追,白白地消耗了体力。后卫的脚法也太臭,十有八九不能准确地传到前锋脚下,大好的机会,就这样一瞬间失去了。队员间就像一盘散沙,乱糟糟的,三条线不是离得太远就是挤在一起,没有一点章法。好几次,一个队员传出球(记不清几次、那个球员、什么时间)后,发力朝前跑,想和队友做撞墙式配合,可接球队员根本就没这个意识。可怜韩鹏,满世界追着球跑,特点一点都发挥不出来,再也没有了在鲁能的潇洒。我不懂,是球员不会呢,还是教练没要求,或是接球的球员长时间没碰球,想好好过过瘾。总之,占了上风的中国队没有一丁点配合,进攻乏力,今天踢平了新西兰,应该是很幸运的了。

中国队的表现,并不是今天偶尔为之。看看中国队世界杯预选赛二十强赛中的表现,哪一次不是如此。如此顽疾,竟没人看出?悲哀,中国足球队的悲哀,中国亿万球迷的悲哀,正如我在国足二十强赛出局时写的《中国球迷的悲哀》。

二、后卫无能,盯球不盯人。

中国队占尽场上优势,可就是先丢球了。并不是对方有多么好的技术和配合——如果是那样,我们也认了,也能体谅我们的足球水平低,体谅我们的球员,就像我们遭遇到西班牙、荷兰一样——可对方就两个人呀,一停、一吊,就摆脱了我们四个防守队员,形成单刀,直插空门,1:0,中国队出线希望遭受严重挑战。什么原因?无非两个:一是后卫平行站位,没有纵深防御,球员无法补位,二是后卫漏人,被对方反越位成功。我们先不说后卫平行站位(这有可能是教练特意安排)的安排有无疏漏,但后卫漏人的问题是今天先失球的罪魁祸首。我们的后卫,两眼只盯着活动的足球,全不顾身边的人,就像一只捕食的青蛙,只对活动的小目标感兴趣。看看今天球员的反应:对方球员接球后,四个防守球员眼睛都盯着接球人的脚上球,全然不顾身边只有几步远的另一个对方球员;当对方传出球时,一切都已经迟了,更可笑的是我们的防守队员竟然从相反方向转身去追。我不知道当事人李玮峰作怎样的解释,应该说,李玮峰在这场比赛中表现还不错,但就是这个失误,李玮峰难辞其咎,中国队的三分变成了一分。

我并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而是用此来说明中国队的痼疾。后卫漏人,现在好像成了中国队的习惯了,不管是世界杯预选赛,还是热身赛、友谊赛,包括今天的奥运小组赛,我们的失球,绝大多数都是源于后卫漏人。后卫“盯球不盯人”难道是今天世界足球的时尚?但我看意大利的“世界最坚固的防线”,好像后卫专门是盯人的。我们的国足,教练不知请了多少,德国的、英国的、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的,还有中国本土的;足协也换了不少人,但好像所有的人都没有意识到“后卫漏人”问题,否则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有所改观呢?

就我们国足后卫现在的状况,接下来输球是意料中的事,小组出线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是一种奢望吧,比利时比我们强,巴西更是大人玩小孩。我们的足协官员和教练应该醒醒了吧。

三、球技粗糙,却好卖弄。

说起球技,我们当然不能和小罗、梅西比。应该承认,我们的球技水平不如欧洲、美洲、非洲的球员,甚至不如亚洲的日本、韩国。

然而,我们的球员好像并不承认这一点。何以为证?你看场上,我们的国足队员,只要拿到球,总要在脚上踢它三四下,朝前带一带、朝旁倒一倒,非得两三人上来逼抢,否则是是不传的,就好象自己的球技有多高,而别人不知道一样。

结果是,短而灵的风格没了,亚洲人特有的灵活葬送了,不知何时何地学起了英国人的长传冲吊,可惜我们不能长成英国人的个子;

结果是,创造出来的一点空档被对方补位了,机会没了;

结果是,撞墙式的配合消失了,三角短传、小范围配合不见了,队员在前、后场上疲于奔命;

结果是,对方两三人一夹击,球丢了,大家赶快去堵漏洞,进攻机会转瞬逝去了;

结果是,十一个队员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没有配合,没有战术,没有章法,十一个人踢不过十个人;

结果是,力出了不少,汗流了不少,伤挨了不少,但,球还是输了,世界杯预选赛被淘汰了,奥运小组赛只存在理论上的出线了。

著名足球人张路在现场评论中不断说,一脚传球,配合配合,还举了欧洲好多例子。但中国球员好像没学过“一脚传球”,他们学的都是绝顶的足球功夫,就像电影里那样,可以用气功,把足球吸着、转着。西班牙、荷兰、意大利人,还有巴西、阿根廷人,他们没有足球功夫,没有球技,只会你传给我,我传给你,只能玩低级游戏;中国球员可是足球祖师爷的传人,继承了老祖宗蹴鞠的衣钵,不卖弄一下,何以体现“熊猫功夫”!

五、外界如何评价国足

外界对国足的评价是复杂多元的,既有批评和质疑,也有鼓励和支持。

在近年来,中国足球在国际比赛中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国足在某些重要比赛中的不佳表现,让一些球迷和媒体感到失望,他们批评球队缺乏实力和有效的战术体系。例如,在亚洲杯和世界杯等国际赛事中,国足多次在小组赛阶段就被淘汰,这引发了对球队能力和教练水平的质疑。

同时,国足也面临着一些体制和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有评论指出,中国足球在青少年培养和基层足球发展上投入不足,这导致了人才储备的不足和竞技水平的相对落后。此外,一些腐败和不良管理的问题也曾困扰中国足球,进一步损害了其形象。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国足也拥有一批忠实的球迷和一些令人鼓舞的表现。有一部分人认为,国足正在逐步改进,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他们肯定了一些球员的个人能力和努力,以及国家队在技战术上的进步。

例如,归化球员的加入和外籍教练的引进被看作是提高国足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国内联赛的发展也为年轻球员提供了更多锻炼机会,有望培养出更多优秀球员。

总体而言,外界对国足的评价是多面的,既包含了对其当前表现的批评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也看到了球队在努力改进和积极寻求突破的可能性。这些评价反映了公众对中国足球的关注和希望,也促使相关方面继续努力提升中国足球的水平。


24直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