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足协归体育总局管吗 中国足坛出事了

来源:24直播网

一、中国足坛出事了

中国足坛赌球事件:

一场境外赌球事件点燃了中国足坛反赌球的导火索,反赌球风暴乍起。

以前辽足球员王鑫为突破口,中国足坛积弊多年的假球、赌球黑幕正在被拉开。

公安部一副局长“卧底”足协10年,司法强势介入足坛的决心已经宣告:中国足球将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重新洗牌。

在中超中甲会议宣布司法机关全面介入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后的8个月后,指向利用赌球操纵足球比赛的调查终于获得实质性突破,共约20名涉案嫌犯被公安部门采取强制措施。

2009年4月,山西陆虎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前辽宁足球队队员王鑫因参与赌球在辽宁落网。此后,相继有足球界的“大佬”王珀、原广州市足协秘书长杨旭、山西陆虎足球俱乐部原助理教练丁哲等人被辽宁警方调查。同时被调查的还有3名“中间人”,他们涉嫌的罪名是“商业贿赂”罪。上述几人成为第一批因为参与赌球被刑事拘留的足球界人士。

王鑫等人被拘捕,拉开了中国足坛“扫赌打黑”的序幕。

公安部门对赌球的调查并没有止步于辽宁,迅速延展至山东、武汉、厦门、广州、陕西等数个省、市。包括俱乐部经理、教练、球员、足协官员在内的十多人被警方调查,上百相关人员接受警方询问。

“红色通缉令”揪出赌球第一人

在被抓捕7个月后,王鑫以“足坛赌球第一人”的面目出现在了媒体上。有足球记者推测,王鑫极有可能不是在退役后才开始从事赌球行当的。“在做球员的时候,这小子参与的多场比赛都存在疑点。”

此次王鑫事发,并非在国内联赛中赌球,而是因为2009年年初国际刑警组织新加坡国家中心局向中国公安部发出的一份红色通缉令。

红色通缉令的内容显示,2007年,王鑫在新加坡注册辽宁广原足球俱乐部,担任总经理兼领队。2007年3月至11月,王鑫在率领辽宁广原队征战新加坡联赛的过程中,以13万元的贿金,收买自己球队的8名球员。2008年,新加坡司法机关指控王鑫和他球队部分队员涉嫌操纵比赛结果,王鑫以在国内有官司应诉为由回到中国,拒不回新加坡接受审判。新加坡司法机关请求中国公安机关协助抓捕王鑫。

王鑫归案后,辽宁省公安机关并没有将其送回新加坡接受审判,而是作出了对王鑫立案侦查的决定。

经过调查,办案人员发现,在退役后,王鑫除了在新加坡打假球外,在中国内地足球联赛的一些场次中,同样有操纵比赛和赌球的“痕迹”。

到目前为止,警方唯一披露的消息称,在2006赛季中甲第17轮,广州医药足球俱乐部对阵山西陆虎足球俱乐部,为了稳妥拿到三分,在比赛前出现了幕后交易。

已被刑拘的王鑫后来回忆说,当时任山西陆虎俱乐部总经理的王珀给他打电话,通知他去广州,说丁哲已经联系好了广州医药足球俱乐部。到广州后杨旭交给他20万元。

拿到钱后,王鑫随后要求队员输球,不仅要输,还要多输,并且设计了以1∶5悬殊比分输球的比赛结果。

比赛当天,王鑫和王珀没有去球赛现场,而是去了东莞进行赌球。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警方已经侦破的几场比赛中,都是“假、赌”结合。假球都是为赌球而产生。“现在国内的中超联赛和中甲联赛大都已经在赌球集团的控制之下。”

王鑫赌球案的案情不仅惊动辽宁警方,也惊动了公安部。在案件上报后,公安部立即责成辽宁省公安厅全力操办、全国各公安系统积极联动,一场史无前例的中国足坛抓赌行动正式启动。

王珀或引发足坛“地震”

王鑫赌球案,让一个人重新“出现”在社会公众的视野里。那就是王鑫在山西陆虎俱乐部任职时的顶头上司——王珀。这个52岁的男人曾经在中国足坛异常活跃,已然消失很久。事实上,即使没有王鑫赌球的事情败露,在警方得到的其他有关赌球的线索中,王珀也被多次提及。

王珀被警方逮捕后,他的斑斑劣迹再次被媒体翻了个底朝天:玩死5支球队,给球员下药,软禁教练,拖欠球员薪酬,被列入中国足协黑名单,足球界“大佬”的称号当之无愧。舆论普遍认为,一旦打开王珀这个缺口,那么中国足坛很可能会经历一次“地震”。

消息人士称,从2003年至2007年,王珀先后入主陕西国力、西藏惠通等6家俱乐部。“正是他肆无忌惮地赌球、打假球,玩死了这几支球队。”

2003年9月21日第16轮甲A联赛素有“西北狼”之称的陕西国力队竟然以1∶5败给四川冠城队。

有知情人士透露,仅此一役,王珀就从澳门庄家处赢得了7000万元,使得此后澳门庄家不敢再开国力盘赌球。当年那支国力队已经保级无望,便在多场关键比赛中涉嫌放水。

王珀被抓后,刘宏伟、阎毅也相继被警方控制。坊间传言,两人被警方控制,均与王珀有着很大关联。甚至有媒体报道称,是王珀“出卖”了这些昔日合作伙伴。

阎毅是王珀的旧部。2004年,阎毅从武汉队转会到陕西国力队,认识了王珀。国力的很多场次王珀为了控制结果,不让江洪上场,而指定阎毅。阎毅与王珀不清不楚的关系,注定王珀落网后,他被抓是“迟早的事”。

相对于阎毅,刘宏伟和王珀的关系疏远得多。刘宏伟被拘,在足球圈外人士看来,多少有点出乎意料。但是,青岛海利丰队在中甲联赛的前几年,屡次在比赛中诡异失利或神秘取胜。

有圈内人士称,是青岛海利丰队与陕西国力队的一场“假球”把刘宏伟拖下了水。

媒体猜测,在中甲联赛的前几年,刘宏伟和王珀之间很可能是“盟友”关系。

王珀建立起的这种“盟友”关系正在被摧毁。随后,将有更多的人被牵扯出来。

足坛扫赌风暴已酝酿近10年

席卷大江南北的中国足坛扫赌打假风暴还在继续。但是,很多球迷在大快人心之余,又担忧这场风暴最终不了了之……当年的“足坛第一黑哨”龚建平被以受贿罪判刑后,那场急风暴雨式的“扫黑风暴”戛然而止。这一次,是否会往日重现?

中国足坛最早的赌球案例可追溯到1999年甲A联赛最后一轮的“渝沈之战”。在那场比赛中,至少有6支俱乐部被证明打假球。

中国足协对于“渝沈之战”这样严重的假球事件竟然也只作出了“消极比赛”的处理。

也许正是连“渝沈之战”这样的丑闻都能被轻描淡写,中国足球联赛中的假球、赌球开始愈演愈烈,甚至达到肆无忌惮的程度。2001年,中国足坛再次爆出同一轮多支球队联合打假球的事件,史称“甲B五鼠案”。

“甲B五鼠案”让国家有关领导震怒。中国足协对参与打假球的5家俱乐部作出了30万~80万不等的罚款,对负责人进行了严重警告,同时将替俱乐部送钱的方信终等6名球员逐出足球圈,并罚款10万元。就是这样一份处罚决定,从“甲B五鼠案”发一直锁在中国足协的抽屉里,直到8年之后才面世。

两轮足坛打假治黑下来,没有任何实质性斩获。

中国足坛第三次掀起扫黑反赌风暴后,一些圈内人士将假球、赌球泛滥的矛头对准了足球主管部门——中国足协。

2006年,有媒体记者在有证人证据的情况下找到中国足协,举报赌球案件,但结果却石沉大海。“因为足协管理缺位,才给做假球、赌球的人以可乘之机。”一位体育界人士说。

也正是考虑到中国足协在打击假球、赌球方面的“暧昧态度”,从2002年世界杯结束后,公安部等部门开始派专人关注和调查中国职业联赛的赌球、假球。

2001年5月22日的中国足协联赛工作会议,公安部派出该部治安局副局长吴明山作为代表出席。2003年8月,吴明山当选为中国足协副主席。

公安部门的强势介入,让查处赌球取得很大的突破。现在,公安机关已经开始收网。

一位知情人这样期待,“我希望更大的行动,更彻底的行动……”

这样的行动,也许不会太远了。

二、如何看待中国足球的未来

足球对中国的启示》说,抛开无稽的幻灭,中国足球的命运其实从来就在中国人自己脚下。依据30多年的沧桑教训,可以总结出有三大关键要素:首先须坚决反腐;再者,须认清自身特点情况下找出最佳选择;第三,社会明显短视和功利,需要认识到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

文章摘编如下:

2010年世界杯足球大赛的锋火即将在南非燃起。世界体育强国的各路豪杰正陆续抵达赛场。但可惜的是,中国巨龙却依旧难以如期亮剑世界杯。

笔者依然记得中国首次电视实况转播世界杯足球比赛是在1978年,其壮丽的瞬间与酣畅的境界,令东方大国的亿万球迷难以忘怀,并从此激发了新一代中国人进军世界杯赛场的梦想和决心。

如今,32年过去了,中国除了在2002年世界杯昙花一现却毫无建树外,就一直被世界杯拒之门外。

中国足球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开始的说法是经济实力不够,缺钱发展足球。但且不说中国足球早已是财大气粗,朝鲜不也照样昂首挺进世界杯?!

而后又有悲观论调认为,中国人种不太适于踢足球,讲究技巧的小球玩得转,而推崇力量的大球就不行了。不过这也是不值一驳,经常代表亚洲出线世界杯的朝鲜、韩国及日本,难道他们不是东亚人种,而是外星人?

看来,中国足球确实已让不少人输得心灰意冷了,好像14亿中国人里竟然挑不出11名足球精英,前去世界杯赛场上虎啸龙腾,过关斩将。

抛开无稽的幻灭,中国足球的命运其实从来就在中国人自己的脚下。笔者以为,依据30多年来的沧桑教训,可以总结出有三大关键要素:

首先,必须坚决反腐败,尤其是体制性腐败。中国足球的可悲现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本来足以令仁人志士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不破楼兰终不还”!但曾经足球的领导阶层竟然还有时间贪赃腐败?!管理体制不采取断然的全面改革措施,代之以全新的结构环境和运作规则,中国足球的失败就只能不断重演。

再者,中国足球的基本发展路径,经过30多年的坎坷反复,目前应该已经比较清晰了:即不应再盲目地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今天仿德国,明天抄巴西,而是必须在认清自身实际特点的情况下找出最佳选择。

什么是中国的实际特点?中国人不适于踢足球的泛论确实站不住脚,但也必须承认从力量体能的角度看,至少目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球员确实还与欧美强队球员的身体条件存在相当的差距。

据此,在要求中国球员不断强化自身条件的同时,应特别强调球队的整体配合默契与团队精神的培养,做到进攻时前赴后继,防守时众志成城,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争取一加一大于二的卓越团队效应,来抵消抗衡欧美球员的强悍单兵作战能力。

毕竟足球是个团体运动,个人作用和明星球员固然重要,但团队整体作战能力更是制胜关键。本来,集体主义是东亚文化的传统优势,欧美球队由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主导,个体能力是其优势,但其团队勾通默契程度应是远远不如东亚球队,从而也正是东亚球队所应大力培养发展的“扬己之长,克敌之短”杀手锏。

社会必须放弃功利短视

但中国足球在过去30多年过分为欧美足球的优势所迷惑,白白在枝节上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和人才,却一直无法认清自己的真正胜利之路,到了中国足球应该猛醒的时候了!

第三,邓小平曾精辟地指出“足球应从娃娃抓起”!但30多年来,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不成功。在欧美,家长和社会最关心孩子的就是两件事:学习和运动。

而在中国呢,估计是学习和挣钱。相比之下,中国社会明显短视和功利了,有了强健体质和竞争性格的下一代,难道还怕以后挣不到钱吗?!

否则就算能勉强挣上几个钱,单薄的身体和懦弱的性格能走得远发大财吗?难道这不是常识吗?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足球从今年起开始严打腐败,并开始以少年中国的开拓气势和团队精神重振旗鼓,可喜可贺。事在人为,中国足球当不例外!

三、关于中国足球

个人觉着1是体制的失败,中国足协受制于国家体育总局,而中国足协的领导又不懂足球,总觉着纪律管好,有热情就可以了。2还有像最近爆出的赌球假球牵扯一大部分人,可谁又能保证中超,甲A甲B以后都把赌球清干净了,以后没有赌球拉,中国式人情在足球圈里起到很大的反面作用。3俱乐部盈利的失败,很多俱乐部他都不盈利甚至是亏钱,为什么,还是体制失败的产物,中国足球进入中超时代是学习的英国英冠联赛,可人家英冠是纯市场,在中国要考虑各种因素,国情不适合4俱乐部没盈利就没钱发工资,球员教练也没激情,当然不会好好T球个人认为中国足球首先从体制上改革,和国际接轨,像球员转会,不要总想眼前利益,球员转会不论去国外国内都不应该有那什么保护条款,很扯淡,要专业管专业,不要老空掉其他官员任职足球,还有中超联赛环境绝对要干净,这样据全国之力慢慢发展,4 5年差不多了,我只是一个球迷,不同意见的莫喷


24直播网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