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足输球,为何国内一面倒的批评
因为大家都看不到国足的拼搏,我觉得国足缺少的就是一种拼搏精神!
我本人其实并不算是足球爱好者,但最近看见各大平台基本都被足球的消息覆盖了,首先是国足输给了叙利亚,大家都知道叙利亚是一个长期饱受战乱之苦的国家,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叙利亚国足的薪水跟国足相比也是天壤之别,我们国足有些全世界顶尖的教练以及全球位居前列的工资收入,但却多次被一个小国家的国足吊打,一次次让中国球迷寒心,看看曾经的国足也有过出两个亚洲足球先生的辉煌,那时候没有如今的金牌教练,没有现在的天价工资,如果说体质问题,那女足为何可以一次次醒的比赛,同样对是亚洲足球队,看看周边的日本,韩国,越南足球队,为何都比国足优秀,看看现在的国足运动员,作为一名运动员,全身上下看不见一块像样的肌肉,还不如一名健身爱好者,这样的体格如何去跟别人比赛,先不说技术,就连体质都跟不上,看国足的比赛,一个个一点精神气没有,像去散步一样,更别谈啥战术问题,所以,中国足球要想发展,我觉得必须要选择有责任心,愿意拼搏,努力的人才行,至少现在的国足这样的人完全看不见!!!
看看现在的国足,如果是你你还会去夸赞么?
这个很好解释。你没什么本事,又拿着普通人几辈子都挣不到天价薪水,比赛的时候又不卖力,搁谁见了心里都膈应。
中国男足这么多年了,一点进步都没有。甚至相比02年世界杯那届老国足实力还退步了。但是在最近十年,他们的工资却像房价一样飙升。过去是几万,几十万的年薪,现在是几百万,上千万的年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现在中国球员的收入水平,基本上已经跟欧洲顶级联赛的职业足球远动员平齐。可事实是,除了收入跟别人看齐,他们的实力差距却是天上地下。
能力不行,球迷还能忍,毕竟全国都是这个水平,挑来挑去,结果都差不多。没能力,态度还不认真,一上场就只会散步,眼神防守,这就不能忍了。拿着那么高的工资,最后还给国家丢人,凭什么?
但是,心里不爽归不爽,咱们又不是这些球员的老板,决定不了他们的命运。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在网上发表一下自己的不满情绪。大家倒是想多表扬一下国足,可惜他们的实力不允许。
按理说,中超俱乐部也不赚钱,每年的财政报表都是亏损,他们哪来的钱给球员开这么高的工资?
你知道里皮要拿走多少钱吗?2000多万欧元,两亿多人民币。你知道这笔钱可以使多少人脱贫吗?差点就让这意大利老头得逞了,还好,里皮把面子看得比钱重!
国人不厚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在指责国足?难道他们真的错了吗?人都得讲良心,大家都看见了,众目睽睽之下,是他们忍辱负重,不顾个人荣辱,甚至不惜把球往自家门里踢,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其实他们那是在保护国家财产,他们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不可能阻止足协把中国人的血汗钱拱手送人,于是不惜以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牺牲精神,阻止国家财产落入他人之手。由此可见,这是一群多么高尚的人!一群多么具有家国情怀的铁血男儿!
足球不就是个球吗?何必那么较真!好人难当,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人怎么就那么难呢?
这群人解散吧,球队到处都是纹身,这是球队么,一群二流子,建议由监狱服刑人员去比赛,如果拿到重大比赛的好名次季军减刑5年,亚军减刑10年,冠军减刑20年,各位信不信世界杯过后他们会全部洗刷所有罪名。这个最靠谱。当年朝鲜队为什么能拿世界杯好成绩,不是靠球技,不是靠运气,全是靠拼,只有拼尽全力才能让家人吃饱穿暖,只有被逼到一定程度,人才会发挥巨大能量。
几个原因:
1、男足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给了国人的不是太多的惊喜,而是太多的失望。
2、小米加步枪为何能够取胜,靠的是什么?是亮剑精神,是势气,是精神气质,是敢打敢拼的精神,是永不放弃的顽强战斗精神,即便败了,虽败犹荣,但是,国足少的是这种精神。
3、连叙利亚都踢不过,实在让人彻底失望。叙利亚是这些年来在亚洲崛起的球队,但在不少人看来,跟中国队有一定的差距,然而,这一次世界杯,直接1:2输了,中国队在这一次世界杯上的表现,一如既往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给国人不断的失望,再失望。
4、永远扶不起的阿斗。对于国足,实在不值一提,几十年了,依然让人失望。中国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亚洲顶级强队,九十年代到2004年亚洲准一流强队,但其后出现了长达十年的滑坡,这也直接导致三届世预赛小组赛就遭到淘汰,中国队史上只有3次亚洲杯未能出线,可以说,中国男足是越来越差,我在想,既然如此不堪,为何不解散?浪费财力物力。
5、国家砸那么多钱进去,却跟收获严重不对等。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涉及到球迷的心思、精力、寄托的希望和失望,看国足,伤身伤心,对老百姓,特别是球迷的伤害,一年比一年厉害。
6、骂骂更健康。既然国足如此的不争气,等了四年,主帅不断更换,还是如此不堪,球迷老百姓骂它,也就再正常不过了,骂你,说明你还值得一骂,当哪一天,老百姓都懒得骂你的时候,就说明大家彻底放弃你的时候,连观众都没了,自然就没有了市场,没市场,就没有俱乐部,那时候,才是国足解散的时候。
7、太多高薪,豪车、豪宅、金钱、夜店和美女,把国足球员们给腐蚀掉了,让他们没有战斗精神,没有精气神,没有任何的拼搏精神,给人感觉就是,死气沉沉,看不到朝气和希望,拿着高薪,干着不对等的事情,老百姓梦不骂吗?
国家队这几年就没让球迷开心过,每一次看球都是提心吊胆,总希望中国队能赢,可每一次换来的都是失望。高薪请来里皮,明知道作用不大,球员缺了精气神和技战术的领悟,谁来也是一样。如果和强队比赛,输了,球迷尚能接受,可叙列亚算亚洲几流球队,也敢输,这还是个中国球迷都不能接受。你说能不一边倒地批评么?这究竟是谁的错谁的过呢?球员、里皮、足协领导,我们应该深刻地反思了。否则,国足也没存在的意义了。那样,国足不会再给球迷添堵了。
依着题主的意思,是不是还得表扬一顿呗?我想在国足的表现面前,心再大的人,也会羞于出口对国足的表扬,说出半个好字,那都容易脏了嘴。有人讲,我们对待国足是不是太狠了?是不是太不客气了,为什么总是不停的去骂他们呢?为什么不去鼓励和提振他们的士气呢?是不是我们对国足的队员要求太高了呢?
实际上,不是我们对国足要求太高,恰恰相反,我们对他们要求太低了,我们曾经认为他们能够在世界杯上赢场球即可,后来发现能够进个球也行,再后发现能够踢进世界杯就行,再再后来我们发现,能够亚洲出线也行啊,直到现在,我们居然到了见到菲律宾都要腿打哆嗦的地步。现在,我们对国足的要求已经降到了史上最低,赢不赢无所谓,别太丢人就行,但就连这个小愿望,国足也满足不了啊。
这样的表现,让我们如何表扬,如何去鼓励?其实,我们对国足太宽容太好了,踢成了世界最差,我们仍然还去追着看,球员们表现一如既往的差,我们仍然乐此不疲的奉献着球票,还把球员当球星来看,于是给他们带来了高收入,哪怕他们踢的像屎,仍然不影响他们吃香的喝辣的。
我倒是想,中国男足需要的是绝地重生,需要被我们抛弃,需要被冷落,有些事情,不置之死地真的难再生啊。
国内一片大骂!骂的我都不好意思看了,有什么好骂的,人家也是拿着普通工资,虽然工资高了点,人家也是吃饭吃菜,虽然伙食费好了点,他们也只是个追着球跑的小伙子,没多双脚多双手,吃的高昂的伙食挤出来的也是屎,他们凭什么要赢球?大伙评评理!!!
里皮:别说你们中国人,我都已经愤怒到不行了,直接辞职不干。
因为他们是代表中国队去踢比赛,花了我国纳税人的钱,而且输给了战火纷飞的叙利亚。你说该不该骂?你输给欧洲国家,美洲国家,输给日本,我们都忍了,但是你输给一个正在处于水深火热的叙利亚,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们30年如一日的输球。他们不是在踢球,只是足球的搬运工。说实话,绝大部分中国人已经对国足失望透顶。他们有最好的足球教练,最好的训练场馆,最好的后勤保障,他们却踢出了糟糕透顶的成绩。你说该不该骂?
举一个例子。别人家的孩子从来不上兴趣班,不从不请家教,年年在班上考第一,年年是三好学生。而你家的孩子,奥数班、英语班都上,还花费了不菲的价钱请家教。但是每次考试都是班上倒数。请问作为家长,你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一点责备吗?如果没有一点点责备的话,那你已经是对孩子失望透顶的家长了。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老百姓,就是官方媒体也是对国足失望透顶。同样是花老百姓的钱训练出来的运动员,为什么我们的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可以以拿世界第一。甚至是同为足球的女足,成绩也比男足好的太多太多。
你是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运动员体质的问题?还是训练的问题?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管理体制。我们运动员的体质并不比韩国,比日本差,但他们的成绩为什么好那么多?我们也有里皮这样的世界级教练。
我想,十有八九是我们的运动员出工不出力。他们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俱乐部。如果在国家队踢球太用劲,导致受了伤,那么回俱乐部之后,他们的收入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出工不出力的国足运动员,说该不该骂?
因为你不懂足球,你不了解情况,你没有看比赛,老话说的好,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国足都是再几十再上百了,从上到下都不要脸了
二、中国足球队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
朋友:你好欢迎关注中国足球世界杯没有中国主要原因如下:偏重一线队员,缺乏梯队机制
在热热闹闹的中国足球国家队与俱乐部队的背后,是沉默的青少年足球。不少从事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官员与教练预言:中国足球输球的日子还在后面!他们表示,中国足球队输球并不可怕,只不过是输掉了今天;可怕的是,基于中国青少年足球基础连年萎缩的惨痛现状,中国足球可能输掉明天。
“我国至今没有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大纲。”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常务副总经理陈宏说,“如果我们不建立新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机制,中国足球永远没有出路!”现在如果说中国足球这个项目“死定了”,当然是危言耸听,但是,中国足球未来的一段路将越来越难走,并非悲观的判断。
事实上,中国足球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足球只是在国家队或者俱乐部一线队层面上“流行”。“流行”意味着被关注,意味着巨额投入,意味着热闹与风光。可是,在二三线乃至基层足球因为被忽视而每况愈下的背景下,一线队的“流行”,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宫殿,投入再多,也难逃低水平循环的噩运。
人口基数虽大,足球人口匮乏
“十三亿人中间为什么就挑不出十一个踢球踢得好的?”每逢中国足球队战败之际,总有球迷发出这样的质问。但是,一些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的官员和教练表示,这种算法是不对的。应该问,十三亿中国人口中有多少足球人口?
据有关方面统计,1990年到1995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的六十五万人;2000年至2005年,则降至十八万人,而当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有五万多人。
相比之下,邻国日本人口仅有中国的十分之一,但有六十余万注册在案的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
2000年前后,足球学校如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如今,生源短缺已成了国内足球学校面临的最大难题。
曾在十年前担任重庆渝海足球俱乐部主教练的马渝昌回忆说:“当时暑假计划招三百人进行培训,结果一天之内就有五百多人报名。但是到2005年的时候,重庆市足协招夏训班,搞了三期,最多的一期二十多人,最少一期只有十来个人。”
完全走向市场,培训链条断裂
四年前,曾扬言要打造“百年俱乐部”的上海中远俱乐部与普陀区足协共建了一家青少年足球培训中心。四年后,中远俱乐部早已易主,而这家足球培训中心呢?“唉,这批孩子都‘失踪’了,他们都给浪费了……”普陀区足球学校校长隗礼让提起此事,满是遗憾。
在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下,青少年足球训练体制是一个线型培养和选拔体系。由国家拨款,确定编制,经过教练员首选,采用纯计划的组织形式进行。
推向市场后,这些都被打乱了。
中国不少足球俱乐部产权关系不明确,投资者频繁更换,他们多注重短期广告效益,较少注重俱乐部长远发展;足球产业开发不成熟,俱乐部收支失衡,拿不出资金投放到青少年梯队建设中。而一些俱乐部宁肯花重金去买“天价”球员,也舍不得在梯队建设方面投入。
选材质量有限,陷入恶性循环
国内不少足球学校仍然沿用脱离普通学校、集中训练的模式。陈宏认为,不少足球学校,其实是把家长管不住的孩子收进来,根本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在足球职业化初期,是有一些家长去‘搏’的,花钱让孩子去踢球,希望培养出第二个范志毅。”沈雷说,“现在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少了,尤其在大城市,没有几个家长愿意让孩子踢足球。”
“现在足球人才的选材质量大大下降,读书不好,放弃高考这条路,才去练足球。这样下去,中国足球会陷入恶性循环。”上海市普陀区体育局副局长杨建新说。
众多分管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官员与教练均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体教结合”是一条不错的路。重庆七中体卫艺处主任肖庆林强调:“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绝对不能是读不了书才去踢球的人!”
不择手段造假,起点缺乏诚信
肖庆林有三十多年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经历,耳闻目睹了很多“怪事”:“中青队应该是1991年龄段,但是有一个绝对主力,现在已经二十一二岁了。”沈雷说:“假冒年龄已经成了我国青少年足球比赛的一个‘毒瘤’,要割除这个‘毒瘤’,难度很大。”
隗礼让说:“现在青少年足球训练、比赛非常急功近利,因为好的成绩决定了教练的工资、职称、奖金、位置……”锦标主义,以及锦标背后牵涉的巨大利益,导致不择手段造假,使少年足球原本的纯真与简单染上了不应有的虚假与污浊。
上海市足球协会青少年部主任玄刚说:“其实中国足协对青少年足球比赛中假冒年龄这一顽症,也是深恶痛绝的,但想不出特别有效的管理办法。现在普遍采用的是用测骨龄的方法来‘打假’,但测骨龄是一个选材的手段,而不是衡量年龄的办法,误差很大。”
金字塔塔基不牢,女足状况同忧
中国青少年足球告急!中国青少年女足更是岌岌可危!这是记者在调查中获得的一些令人心情沉重的数字:中国足球学校女生数量从最多时的一百五十人,降至五十人;有“足球之乡”美誉的上海市杨浦区,白洋淀足球场每年只能招到几个青少年女足选手。上海普陀区足球学校女足教练钱惠说:“现在要动员一个女孩子踢球太难了。泱泱大国,踢足球的女性才两千多人,而美国有上百万人。”
“下一个孙雯在哪里?”这是一个沉重得让人无法回答的问题,包括孙雯本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女足选手很多,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有女足队,下面还有梯队。”孙雯说。正是那个年代的良好基础,中国收获了女足的“黄金一代”。
2000年以后,中国女足跟男足一样,屡屡让国人失望。不同的是,男足让球迷愤懑,而女足留下的更多是一种心酸。
缺乏“精神”是现在中国女足输球的一个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中国女足金字塔的塔基不牢。中国女足重振辉煌的关键,在于中国足协要去精心播种,毕竟,“铿锵玫瑰”重新花开终需时日。
三、中国男足总是输球的原因是什么
大年初一晚上,万众瞩目的12强赛第8轮中国男足又又又又输了。
在客场对阵越南队的比赛中中国队1-3败给了越南队,无缘世界杯。
中国人非常喜爱足球,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男足总是输球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足球总是输的原因只是有一个:被房地产坑的!中国足球曾经辉煌过,至少没有这么烂!
中国顶级联赛创立以来,大连万达(实德)获得的冠军为8次!在上世纪90年代,大连万达原名大连实德以8连冠的成绩将大连足球、乃至中国足球推上巅峰!
但是,8连冠也成功地将大连万达地产与足球两个品牌在全国范围打响了。
从那里起,足球与房地产深深地绑在了一起。
从上世界90年代到2000年,火爆的楼市对足球发展产生了挤出效应——球场不够“足球是一个需要土地资源的运动项目……房子越贵,城市中的足球场就越来越稀缺,踢球的场地成本随之越来越高。当踢球变成一种奢侈,人口再多也很难出个梅西。”
本以为是开始,没想到是巅峰
2002年,中国足球曾打进世界杯决赛圈,但是,火爆的楼市地削弱了足球发展的微观基础楼市超速飙升无形中给中国年轻一代套上了经济的枷锁,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欣赏足球也就越来越有心无力。消费趋弱,中国足球发展自然也就愈发无力。
中国足球(男足)进入世界杯的时间是2001年10月7日,在这一年中国男足凭借出色的表现进入第十七届世界杯足球赛。这届世界杯就是我们所说的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
也正是这一年,火爆的楼市对足球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从打进世界杯决赛圈后,中国足球每次征战世界杯都以失败告终
专.家们说,失败的原因是俱乐部不行
俱乐部怎么不行了?
没钱!
没钱还不好办吗?拿钱砸!
2010年中国足球进入了金元时代,确切的说是房地产商式中国足球的金元时代,火爆的楼市抑制了足球发展的中国梦广州恒大、广州富力、杭州绿城、河南建业、天津泰达、上海申花等9支球队背后投资者均为房地产企业,与房地产相关的企业集团投资的足球队达到14支。
中超16支球队中有14支球队是由房地产商投资的
毫不夸张地说:“中超联赛实际上是中国房地产足球超级联赛”。
2010年,中国恒大花1亿元接手了广州广药队。恒大不但极为高效地解决了欠薪和债务问题,而且还在赛季开始前引入2名国脚级强援-郜林和孙祥。
当年就获得中甲冠军。
次年升入中超后,又以世界前十的薪水网罗到了巴甲MVP孔卡,球队提前四轮夺冠。
孔卡薪水之高,让外国球迷都忍不住调侃:连皇马的伊瓜因听了都吓一跳。
为什么开发商如此钟情足球呢?首先,足球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曼彻斯特、巴塞罗那、米兰、慕尼黑,这些远隔重洋的城市,能为不少中国人所知晓,足球队可谓居功至伟。
在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比如国安之于北京、申花之于上海、大连队之于大连、广州队之于恒大、长春队之于亚泰。
其次,搞足球和搞地产非常相似。
房地产的特点是资金需求量大、见效快。只要钱到位,拿完地后,最快三个月就能出设计图,半年就能开始售楼收取预付款;职业足球也是如此,转会期斥巨资、开高薪签下几位大牌球星和教练,当年就能形成有效的战力,弱队立刻可以变身强队。
最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一点,也与房地产老板的世界观高度契合
楼市在这10年间的疯狂悄然拉大了中国的贫富差距,加剧了中国的阶级固化,踢球作为一种努力的方式,带来经济成功和阶级跃升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潜在的机会成本则越来越大,这让从事足球事业越来越缺乏吸引力。
用搞房地产的思路搞足球,结果是什么样子的呢?越砸钱成绩越差!正好范志毅说的,连越南都输了原因何在?花钱搞足球并不是问题,问题是钱没有花在该花的地方。
中超这些地产老板在入主球队时,都会强调自己计在长远,会大力发展青训、培育球市,口径一致得让人怀疑他们有一本共同的教科书。
而在正式入主后,他们做的事却与自己之前的声称完全相反——花钱买球星。
有球迷曾怒骂:”但凡这些年房企拿出转会费的一半来搞青训,也不至于走到青黄不接这份儿上。“
中超联赛将停摆,与房地产足球有什么关系呢?曾被誉为“亚洲第一联赛”的中超联赛,拖欠水电伙食费、球队人员无偿工作、能凑齐11个人就参赛、球员自掏腰包付路费……这是许多中超球队的现状。
因为给足球砸钱买成绩交楼的钱就少,把钱用在保交楼给足球砸的钱就少!
进不了世界杯,小组赛接连失利,与无法交房何其相似?!所以说:中国足球总是输的原因只有一个:被房地产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