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说去中国足球教练金志扬的人生经历,
金志扬执教职业联赛履历:
曾执教的球队:北京国安队天津泰达队
获得的荣誉:足协杯赛冠军2次(96赛季、97赛季)
执教生涯统计:截止到99赛季,共带队参加甲A联赛109场,胜41场平
40场负28场;其中执教北京国安队66场29胜22平15负、天津泰达队43场12
胜18平13负
中国足球甲A联赛看点越来越多,外籍教练、外籍球员,甚至一些世界足坛的“大腕”接踵而来,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芸芸众星之中有这样一位中方教练,他被同行称为“伯乐”、“政委”,讲起话来总是激情四射,他既担任过国家队教练,又指导过多支甲A球队,他的一些经典战绩至今无人超越,他就是中国一代名教练金志扬。本期节目我们就带您走近他。
59岁的金志扬是中国本土教练中的佼佼者,他兢兢业业,勤奋努力,为昔日的北京国安足球队和天津泰达足球队,乃至为整个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在北京理工大学的操场上,我们又见到了金志扬的身影,离开了世界杯和甲A赛场的激情潮涌,金志扬依旧是那副喊不哑的“金嗓子”。
从2002年韩日世界杯结束以后,作为国家队教练的金志扬就基本消失在媒体的视野之外,仿佛销声匿迹了。直到不久前他再次复出,金志扬才又重新成为新闻的焦点人物。虽然这次也是主教练,但因为所带的队伍是中国大学生代表队,一名高水平的职业教练带一支青一色由业余选手组成的球队,对金志扬来说必定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北京理工大学队受命代表中国大学生,出征今年韩国大运会男足比赛。这个首支以纯粹大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已成立一个月了,在金志扬的带领下,他们正在学习和训练这两条战线上拼搏着。在与大学足球选手进行接触之后,金志扬对足球人才的培养模式有了新的感触
金志扬认为,由在校大学生出战规格较高的大运会,是一种机制的转变,具有前瞻的意义,这对体育总局、国家教委和中国足协来说,是观念上的突破,对学校体育是非常好的促进。由在校大学生、非专业队的选手参加世界大型比赛,这是一个鲜明的信号,证明中国体育及中国足球已开始更多地渗入文化的成分。那种单一的、集中的、突击队式的培养竞技人才的陈旧模式,将在崇尚教育和文化的时代,遭受巨大的挑战。
在中国足球界,金志扬被称为“伯乐”,能够识千里马。很多优秀选手都是经他的“慧眼”识别而发现的。当年在北京足坛叱咤风云的“三杆洋枪”卡西亚诺、冈波斯和安德雷斯,是在当时北京国安队没有成功引进外援的先例、舆论颇有微辞的情况下,金志扬慧眼识金启用的。在联赛中,这“三杆洋枪”果然没让老金失望,没有让北京球迷失望,北京国安队当年的“三杆洋枪”在赛场上威风八面,至今仍作为中国甲A联赛中成功引进外援的例子为人们津津乐道。国脚杨晨当年在北京国安只是个替补队员,是金志扬给了杨晨机会和信心,在以后的几年中,杨晨在德国大放异彩,为中国球员打进欧洲的顶级赛事开了先河。
金志扬原来以干练的政委作风著称,他既执教过地方队,又执教过职业队,还带过国家队。在担任大学生队的主教练之后,他的角色由“政委”过渡到了“教授”,每天为学生军讲课30分钟,像教授一样循循善诱。
如果不是在现场,你是不会感觉到金志扬是一名什么样的教练,虽然目前这支球队在他带过的球队中是足球技战术水平最低的一支,但金志扬的工作态度却没有丝毫懈怠,将近三个小时的训练他总是不停地大声招呼队员,队员也非常配合他的要求,训练热情异常高涨。
由于金志扬接队时间比较晚,如果指望在这段时间让这支球队的实力有实质性提高显然是不太现实,因此他目前的最重要任务是带领球员熟悉一些基本的战术,在比赛中只要把现有的水平发挥出来就可以了。
至于训练,金志扬可能是由于以前的高水平执教经历的惯性,因此在训练强度上一时还很难让这些大学生球员适应,但在朝夕相处的这段时间里,金志扬也和这些大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95年金志扬作为北京国安队主教练,带队获得了足协杯的第三名,甲A联赛的亚军; 1996年他带领北京国安队获得了足协杯的冠军,甲A联赛的第三名; 1997年他带领北京国安队再次获得足协杯的冠军,甲A联赛的第四名。可以说,北京国安队那段辉煌的历史是由金志扬率兵创造的。他不仅把国安打造成了国内足坛的传统强队,而且他还在国安身上创造了一个奇迹,1997年北京国安以9:1的比分大胜过上海申花。
金志扬带队不仅仅看重技术,更看重的是精神。每次比赛上场前,他都要给队员开会,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和激发队员的爱国精神。很多队员都说,在场下听完金指导讲话,上场都有精神。他带领球队,不是光教队员踢球,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让他们学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应对各种困难。
为了迎接今年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决定,这次国家派出了一支纯粹由大学生组成的球队参加世界大学生比赛的深远的历史意义远远大于重要的现实意义。毕竟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所以当金志扬谈到这个问题时显得尤为兴奋,在他看来这是他的一个新的挑战。按照他的话,这是竞技体育和教育的一个结合点,他很高兴自己有这个机会亲身参与这个历史事件。
中国的足球联赛已经进行十年了,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金志扬既是参与者又是见证者,明年,中国足球将迎来中超时代,让我们来听听这位老帅对中国足球的期许吧。
金志扬率领着他的学生军将于8月中旬抵达韩国的大丘,并将于8月20号迎战加拿大,8月22号迎战伊朗,8月24号迎战乌拉圭。
作为中国第一代派往德国深造的资深教练,金志扬有着深厚的足球理论基础,丰富的执教经验,而且知识功底也十分深厚,金志扬在评球和解说足球时讲过的话,曾经被称作“金氏语言”。他精辟而富有哲理的足球解说像教师授课一样令无数球迷听得如醉如痴。更为人们称颂的是他那种刚直不阿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民族傲骨。在金志扬为中国足球尽心尽力的这几十年里,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永远相信自己,永远相信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永远相信中国足球的事业要由中国人自己来完成,永远要有力争第一的精神
二、中国足球有救没
建议你参考一下黄健翔、李承鹏的博客
中国足球归根结底:中国足协腐败,球员好逸恶劳。中国足球如今的地步,中国足协的责任难辞其究,没有系统和合理的备战计划,中超联赛需要合理进行,中国足协,需要合理性的改革。所以中国足球制度的变革势在必行,希望这次失利是变革开始的导线,引爆中国足球的变革之路。其他如杜伊也有责任,临场指挥出现失误,球员也有责任,学艺不精。但追根赳底还是我们中国13亿人民的责任,因为中国人踢球的人太少了,现在足球在中国已经被篮球取代,篮球成为了中国的第一运动了,没办法,中国足球没有象姚明一样的球星。但我们要放眼未来,中国已经落后世界足球很大了,中国足球要发展,要走适合自己的道路,日本人找到了巴西的技术型打法,因为日本球员身体条件没有优势,但脚下灵活。那么中国,我认为应该学德国,虽然德国的足球有衰退的迹象,但德国足球讲究的整体和意志是中国足球最缺少的,且德国足球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不过身体很好,所以比较适合中国的球员。中国足球遭遇过无数次黑色3分钟,这充分暴露了中国球员意志力不强的特点,中国的足球打的显得毫无章法,说明中国的整体配合能力的低下,学习德国足球,可发挥出中国的优势。虽然其他足球强国的足球很豪华,很好看,很有观赏性,但有点华而不实,注重效率的德国人的足球更适合中国,找到正确的出路,中国足球才会发展!中国足球存在问题: 1、足协的“赌”中国足协自2000年后就酷爱豪赌,先是豪赌世界杯,结果世界杯倒是参与了一回,但中国足球却至少倒退了十年。2000年以前,好歹中国队还算是亚洲准强队,常年的亚洲老五。经此一赌,现在中国队充其量算亚洲2流,而且还是2流下游。连8强赛都混不进去了。现在又开始豪赌08了。不知南非世界杯时中国能不能赢香港。 2、鲁能的“嘴”山东足球扰乱市场秩序,逆市而上,本无可厚非,谁叫人家是国企,不计成本呢。但鲁能从总经理到球迷都是能吹的了。动不动就中国最强队,中国皇马之类的言谈。今年四大皆空咱且不说,单说人皇马的荣誉是几十个联赛冠军,9个欧洲冠军拼出来的。虽然今年战绩不佳,但人家有那个资本,有那个资历。山东足球这些年仅拿过一个联赛冠军,有什么骄傲的。不要成绩不好,就说皇马成绩也不好的鬼话自欺欺人了。中国足球之所以不好,就是山东这样好大喜功,不愿自我反省的人太多了。 3、体育总局的“令”中国足球区别于其他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足协并不能领导中国足球,足协上面还有体育总局这位大爷,没事就发一个莫名其妙的大令,足协的下官们,就德不管对错的执行下去。 4、联赛的“系”世界大牌球队都有自己的二线队在踢联赛,比如拜仁青年队勒沃库森青年队 AC米兰青年队等都在各自国家的联赛踢球,但他们都不能与一队在同一级别联赛踢球。一旦升入顶级联赛就要将壳卖掉。中国的四川队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参照西方做法,足协令徐明卖掉壳,如其不卖,足协就可以将其降到下一级联赛。足协的不作为,也怪不得徐明。 5、青少年比赛高于成人比赛世界各国公认的最高水平的比赛是世界杯,一个国家足球的最高任务是成年队。而中国确有自己的特色。奥运足球竟然高于世界杯且不说,连20岁以下青年比赛都成了举国关注的比赛了。真是天下奇闻。青少年足球运动是应重视,但那主要是提高青少年的技术水平,扩大参与规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要在世青赛上取得什么辉煌的成绩,在青少年就让队员打发成型。以损害未来的代价,在青少年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众所周知,成人队成绩才代表世界各国足球水平。并不是青少年成绩上去了,国家的足球水平就提高了。喀麦隆、尼日利亚都拿过奥运冠军,可以这些球员组成的国家队,现在连世界杯决赛圈都没进去。日本拿过世青赛亚军,可能说日本足球就是世界强队吗?德国、英格兰、法国、荷兰、捷克、意大利、西班牙等球队在奥运会和世青赛上的成绩甚至远不如中国,难道他们的足球水平就不如中国了。所以中国队在08奥运上成绩越好,我敢断定,再2010世界杯外围赛上摔的越惨。 6、政策的朝令夕改中国联赛的升降级改来改去就是明证。不知明年会不会再次宣布取消降级,可能性很大悠。以前联赛都快踢完了都敢改,何况明年联赛还没踢呢? 7、球迷的利益永远是无关紧要的每年足协的政策都是先维护自己的利益,然后是俱乐部的利益。每次到最后都是损害球迷的利益。难道足协就怕球迷太多。 8、好大喜功一个东亚运冠军一个东亚四强赛冠军和一次世青赛小组出现,三次鸡毛比赛(某记者说联欢会杯是鸡肋,那这三次比赛只能是鸡毛)就让我们的龙王乐的。 9、漠视现实,自以为是中超联赛各队,除了某只不计成本的国企球队,实际都在亏损。中国足协却出台什么中超准入标准。什么盈利3000万等等。我敢断言,中国球队没一只达到这些标准的。足协明知不可为,各队都是弄虚作假,偏偏定这么高的门槛。欧洲五大联赛的准入标准也没这么高,基本只有两条:1、成绩合格 2、债务不超标 10、长期以来,中国职业联赛的技战术水平和足球界的整体素质没有什么提高,可以说是原地踏步甚至还不如计划体制下的“赛会制”,于是为了刺激市场,投资人不择手段打假球,贿赂裁判,用“激素法”强心,用以维持逐渐没落的足球市场,在功利主义的摸爬滚打下忽略了青少年足球的建设,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很多时候只是一句空谈,他们的功利思想,不会,也不可能为足球这个拖累企业的产业作长期的投资,青少年足球教练素质低下,任人唯亲,就更不要说他们更为孩子们灌输什么先进的足球意识和教导知识性极强的技战术理念了。一代又一代,不同的人重复走着前辈技术粗糙、能力底下、非合理身体接触对抗的老路,不论甲A还是中超,其联赛的含金量和欣赏性何从谈起?频繁的失误,缓慢的进攻,摔跤式的身体对抗,无聊的拖延比赛时间..这样的联赛水平,难道不是明日黄花蝶也愁?观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对于这种乏善可陈的联赛,没有必要耗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在上面不失为明智的选择。中国球员思想上的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患得患失,中国足球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腐败的根源决定了中国足球的失败,在国外球员是靠自身足球实力进国家队,而中国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国家队员甚至普通队员,需要付出决对的经济代价,让许多有足球梦的少年望而却步,也打碎了人们对足球的激情,天分被金钱和多种社会原因所掩埋,所谓球探在中国只是收学费的.中国的球员都是富家子第,这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足球的发展。
三、曾和梅西齐名的中国天才球员陈涛为什么迅速堕落了
关于陈涛的迅速堕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身的懈怠以及与球队的矛盾。
陈涛可是说是中国足球“伤仲永“的代表球员之一。他曾是国青队的攻防核心,个人技术全面,脚下的传控技术出色。当时,中国球迷对于这位年轻的核心抱以期待,更是把他比做中国的齐达内。
2005年,年仅20岁的陈涛在世青赛一战成名,并在八分之一决赛中,攻破了德国队的球门。虽然国青止步八强,但陈涛凭借着出色的发挥挤掉大卫席尔瓦以及法布雷加斯与梅西一同入选最佳阵容。
或许是少年成名和过大的荣誉让他迷失了方向,或许是自身性格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此后,陈涛的名字就一直与各种负面消息联系在一起:训练懈怠、与俱乐部不合、霸王条款、阻止留样、解约等等。现在,陈涛在接受采访时,也告诉记者他堕落的原因,就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而对陈涛影响最大的,应该还是他和俱乐部的矛盾。
2007年,意甲球队曾向陈涛发出邀请,可惜转会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网传是因为金德狮子大开口。随后,陈涛和金德的矛盾公开化,这让他的职业生涯大受影响。此后,陈涛转战申花、泰达、大连阿尔滨效力,但是在申花他并没有受到布拉夆维奇的重用,在天津的最后一年,也同样与队伍产生隔阂,转会大连后随着大连阿尔滨降入中甲,陈涛无奈告别了中超舞台。2016年夏天,陈涛加盟中乙球队四川安纳普尔那。
现在的陈涛早已过了运动巅峰时期,一代天才球员,就此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