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届世界杯足球中国主裁判有哪些
虽然中国足球裁判已经失去球迷的信任,而且中国队也没能进军南非世界杯,但国际足联日前正式宣布,来自中国的国际级助理裁判穆宇欣获选执法南非世界杯。
穆宇欣生于1970年,目前是天津市第十七中学的体育教师。从2002年开始,穆宇欣一直执法中国顶级联赛。中国足协技术部主任李冬生说:“穆宇欣能执法世界杯,这对中国裁判来说是一种鼓舞。”据了解,执法南非世界杯的共有30名裁判、60名助理裁判,他们分别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
南非世界杯执法裁判的选拔从2007年开始,在2008年筛选出第二阶段的人选进行训练和测试,其中包括接受身体检查及体能、心理、英语、裁判能力测试,以及接受裁判委员会的面试,最终圈定了这份裁判名单。根据安排,这些入选的裁判将于今年3月份参加研讨会,并在5月份接受最后一次评估。随后,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将确定正式执法的裁判员名单。
假如穆宇欣进入正式执法名单,那么国际足联将为其支付3万欧元的津贴。陆俊曾在2002年执法韩、日世界杯,当时他领到了2万美元的津贴。1993年,沈阳籍裁判李英明获邀执法澳大利亚世青赛,当时他获得的津贴是1万美元。
自1995年起,国际足联把“巡边员”的称谓改为“助理裁判”,规定助理裁判与主裁判分开培养。直到2002年,国际级主裁判陆俊执法韩、日世界杯的两场比赛,中国裁判才第一次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假如穆宇欣能够顺利上场执法,那么他将是第一位执法世界
本届世界杯,亚洲裁判受到国际足联青睐。在FIFA日前公布的前16场比赛裁判名单中,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主裁伊尔马托夫将执法揭幕战。中国唯一裁判穆宇欣成为助理裁判的替补,这是中国裁判首次出现在世界杯揭幕战裁判名单之列。揭幕战担当替补裁判让穆宇欣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但穆宇欣是个内敛低调的人,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几天来穆宇欣一直和国内的好友与同行刘铁军进行联系,通过刘铁军本报记者联系上了穆宇欣,并在比勒陀利亚的凯尔维斯特克鲁姆庄园采访了他与揭幕战主裁伊尔马托夫。
穆宇欣:上不上场都没遗憾
从6月3日抵达南非至今,来自天津21中学的40岁体育老师穆宇欣已经在约堡有一周的时间。“训练很苦啊,真有点吃不消!”这是穆宇欣几天来最大的感受。“3日我们所有执法世界杯的裁判员全部到齐,4日国际足联开全体裁判大会。当天下午我们就进行了训练,这几天每天都要训练,一练就是3个多小时的体能。”穆宇欣告诉记者,世界杯这样的大赛考查的是一个裁判的综合素质,这里的裁判评定标准是不看名气,只看综合实力。
那么,作为替补,究竟穆宇欣登场的机会有多大穆宇欣坦承,机会很小。“只有首选裁判在比赛中出现伤病等意外时我才有机会。不过说实话,能担任揭幕战的替补裁判,我已经很高兴了,上不上场都没有遗憾了。我们三位边裁与主裁判合作了三年多才获得了这样的一个机会,这次南非之行我非唱心。”
在国际足联公布的小组赛前16场裁判执法名单中,穆宇欣除了揭幕战做替补之外,还将出任第一轮巴西队与朝鲜队之战的助理替补。很多人认为,执法世界杯的裁判收入不菲,穆宇欣向记者证实实际并不多。本届世界杯主裁将得到单场1万欧元左右奖金,助理裁判每场收入是5000欧元。
二、中国国际足球裁判卢俊出狱了吗
中国国际足球裁判卢俊出狱了,陆俊现在已经离开了足球圈,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2012年2月16日辽宁省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前足球裁判陆俊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零6个月。
2014年06月12日,记者从北京审判信息网上获悉,北京市二中院已发出公告,因该犯表现良好建议对因犯受贿罪的前裁判陆俊减刑一年。
2014年07月2日,北京二中院在司法部燕城监狱对前足球裁判陆俊减刑案进行公开开庭,并当庭作出对罪犯陆俊减去一年有期徒刑的裁定。这意味着陆俊将两个月后将出狱。
2014年9月2日,曾经的“中国金哨”陆俊提前出狱,开始了新的生活。
陆俊19岁便开始足球裁判生涯,1991年成为国际级裁判员,在中国顶级足球赛事中担任主裁场次超过200场,并当选为甲A联赛10年最佳裁判,两度当选亚足联颁发的年度最佳裁判,是中国足坛首位在世界杯和奥运会决赛阶段执罚的裁判,2005年初正式宣布挂哨。2011年3月30日陆俊被曝在2003年中国足球甲级A组联赛(后改名为中超联赛)中收受35万贿金,帮助申花赢得冠军。2011年12月,陆俊案开庭,陆俊在庭上供认其接受了81万元的受贿。
三、2010年中国足球国际裁判员名单
FIFA公布2010国际裁判名单中国32人孙葆洁收官之年
1月4日,国际足联官方网站更新了2010年度国际级裁判的名单,中国共有32人上榜,其中本报记者安然成为新批准的五人制国际级裁判。
今年中国男子十一人制国际裁判的名单与去年完全相同,主裁判共7人,分别是范琦、黄俊杰、孙葆洁、谭海、陶然成、万大雪和赵亮。按FIFA规定的“不超过45岁”的申报原则,2010年将是“金哨”孙葆洁国际裁判生涯的收官年,他和范琦、黄俊杰、谭海和赵亮等5人还位列亚足联的精英名单。而9位男子国际助理裁判中,有7人同在“精英”之列。
但是,中国裁判出现在今年世界杯上的几率却几乎为零。因为FIFA早已经确定了执法2010年国际大赛的裁判名单,中国无人入选。中国裁判上一次、也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出现在世界杯赛场还是2002年韩日世界杯,金哨陆俊成为中国的代表。
北京的秦亮成为今年新报批的女子十一人制国际裁判。此外,1981年出生、来自上海的王佳是32名中国国际裁判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和助理裁判张玲玲均接到了阿尔加夫杯组委会的邀请。
五人制足球方面,北京的安然成为2010年国际足联新批的国际裁判。需要指出的是,安然的工作单位正是体坛传媒,身份是足球周刊编辑部主任和本报记者,他也是我国第一位在体育媒体工作的国际足球裁判员。其余3名五人制国际裁判为梅林、梅凌和张友泽。下一届五人制世界杯将在2012年举办,主办国将在今年确定,中国的杭州成为申办城市之一。
四、中国足球协会裁判员违纪怎么处罚
中国足球协会裁判员违纪,依据国际足联颁布的《足球竞赛规则》、《国际足联纪律准则》、《亚足联纪律准则》、《中国足球协会章程》和《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进行处罚。违规违纪行为如触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违规违纪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民事或刑事的法律责任。
裁判员,是体育比赛中负责维持赛场秩序,执行比赛规则的职位或人物。许多国际比赛中的裁判必须从比赛双方的国家以外的第三国中选出,以示独立、公正和无利益冲突。足球裁判由于多半穿黑色服装,因此经常称为“黑衣法官”,裁判的衣袋内带有一块红牌和一块黄牌,球类运动中的裁判又叫球证。
五、中国足坛出事了
中国足坛赌球事件:
一场境外赌球事件点燃了中国足坛反赌球的导火索,反赌球风暴乍起。
以前辽足球员王鑫为突破口,中国足坛积弊多年的假球、赌球黑幕正在被拉开。
公安部一副局长“卧底”足协10年,司法强势介入足坛的决心已经宣告:中国足球将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重新洗牌。
在中超中甲会议宣布司法机关全面介入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后的8个月后,指向利用赌球操纵足球比赛的调查终于获得实质性突破,共约20名涉案嫌犯被公安部门采取强制措施。
2009年4月,山西陆虎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前辽宁足球队队员王鑫因参与赌球在辽宁落网。此后,相继有足球界的“大佬”王珀、原广州市足协秘书长杨旭、山西陆虎足球俱乐部原助理教练丁哲等人被辽宁警方调查。同时被调查的还有3名“中间人”,他们涉嫌的罪名是“商业贿赂”罪。上述几人成为第一批因为参与赌球被刑事拘留的足球界人士。
王鑫等人被拘捕,拉开了中国足坛“扫赌打黑”的序幕。
公安部门对赌球的调查并没有止步于辽宁,迅速延展至山东、武汉、厦门、广州、陕西等数个省、市。包括俱乐部经理、教练、球员、足协官员在内的十多人被警方调查,上百相关人员接受警方询问。
“红色通缉令”揪出赌球第一人
在被抓捕7个月后,王鑫以“足坛赌球第一人”的面目出现在了媒体上。有足球记者推测,王鑫极有可能不是在退役后才开始从事赌球行当的。“在做球员的时候,这小子参与的多场比赛都存在疑点。”
此次王鑫事发,并非在国内联赛中赌球,而是因为2009年年初国际刑警组织新加坡国家中心局向中国公安部发出的一份红色通缉令。
红色通缉令的内容显示,2007年,王鑫在新加坡注册辽宁广原足球俱乐部,担任总经理兼领队。2007年3月至11月,王鑫在率领辽宁广原队征战新加坡联赛的过程中,以13万元的贿金,收买自己球队的8名球员。2008年,新加坡司法机关指控王鑫和他球队部分队员涉嫌操纵比赛结果,王鑫以在国内有官司应诉为由回到中国,拒不回新加坡接受审判。新加坡司法机关请求中国公安机关协助抓捕王鑫。
王鑫归案后,辽宁省公安机关并没有将其送回新加坡接受审判,而是作出了对王鑫立案侦查的决定。
经过调查,办案人员发现,在退役后,王鑫除了在新加坡打假球外,在中国内地足球联赛的一些场次中,同样有操纵比赛和赌球的“痕迹”。
到目前为止,警方唯一披露的消息称,在2006赛季中甲第17轮,广州医药足球俱乐部对阵山西陆虎足球俱乐部,为了稳妥拿到三分,在比赛前出现了幕后交易。
已被刑拘的王鑫后来回忆说,当时任山西陆虎俱乐部总经理的王珀给他打电话,通知他去广州,说丁哲已经联系好了广州医药足球俱乐部。到广州后杨旭交给他20万元。
拿到钱后,王鑫随后要求队员输球,不仅要输,还要多输,并且设计了以1∶5悬殊比分输球的比赛结果。
比赛当天,王鑫和王珀没有去球赛现场,而是去了东莞进行赌球。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警方已经侦破的几场比赛中,都是“假、赌”结合。假球都是为赌球而产生。“现在国内的中超联赛和中甲联赛大都已经在赌球集团的控制之下。”
王鑫赌球案的案情不仅惊动辽宁警方,也惊动了公安部。在案件上报后,公安部立即责成辽宁省公安厅全力操办、全国各公安系统积极联动,一场史无前例的中国足坛抓赌行动正式启动。
王珀或引发足坛“地震”
王鑫赌球案,让一个人重新“出现”在社会公众的视野里。那就是王鑫在山西陆虎俱乐部任职时的顶头上司——王珀。这个52岁的男人曾经在中国足坛异常活跃,已然消失很久。事实上,即使没有王鑫赌球的事情败露,在警方得到的其他有关赌球的线索中,王珀也被多次提及。
王珀被警方逮捕后,他的斑斑劣迹再次被媒体翻了个底朝天:玩死5支球队,给球员下药,软禁教练,拖欠球员薪酬,被列入中国足协黑名单,足球界“大佬”的称号当之无愧。舆论普遍认为,一旦打开王珀这个缺口,那么中国足坛很可能会经历一次“地震”。
消息人士称,从2003年至2007年,王珀先后入主陕西国力、西藏惠通等6家俱乐部。“正是他肆无忌惮地赌球、打假球,玩死了这几支球队。”
2003年9月21日第16轮甲A联赛素有“西北狼”之称的陕西国力队竟然以1∶5败给四川冠城队。
有知情人士透露,仅此一役,王珀就从澳门庄家处赢得了7000万元,使得此后澳门庄家不敢再开国力盘赌球。当年那支国力队已经保级无望,便在多场关键比赛中涉嫌放水。
王珀被抓后,刘宏伟、阎毅也相继被警方控制。坊间传言,两人被警方控制,均与王珀有着很大关联。甚至有媒体报道称,是王珀“出卖”了这些昔日合作伙伴。
阎毅是王珀的旧部。2004年,阎毅从武汉队转会到陕西国力队,认识了王珀。国力的很多场次王珀为了控制结果,不让江洪上场,而指定阎毅。阎毅与王珀不清不楚的关系,注定王珀落网后,他被抓是“迟早的事”。
相对于阎毅,刘宏伟和王珀的关系疏远得多。刘宏伟被拘,在足球圈外人士看来,多少有点出乎意料。但是,青岛海利丰队在中甲联赛的前几年,屡次在比赛中诡异失利或神秘取胜。
有圈内人士称,是青岛海利丰队与陕西国力队的一场“假球”把刘宏伟拖下了水。
媒体猜测,在中甲联赛的前几年,刘宏伟和王珀之间很可能是“盟友”关系。
王珀建立起的这种“盟友”关系正在被摧毁。随后,将有更多的人被牵扯出来。
足坛扫赌风暴已酝酿近10年
席卷大江南北的中国足坛扫赌打假风暴还在继续。但是,很多球迷在大快人心之余,又担忧这场风暴最终不了了之……当年的“足坛第一黑哨”龚建平被以受贿罪判刑后,那场急风暴雨式的“扫黑风暴”戛然而止。这一次,是否会往日重现?
中国足坛最早的赌球案例可追溯到1999年甲A联赛最后一轮的“渝沈之战”。在那场比赛中,至少有6支俱乐部被证明打假球。
中国足协对于“渝沈之战”这样严重的假球事件竟然也只作出了“消极比赛”的处理。
也许正是连“渝沈之战”这样的丑闻都能被轻描淡写,中国足球联赛中的假球、赌球开始愈演愈烈,甚至达到肆无忌惮的程度。2001年,中国足坛再次爆出同一轮多支球队联合打假球的事件,史称“甲B五鼠案”。
“甲B五鼠案”让国家有关领导震怒。中国足协对参与打假球的5家俱乐部作出了30万~80万不等的罚款,对负责人进行了严重警告,同时将替俱乐部送钱的方信终等6名球员逐出足球圈,并罚款10万元。就是这样一份处罚决定,从“甲B五鼠案”发一直锁在中国足协的抽屉里,直到8年之后才面世。
两轮足坛打假治黑下来,没有任何实质性斩获。
中国足坛第三次掀起扫黑反赌风暴后,一些圈内人士将假球、赌球泛滥的矛头对准了足球主管部门——中国足协。
2006年,有媒体记者在有证人证据的情况下找到中国足协,举报赌球案件,但结果却石沉大海。“因为足协管理缺位,才给做假球、赌球的人以可乘之机。”一位体育界人士说。
也正是考虑到中国足协在打击假球、赌球方面的“暧昧态度”,从2002年世界杯结束后,公安部等部门开始派专人关注和调查中国职业联赛的赌球、假球。
2001年5月22日的中国足协联赛工作会议,公安部派出该部治安局副局长吴明山作为代表出席。2003年8月,吴明山当选为中国足协副主席。
公安部门的强势介入,让查处赌球取得很大的突破。现在,公安机关已经开始收网。
一位知情人这样期待,“我希望更大的行动,更彻底的行动……”
这样的行动,也许不会太远了。